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明月子述
楞严浅述精简版一【1】

楞严浅述精简版一【1】

作者: 南无韦陀菩萨 | 来源:发表于2018-11-14 11:07 被阅读323次

    先掌握《楞严经》整个的结构,就是整部经文的结构,让大家对楞严经有一个整体了解,这是第一个,第二点就是学习《楞严经》建构的知见,说话的知见。《楞严经》以它的方式建构了一种说法的知见,这对于培养我们对于佛法的正确的认识,非常有帮助。在佛教界里有一个说法叫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这些说法都是流传了上千年的,所以也不是随便说的,也就是说它有一定的道理的。就拿禅宗来说,《楞严经》对禅宗的影响,禅宗有几本经论是它的根本,第一本是《六祖坛经》,第二本就是《金刚经》,第三本《楞伽经》,及其禅修七经,这些经论都是禅宗最根本的经典。《楞严经》,历代注家对《楞严经》的解释,保存到现在的有四百多家,有四百多种注释,比较系统完善的有四十多家。这四十多家当中又分三大家,第一家就是禅宗,禅宗的禅师们注释的《楞严经》。像憨山大师,像交光大师,这些都是禅宗大师的注释。第二家就是天台,天台祖师们法师们注释的《楞严经》。第三家就是华严宗法师们注释的《楞严经》。可以说历代对《楞严经》的注释有三大宗,禅宗,天台,华严。另外《楞严经》也深深地影响了密宗。密宗也是非常重视楞严。楞严咒在密宗里叫大白伞盖。它对密宗影响也很深刻。还有我们学《楞严经》的目的,第三点,掌握用功的方法,理路与方法。对我们用功提供一种思路,提供一种方法,这是我们学习《楞严经》主要的目的。

    禅修课就是掌握禅修的方法,这个很重要。通过禅修,掌握了方法好应用。还有为了大家方便禅修,禅修课主要给大家讲禅修前的准备,在进入禅修之前你要做哪些准备,包括调整姿势,调身,包括坐姿,坐姿当中的一些要领注意事项。还包括调心,调息,调整心态,调整心念。调整呼吸,调息的目的是放松。我们其实平时很难放松的。因为在生活当中有很多的压力,很多焦虑,它就会造成紧张。你看一个人他的肩膀就可以了,大部人的肩膀都是耸起来的,叫架着肩膀,看肩膀就可以了,放松没放松。呼吸是放松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再一个就是数息观,在南山佛教里面数息观它是很重视的。数息观跟不净观,在南山佛教里被称为二甘露门。什么叫二甘露门,就是两种通向涅磐的方法。甘露是比喻涅磐,叫无上妙法,通向甘露解脱的无上妙法。所以南山佛教非常重视不净观和数息观。数息观主要是对我们的妄念,妄想。妄想多可以多修数息来避之,来解决。数息观就通过调理呼吸,让我们身心先放松下来。当然肯定是刚开始时不容易做到的,看起来简单,其实不容易做到。我们整天都在呼吸当中,其实没有哪一个人能把呼吸给呼吸好了的。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我们活的烦恼。呼吸都没呼吸好,它能没烦恼吗?我们整天都在呼吸,但没哪个人能呼吸好了。大自然给我们提供的这种无上的营养,我们没有好好的加以吸收。这是我们的损失,通过调整呼吸,学会了呼吸也就是学会生活。让生活变一个活法,这样的话身心就放松下来了,身体触动的烦恼慢慢就调整下来了。数息观传到中国之后,把它运用最好的就是天台宗。天台宗把数息观发挥的最好的,它把南山佛教与我们北山佛教融合起来。智者大师,天台宗的第三代祖师,陈隋年间,用北山佛教的知见融合南山佛教的数息,就形成了天台宗独具特色的一种禅观的方法,就叫小止观。因为天台宗有小止观有大止观。大止观就叫摩诃止观,小止观叫童蒙止观,又被称为叫六妙门。它为什么叫六妙门?它是进入止观修学的初期,入门的方法,入手的方法。它虽然叫入手的方法,其实也是可以解脱的。大止观摩诃止观就有所提高。所以我们修学数息观我们一般按照天台宗的六妙门来进行的。我们没有按照南山佛教的修法,依照六妙门的修法,因为六妙门的修法更适合于我们中国。因为当时智者大师发现了这个问题,所以他做了相应的调整。这些可以做为禅修前的准备。

