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看下汉代的政治制度:
汉代的选举制度采用的是察举制。这种制度选举的方式是,由地方官员在所属管辖范围内实时考察人才,选取有能之士推荐给自己的上级机构或朝廷官员,被推举者经过考试、试用考核才会任命官职。察举制起初是以推荐为主,考察后任用为官员;到了东汉时期,为防止举荐人乱推荐,或推荐之人是自己的亲信却不是有用之人,使推举泛滥,故由考试为辅先来考核所推荐之人,将察举与考试相结合,随着时间推移,考试份量也在日益加重,形成相对公正,保有竞争态势的选士制度。让底层人民有机会进入政治中心,察举制是汉代任官制度的一种变革,也是发展所需的新趋势。
汉代的经济来源仍依靠赋税,其中田赋是其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农业税赋税实际很轻,农民只须缴纳三十分之一的税。别看下地干活的农民只交这点税,可是当时井田制已被废除,土地所有权归农民,公有制变为私有制,可以交易买卖,出现了严重的土地兼并问题,慢慢地,有些百姓变成了地主,由此产生了地主阶级,实际下地干农活的人变成了佃农,地主收佃农租金,租金高达十分之五,就算政府农业税赋税很低,获利最多的也只是地主,佃农并没有占到一丝便宜。这也是汉代赋税的一大缺点。
汉代的官府制度实行三公九卿制,丞相乃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具有很高很大的权利。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称为三公,丞相管理行政方面,决策文官的一切事宜,为文官之首;太尉管军事方面,统领武官的所有事宜,是武官的首长;御史大夫掌管监察之责,辅助丞相处理政治事项。而在汉代,要想成为丞相必须先要做御史大夫。
汉代早期便实行了征兵制度,男子从二十三岁至五十六岁之间,需要服役两年。每人按次序轮流在京城服役一年,保卫京城安全,这叫正卒;另一年防守边疆,叫做戍卒。正卒分为两支队伍,一支是南军,守卫宫城,另一支是北军,保卫京城的其他地方。
刘邦的政治管理手段是很多现代人都为之佩服之至。在汉代建国之初,刘邦奖赏有功之人,赏赐“汉初三杰”和曹参、樊哙等功臣,懂得扬长避短,施恩于人;控制自己的欲望,隐藏自己的野心;明白识时务者为俊杰;舍得放权,知道用人不疑。
刘邦虽为平民出生,渐渐在政局中懂得藏巧露拙,善隐锋芒,等到时局稳定便开始整顿朝堂。
刘邦的整顿方式有几点:
一、既然是统治,需遵循上下秩序,刘邦出身寒门,容易被人看不起。他做了皇帝后,自然不愿让别人与之等级一致。居于皇帝之位的他,此时不能容忍大臣明着是提建议,实际上是不尊重,不能让大臣威胁自己新建的君主之位。
二、打江山时还不是皇帝的他有求于将领臣子;坐江山时,臣子就应该有臣子的样,必须要求臣子服从于他,如果臣子不识时务,仍以打江山的态度对待他,不尊重他,那这样的臣子等于自取灭亡!碰到这样的臣子,皇帝不能留着。
三、有功的臣子不能总拿功勋来威胁,既已推举他为皇帝,还总让他以为他的成功依赖于臣子,这让出身卑微,经过危难的皇帝还总感到欠了臣子,这让他心里非常不爽,他不杀这样的臣子能杀谁?
其实刘邦杀功臣最根本的原因是他的自卑,他出生贫苦,从小连家人都看不起他,在这样的家庭环境和生长经历中让他的自尊严重受损。他成为皇帝后,这样的心态便导致他越来越不自信,认为别人仍然看不起他,最后将这样的人杀之后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