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璧粼
潇湘一梦—— 品林黛玉
黛玉为十二钗之冠。初读红楼,仍是少时,对其倒是有些不以为然,甚至厌恶,觉得不过是尖酸刻薄的痴情女子罢了。但每随我多看一遍红楼,对黛玉的观感都会发生改变。由厌到怜,又怜到爱,由爱到敬。
一.出身
黛玉的出身本身就具有传奇色彩。四世列侯,五世世家的孤女,她有“钟鼎之家”的尊贵,“书香世家”的高雅,也有亲人尽丧,寄人篱下的凄凉。
她从小聪明清秀,与诗书为伴,但父母让她读书识字,“不过假充养子之意,聊解膝下荒凉之叹。”,因此,他们首先请了进士出身的贾雨村来教《四书》,讲男子的那套东西,讲理想,讲大志,讲“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即《四书》的核心思想。仅十四岁的黛玉也经历了生离死别的人生大事,见过大好山河,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同时代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指导思想下的女子,甚至余下十一钗所所难以拥有的。这样的培养,这样的经历,这样的磨练造就了黛玉的才华横溢,独立的思想与性格,以及注定不平凡的一生。
二.性格
许多人不喜黛玉,认为其不过是矫揉造作,哭哭啼啼,有时尖酸刻薄,吃一下宝玉的醋,只不过有几两文采,作的几首凄凉的诗,而已。
其实这样看黛玉有失偏颇。或许我们在读红楼的时候,有意无意地便把林黛玉代入了现实中,而忽略了其时代背景。是的,时代,在那个男子动辄三妻四妾,女子要遵循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男女地位严重不平等的时代里,林黛玉的性格就尤为可贵了。这在书中对其他女子描写里便可见一斑。上至管家大小姐,小至农妇,都逃不出中国五千年的伦理框架。
举个例子(关于事物的时代性),如今,过度的女权主义者(女权泛滥)有时令人厌恶,这是因为如今男女地位的逐渐改变(特别是城市)以及形成了不良风潮,仿佛你不女权,你就out 了,你听了丈夫的话,你就迂腐了。但在几百年前,在男女地位不均的封建社会,男权思想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拥有女性独立的思想就是创造性的,革命性的,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拥有特殊的地位。
因此,林黛玉那些对道德伦理的挑战,对那些世俗的叛逆,在如今可以或许被看作是做作,但在当时可以说是女性独立意识的觉醒。这种意识,这种反叛,可以说来自于她父母的教育,即男性的教育。
我敬黛玉,正是因为她的这种精神,这使她有“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而不像其他人,仅仅满足于深墙宫闱里的小小八卦。她的性子里,本身具有男子的“刚”,与大观园里沉浸在脂粉香味的众人,她始终不屑。这一点,从她对自己“潇湘馆”的建设中可以看出:
“忽抬头看见前面一带粉垣,里面数楹修舍,有千百竽翠竹遮映。众人都道:‘好个所在!’于是大家进入,只见入门便是曲折游廊,阶下石子漫成甬路。上面小小两三房舍,一明两暗,里面都是合着地步打就的床几椅案。从里间房内又得一小门,出去则是后院,有大株梨花兼着芭蕉。又有两间小小退步。后院墙下忽开一隙,清泉一派,开沟仅尺许,灌入墙内,绕阶缘屋至前院,盘旋竹下而出”
竹乃士大夫所好,以表内心清正高洁,而黛玉在院内多植竹,致被贾政所赞叹“若能月夜坐此窗下读书,不枉虚生一世。”这其实表明了黛玉的内心,其实有一种,士大夫的品格。可以想象,月光透过窗,留下斑驳的竹影,而女子在窗前沉思,用她那或缠绵悱恻的激情或向往自由的热情凝望着深墙之外的远方。或许她早已在月光下看透了生死,参透了繁华与衰败。她只能叹,叹自己的理想终究要败倒在一副病娇女儿身躯中,她或许早已经看清了这个世界的症结,却无可奈何,无法改变,她之好保持自己身体的清正不阿,却无法使得身边的人堕入世俗的可怕轮回之中。
是的,她终究是个女子,这是可悲之处,却也是可爱之处。她有着令人窒息的美丽容颜,她有自己的孤傲,却也有小女生的活泼,偶尔玩玩游戏,打趣自己的姐妹,也有属于女子那敏感而多情的神经,她也会为自己的身世而悲伤,凋零的花朵流泪。
葬花吟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杀葬花人,
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
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怪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
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未闻。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
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愿侬此日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曹雪芹作的这首诗应该算红楼梦中一绝。《葬花吟》一诗,也恰恰反映了林黛玉的性格里,对于命运的抗争。她自己正如落花,从一开始就站在了世俗的对立面,她叹的,不仅仅是自己的身世,而是叹自己的做法无异于于飞蛾扑火,是必然失败的,死后更不会有人多于过问。
因此,其实林黛玉的存在就是一个矛盾体,她有中国古典美女的全部特征,病娇柔美,却又有士大夫恃才傲物,宁死不屈,敢于向命运抗争的坚毅秉直,或许,她其实就是作者自己。
三.黛玉的美
书中其实并无对黛玉容貌的正面描写。但正如书中的勾勒,我们对黛玉都会有一个自己想象中的形象。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这样的描写其实给予了我们很大的想象空间,一位十三四岁的女子,病娇瘦弱,满面愁容,却素雅高洁。因此我们闭上眼睛,脑海里都会有一个大概的形象,你确确实实无法准确想出她的模样,如隔薄纱。她是朦胧的,诗意的,这正如我们国画中的留白,对于有些美,我们求其形,而讲其意。曹公对于林黛玉的描写,对于她形象的塑造,无疑是极为成功的。
四.总结
黛玉的故事是一个悲剧 ,不折不扣的悲剧。正如《葬花吟》中黛玉对自己命运的预测,黛玉最终死了,也没有和宝玉在一起,修得正果。正如曹公所写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暇。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
林黛玉的悲剧,是个人,是弱女子与整个封建传统体系抗争的彻底失败,是必然的结局。但值得赞叹的是,她始终宁死没有放弃抗争,她热情地追求着自由,追求着自己所夜夜凝望的远方。
但她最终还是没有去往远方。整一个红楼故事里,其实发生在一个极其小的格局里面,仅仅是一个大观园,一个富贵无比的大观园,一个家族的繁荣与衰败。 但放眼世界 ,多少人衣不蔽体,饥寒交迫。宫墙之内,他们看不到世界之大,看不到民间疾苦。而是叹自己,无意与于感伤。我想,他们禁锢的不仅仅是自己躯壳,还有他们的思想。这正是封建社会里人们思想的封闭性,或许,这或许也包含了作者对那个时代的讽刺。 等到繁华落幕,繁华落尽,他们才发现,这一切不过是一场荒唐梦。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