    要调整饮食,我们要学会调整饮食。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要注重饮食结构,这样的话有利于禅修。一般来说的话,在寺庙里面这种饮食结构是利于禅修的,是素食。如果你想提高自己的禅修,素食是最好的,再加上你平时注意不要吃太多,要禅修就不能吃太多。如果禅修的话就不能吃太多,一般吃六成饱,或者七成饱就可以了,吃多了就不行了。吃多了就不舒服,肠胃不舒服。因为吃饱之后还没有消化好就开始坐着去了,那你肠胃就难受。所以六七饱就可以了。饿了就再吃点零食,调点粥喝点就可以了。一般来讲正规打七都是三茶四饭,在禅堂里打七都是三茶四饭。一天要给你送三次茶水,吃四顿饭,这叫三茶四饭,正规的。它这个方法其实是很适合禅修的,因为这是老祖宗通过多年的调整发现这个规律了。四饭平均六个小时吃一顿饭,所以吃的少,一般来讲吃五六成饱,吃半成饱,或吃六七成饱。因为个人的色身不一样,有的人脾胃好,就可以吃七八成饱,脾胃差少吃点,吃个半成饱,它很有道理的。再好的东西也是吃这么多,它对于克服我们的贪欲也是有帮助。贪吃吗,好吃的多吃点,不好吃的少吃点,要打七的话你就难过了。所以大家做好禅修的准备。

    调整睡眠。睡眠一般来说在寺庙里面,生活有规律,早睡早起,在寺院里面做的到,要到家里就难做到了。在家里都是十来点一点两点的,早睡早起保证不了。调整睡眠意思就是遵循自然规律,在遵循自然规律的情况下来安排你的睡眠。四季春夏秋冬怎么安排你的睡眠,这样的话跟自然界保持一致,这样有利于养生,当然也有利于禅修,有利于打坐。要不然你晚上睡不着觉,你起来打坐,你做不了,昏沉坐不住,严重的在里面都打呼噜了。每年打七都有这种现象,有的人做梦。这就说明长期的睡眠不合理,昏沉降伏不了,因为昏沉也分几种的。第一种是身体原因,身体有病身体素质差造成的睡眠不好。还有就是心理压力大心力憔悴造成的睡眠不好。还有一种就是在用功过程中遇到一种叫睡魔,或者叫昏沉障或者叫昏沉盖。一般叫睡盖,在用功过程中显现的一种境界。症状表现就是嗜睡,喜欢睡觉,或者说无法控制,一般来讲分这几种情况。当然刚开始这种情况可能会遇不到的,刚开始心身调整不好造成的这种昏沉,第三种睡盖是一种境界,大部分人都要经历这个过程,个别人没有。大部分人用功到一定程度,头脑越来越清醒,好像智慧很好,状态也不错,忽然有一个阶段不行了,然后通过调整又会走过去。走过去你不要认为就解决了,这个不见的,它还会出现的,它会反复很多次才能够完全调整过来。所以它不是经历一次就完了,它会越来越细,先粗后细,到了细的时候就需要正确的见地。为什么我们要提高认识,这就是原因。然后你才能加以分辨加以辨别。《楞严经》后面第九卷第十卷讲的五十阴魔,五十种微细魔事那个就是细的。在细的境界当中出现的境界。为什么我没有遇到过啊?你不可能遇到过,你现在还没到那个程度,你要想遇到《楞严经》上讲的境界,你还要加把劲,才能遇得到。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程度它就会显现什么样的境界,它是跟你的身心相应的。

    调身调心调息调饮食调睡眠,当然重点是讲前三个调身调心调息。因为调饮食调睡眠需要大家在日常生活当中注意去调整,我们主要重点讲前三个。你把前三个调整好了就有助于我们的睡眠,有助于我们的饮食。换句话说,你每天需要多少睡眠就够了,这个你自己知道。还有每顿饭吃多少也是你自己知道,这个是需要调整的。你要学会观察自己,我这顿饭吃多少,然后一个小时后去打坐,你觉得合适不合适你自己知道。如果你饿了就说明少了,如果还有点饱就说明吃多了,这个需要你自己调整。我们打七一般都是吃完饭后一个小时就开始了。你就要调整,我到底吃多少合适。我们刚才说原则上讲六七成饱,但是每个人色身不一样,有人需要八成饱,那也没有关系嘛,我可能只吃四成饱就够了那也可以。这你就需要观察,总结。

