之所以愿意尝试一元笔记整理法,是因为我有着笔者提及的困惑——花了太多时间对拟记录的事项进行分类,且需要时却总是忘记这一事项的具体归属,以致于时间在寻找中快速流逝,蹉跎了时光。
于是,当看了奥野宣之的《如何有效整理信息》一书,我便认真地实践他的一元笔记整理方法。
很是赞同他的观点,笔记“不是有思才写,而是为写而思”,因此,我决定把对自己有指导性意义的文章、资料、想法等都一一记录下来。如宣之老师说的那样“即便想法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也要试着写写看,这些念头可能成为你深入思考的契机”。
在这种思想的指引下,这两天完成三次笔记,其一是再次拜读大牛唐僧老师关于汇报的授课要点,对原来的笔记进行完善,通过梳理细化重温汇报的要义;其二是对本篇一元笔记整理的记录,重点对一元笔记法的两种方式——书写法、粘贴法的操作;对使用这种方法进行知识生产的各个环节——收集、咀嚼、发酵、顿悟和具体化的关键点进行比较详细的记录;其三是对《黑天鹅:如如何应对不可预知的未来》的记录,由于没有听完该书,记录尚需要进一步完善。
为了来日更好地利用我的笔记,我专门建立了笔记目录,从序号、内容、具体页码、完成效果、其他等方面做好备注,通过建立目录和索引,方便查询使用。
尽管这种方法才刚刚使用,但节约时间精力,避免资料过于分散的优点,确实让我受益非浅。
好的方法必须投诸实践才有意义,我相信,如果我坚持下来,就会“从再寻常不过的事务中,挖掘出有趣、值得一谈的东西”,从而加速思考过程,从不同角度去获得灵感,便能将每一个想法转变为成果,成为大家喜欢的好点子。
一切刚刚开始,加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