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权相等法则是确立界限的第1步。儿童心理学家在《孩子,挑战》一书中指出,清晰和明确的界限能给人安全感,让人清楚自己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和职责。
让孩子知道每个人都有人生使命,既有享受为人的权利,也必须承担责任,比如想要享受自己独立空间是他的权利,那么打扫卫生就是他的责任,想要拥有小宠物的快乐,那么照顾喂养小宠物物就是他的责任。让孩子理解责权相等很简单的办法是让他体会一件事情的自然后果。例如孩子不写作业,让他体会被老师惩罚的后果。家长要忍住催促。
未成年人孩子享受父母的养育是他的权利,成年后养活自己,赡养老人是她的义务。
教养工具3,为孩子立界限的方法,讲里子不讲面子。不要碍于情面,不能坚持自己的教育理念。心理学研究证实,相对父母独立带大的孩子。有祖父母参与养育的孩子普遍更焦虑,更缺乏安全感。最好的做法要么自己带,要么和祖父母达成共识,遵守某些养育规则。作者建议有条件的情况下,父母还是自己带,因为想要和祖父母达成共识代价高,推进难度也很大。
例如孩子在商店闹着要买玩具,你可以平静的告诉他已经定下的规则,如果继续闹,你可以平静的把他抱走,大一点的孩子,你可以离得远一点的地方等他。注意不要用恐吓或奖赏的方式来给孩子立界限,会让孩子觉得界限是有条件的,没有条件我就可以越界。正确的做法是,让孩子有被尊重的感觉,培音合作意识。比方孩子无节制的吃或者玩,我们要告诉他,有这些爱好很正常,爸妈理解,但要适可而止,要学会温和而坚定的拒绝孩子。
例如孩子想要买手机,你不想给他买怎么办?
回答一有敌意的拒绝:你怎么那么不懂事?我一个月才挣多少钱,供你读书已经不错。
回答二坚定而强硬的拒绝:太贵了不买。
回答三有诱惑的绑架,你只要期中考试考到班级前5名,我就给你买。
回答四温和而坚定的拒绝孩子:爸妈觉得你现在还不是用手机的时候,等你哪天需要了我们再商量这个事情。
比较好的回答是第4个。
讲里子还意味着父母给孩子立界限,一定要具体,不能空泛。例如爱护书籍,不能撕书,不能放在油腻的地方,不要把容易打翻的饮料放在书旁边等等,我们不必事事亲力亲为,早设界限,然后做一个耐心的守望者,让孩子在有界限的世界里自由的行走。
✅教孩子学会拒绝,让孩子赢得更主动的人生。不必努力培养在父母滤镜里的乖孩子,而是要培养孩子对各种恶的警觉能力,把社会化教养放在首要位置。
拒绝也是一种能力,后天习得,拥有拒绝的能力,未来行走社会必将赢得主动人生。
例,作者去旅游景点提前预定的房间,后来价格暴涨,民宿工作人员打电话说马桶坏了,建议他们退房。作者调侃:理解,马桶坏了那就修嘛,实在不行我们自己修修看,但对不起,不接受退房。
而跟作者同行的一位老师是标准的乖孩子,有礼貌有教养,他说自己会不好意思拒绝。
要知道别有用心的人正是正式利用对方不好意思拒绝别人的弱点,向对方提过分要求。
记者又举例,花了高价钱却玩低价钱的旅游线路时,跟旅游司机说:师傅,今天我搭你的车,你和我商量提前一天接触行程倒也是合理的,然而我们有合同,我是付钱的游客,你是赚钱的司机,我们做好各自份内的事,你看好不好?
在作者和司机据理力争的时候,车上的另外三位始终沉默,是由于礼貌呢?还是由于懦弱呢?
在自身利益受损的时候,不要怕撕破脸皮去维护礼貌,要智慧的踢爆对方营造的掌控范围,在博弈中找到自己的主动权。
不懂拒绝的大人,曾经是个唯唯诺诺的孩子,习惯压抑自己,讨好别人,也就是烂好人。
正当的拒绝不是不礼貌,而是遵从自己的内心,教孩子学会拒绝是找回尊严,塑造自我的最好方法,让孩子赢得主动的人生收获,良好的人际关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