    进厨房其实也算是一种体验生活,我们到寺院来都是要到观堂吃饭的。你让大家有饭吃,以后别人就会让你有饭吃,这也是因果,尽心就好了。但是你一定要发心让大家吃好。你带着烦心去做大家肯定会吃的不舒服,带着烦恼去做饭等于你把烦恼送给我们了,我们大家都吃到肚子里。我们烦恼你的烦恼会更大,是这样的,等于你把毒品给了我们。贩毒的话什么罪过啊?那不得了了,超过多少克就要判死刑。你把那么大量的毒品都让我们吃掉了那么你也不舒服,所以做饭要带着一颗美好的心。有句话说的好,叫身安则道隆,这句话就是说要想让身体安康安宁,脾胃好这个很重要。脾胃好饮食是其中一个要素,调整心情是一个要素,饮食也是一个要素。当然我们现在是讲饮食,它是一个要素。脾胃很舒服,瞬间就睡得好,如果你脾胃不好的话,睡眠肯定不好,胃不安则夜卧不宁。你脾胃不好你晚上睡觉都睡不好。反之,脾胃好了,胃合则夜安,晚上睡觉也睡得好,慢慢身体就好起来。你的心态渐渐慢慢好起来了,你身心状态好了你修行就容易修,则道隆,容易修道。你整天烦烦恼恼,整天为身体而奋斗,整天为病魔而奋斗,你哪有闲心情修道啊。你修得不是道了,你修的是病,我们看那些人都要死了,我们说你念佛吧,他哪念得起来,那个时候全是烦恼了。还没见过几个人快死的时候还能提起佛号来。我们也送过不少人的,因为他痛得都不行了,怎么还能念佛呢?这是一个很严重的事实。如果你对这个体验不深的话你多送几个人。你看哪个同修他要往生了你去送送他,你去看,多送几个你体会就深刻了。平时说的很漂亮,到了死的时候就不知道了,或者你病的时候你看你能提得起来吗?我们举个最现前的例子,你感冒的时候,那个时候你提佛号是不是有点费劲了。或者你头疼的时候,那个时候你提起就已经很困难了,别说是大病现前的时候,乃至要死的时候,更提不起来了。你感冒的时候头脑昏昏沉沉的,快起来打坐,我看很少有人那时候有劲头打坐了。可是这个也是事实啊,所以身安则道隆。我们讲发心做饭要有一个美好的心态,良好的心态,别烦躁。你烦躁等于是一个毒品给我们吃,送了我们一碗摇头丸。我们天天吃摇头丸那个东西麻烦了。都不修行了,整天修毒品。所以说你做饭要带着一颗慈悲的心肠。你要慈悲我们,你看到我们这些人需要修行,需要进步,要慈悲,带着一颗慈悲的心。我们把这个饭吃下去为了更好的修行,这样来做那就好了。一般来说在寺院用的调料很少,心情就是最好的调料。寺院就是用心情做调料,大料就是心情。你把心情调好大料就调好了,饮食就健康,你成就别人修行的一个助缘,增上缘助缘善缘。这是因,它将来要结果的。你成就别人的因缘,别人就会成就你的因缘。

    我们可以问一下自己,我为什么修行条件不具备?为什么老是这个那个的?要反问,要问自己:我为什么遇不到好的环境,为什么遇不到好的老师,为什么遇不到好的道友,要反问。人生得一知己足已,这个要问自己。当你发现你不具备这些时,你就发心,你就成就别人的因缘。你说我现在修行修不了,那我也别装了,装修行人也难过,那我就发心做事情,我就成就别人修行的因缘,我让别人修行因缘早日成熟。别人因缘成熟了,其实你修行也就成熟了。去护持别人,去护法,护法很广泛,这里面在讲因果嘛。因果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处处得到体现,怎么样去做。

