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到任何有触动到自己的事,请及时记录下来,而不是拖一段时间后再写,千万不要高估自己的能力。
自己永远不知道,大脑的忘性有多厉害。
经常看别人分享的内容后,没有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遍,把核心总结出来,可能一转身就忘记了刚才的内容。
长时间对有感触的事没有及时记下来,在学习的这段时间是纯消磨时间,看似很努力学习,其实是努力的假象,只能感动自己。
1、大脑天生擅长思考和决策,而不是存储。
2、大脑中的资源一旦过满,相当电脑储存满,整体运转比较缓慢,还容易卡,缓存的空间超负荷,没办法腾出认知资源进行思考和加工。
3、当想法占了大脑空间,大脑像一摊浆糊一样模糊,模糊代表不确实性,人天生抵触不确定性,为了“自我保护”,可能会陷入长期的内耗和纠结,却迟迟没有行动,慢慢就产生了拖延。
4、悬而未决的事情,会一直占用自己的注意力,经常分心,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背后的原理,也有相应的解决方案,既然大脑不擅长存储,资源过满容易卡机,想法盘旋容易拖延,悬而未决效率低下,那就需要借助脱离大脑的外部系统,通过记录的方式给大腿减负。
简单来说就是:写下来。
随手写,可以完美消除以上的问题。
之前学习了很多课程,当时觉得很有道理,都听明白了,应该记住了,为什么看不到自己的成长,后面才觉醒过来,没有复盘,没有及时总结写下来。
为什么推荐培养这样的小习惯?是想方设法榨干知识的价值。
在看书的时候,只要当前的一处信息对自己有感触,就需要停下来在flomo中写卡。
今天的工作,犯了任何错失,需要把这件事记录下来反省,确保下次不再重复犯错。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道理很朴素、很简单,保持随手记的微习惯,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问题。
凡事先行动起来,先完成再完美,听再多课,看再多书,参加再多付费社群,不如踏踏实实践行一两点。
值钱的不是知识,而是改变。行动为王,只有行动才能给自己带来成长,带来改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