    因为要学习这部经典,首先要熟读,要熟练读诵。美国万佛城,宣化上人宣公老人家,他都要求背过的。你要到我这来你要背过,你先背过《楞严经》再说,你背不过别来。他是有条件的,条件就是背过《楞严经》。你为了学好它,你就要熟读,熟练读诵,你能够保证每天读一遍。因为这部《楞严经》如果你没有读过,你要读一遍大概需要五六个小时,或者四五个小时,一般人得要六个小时或者七个小时,当然也有要八个小时的,也是有可能的。一般读熟的话需要三四个小时,反正四个小时以内就可以完成。如果再熟的话三个小时就能完成。这个熟,熟到什么程度呢?当然熟也没有什么固定的标准,我认为这个熟,提到某一个内容,你要知道它在哪一卷里。比如说,我们讲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在哪一卷里,你说在第五卷,第五卷最后,你能知道这个就可以了。我们讲七大,七大在哪一卷里,你说在第三卷里后面那一部分。你不知道,我都翻遍了还没找到那就辛苦了,那就整天在翻书了。为了翻这个书得翻十分钟,怎么还没有啊?因为你知道在哪一卷里一翻就出来了,楞严咒在哪一卷里,我们一报出来你就知道在哪一卷里,是前半部分是中间还是后面,大体有个印象,就是说方便你学习,为了避免你翻书翻这么辛苦。你天天翻书翻这么辛苦,十多分钟还没翻完,我心里也挺难过的,读诵熟悉方便学习,这样这部经的主要内容就在你印象中了,你就有印象了。整体了解楞严经那就要熟读,它整个的结构你就掌握了,要不然你掌握不了,过后就忘了。一般来说你读个十遍以上就会熟的,你读个一遍两遍它其实是没感觉的,因为它太长了。不像《金刚经》。《金刚经》很短,你读几遍里面的主要内容你就有个印象了,在哪一卷,《楞严经》你读几遍恐怕是没感觉的。所以说学习《楞严经》第一个注意的是要熟读,这方便我们学习,这是第一个注意事项。

    掌握《楞严经》的整体结构。《楞严经》它主要是讲了哪方面的内容,它分为几部分。依照历代祖师讲的来分,《楞严经》一般分为三部分。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就是圆理,第二部分是圆行,第三部分是圆证,一般来说就分这三部分。圆理部分主要是讲提高认识,培养正知正见。它这一部分叫明心见性的,是明心见性的部分。这个实际上叫空如来藏,这是个名词先不用它。因为说名词需要解释,我们为了减少解释我们先不提它。一句话就是讲明心见性的,开悟的。或者简单讲认识你的心,这个属于认识心的部分,见一下你的心。我们这个心是什么呢?心为何物,这个是讲心为何物的部分。认识自己的心,你这个心是什么就在这第一部分来完成来圆理。

    第二部分圆行,我们换一个容易懂的说话叫转化你的习气,或者说改造你的习气,或者说叫转化习气都可以。按照通俗说法就是转化你的秉性,佛教就叫习气。这个习气部分在佛教界如果细说叫贪嗔痴慢疑五种,这五种被称为叫五大根本烦恼。如果再加上邪见就是六大根本烦恼。因为这个邪见在圆理部分就已经消除了,因为你认识了心为何物了,邪见就没有了。然后就树立正见了。剩下的就是贪嗔痴慢疑,被称为叫五毒,五毒俱全,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是五毒俱全的。贪嗔痴慢疑哪里没有啊,没有你就成佛了,每人都是五毒俱全的。这个是习气部分,这个部分在佛教里面有一个术语叫思惑,见惑思惑嘛,这属于思惑部分。思惑就是指情感上的情绪上的困惑,属于情绪情感上的困惑。这个习气部分就需要慢慢转化,悟可以在一刹那,圆理明理你可以在一刹那完成,但是你想要圆这个行那就慢了。那真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一个求索的过程,这就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来打磨习气。最后圆证,圆证你在不断转化习气过程当中不断的就会证。证就是证得,就是获得果位的意思。证得相应的果位,是什么意思呢?心为何物你知道了,然后再断除习气,断除习气就需要功夫。我们所谓的做功夫就是指这一个。你的圆理跟圆行相应到什么程度,你的证就得到相应的程度。按照佛教界讲的话,你说初地菩萨心为何物知道了,明心见性然后加上你的功夫,你的转化程度,达到那个标准了,你就初地了。它是有标准的,不是乱说的。然后你达到标准就是二地了,达到标准就是十地了。按照佛教四果讲也是这样的。阿罗汉四果,初果一直到四果。初果的话,一个是见地上的成就,然后再加上习气上的破除,相应了就叫初果。然后再进一步就是二果,再进一步就是三果,再进一步就是四果,它是一个道理的。所以圆证就是指的这一个,最后圆满的证就是佛,佛果。《楞严经》实际上就是围绕这三部分来讲的,当然为了完成这三个部分,它每一部分又分了相应了部分来进行说明,来进行学习。当然在下面的学习当中首先要学习的是圆理部分。圆理部分一般讲是在前几卷,一般在前三卷,前三卷属于圆理部分,从第一卷到第三卷。无论是讲七处征心还是八还辨见,还是融汇四科七大,都是圆理的,从第三卷往后就是圆行。所以说我们学习《楞严经》,首先我们要圆理,这是其中一种分法。当然还有其它的分法,像其它分法有修门,悟门,证门。修奢摩他,奢摩他就是止,翻译成汉语就是止,这是一种。还有一种就是修三摩地,或者叫三摩提,这是一种说法,它就是分的修门悟门证门来分的。它实际上讲的是定慧门,还有依慧来助定,或者依定助慧等等。有很多分法,但是各种分法不要紧,是不矛盾的。它都是可以把它串在一起的,我们通过学习你就可以逐渐加以了解了。

        它是讲整书的一个结构。这一句“阿难见佛顶礼悲泣,恨无始来一向多闻未全道力,殷勤祈请十方如来,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禅那,最初方便。”这句话实际上就把本书的结构讲完了。这里当阿难提的一个问题佛就解答这个问题,《楞严经》就是围绕着这三个问题讲的。“圆理、圆行、圆证”,用书上说的,一个是讲的奢摩他,一个叫三摩提,然后一个是禅那。奢摩他部分一般叫见道门,换句话说,奢摩他主要是让大家见道的,或者叫悟道的,所以叫悟门。悟门就是见道,就是圆理部分,它叫妙奢摩他。这个是非常妙的,你要体会这个妙的话,得需要下一番功夫。奢摩他翻译成汉语就是“止”,这个“止”就是停止的意思。停止你的杂念,停止你的妄想,停止你的分别,这就叫“止”。它实际上是“专注”。比如说念佛,一句佛号念下去,只要专注于佛号。专注佛号只是方法,为了达到“止”的目的,那怎么办呢?那就继续念。当然参禅也是这样,参话头方法也是一样的,都是一个方法。当你哪一天没有妄想了,也没有佛号了,也没有话头可参了,这才叫“止”。如果你没有妄想,但还有佛号,佛号也是妄想,也是杂念,所以说这还不是“止”。等没有妄想,没有佛号,也没有话头可参了,这才叫“止”,叫停止了一切妄想分别,这就叫奢摩他。那个时候你才能体会到妙,不然你体会不到妙的。你说佛法真微妙啊,哪里妙啊?你体会不到的。你整天妄想分别,妄想妙了。所以你只有停止妄想之后,唉,真妙,妙不可言,这是讲这个“止”。由止你才有可能开悟见道。你达不到止的话你是很难开悟见道的,所以才叫“悟门”。修止是见道之门,是见道的方便,所以很重要。

      三摩提。三摩提又叫修门,实际上就是讲修道。三摩提,或者叫三摩勃提,都可以,它这个叫修门,又叫修道,这个就属于圆行部分。修门的话举例子在《楞严经》当中,在第五卷和第六卷前半部分,这一卷半的地方,它让你选择方法。不是二十五圣述圆通嘛,二十五圣各述圆通。有二十五个阿罗汉、菩萨们来讲他修道的方法过程。最后文殊菩萨选,看在末法时代,哪一种法门适合我们末法时代的众生。文殊菩萨就选观音菩萨的耳根,事实上也是这样的。我们看佛教界,目前流行的这些法门,基本上都是跟耳根相关的。举例说,例如念佛,念佛就是典型的观音菩萨的耳根圆通加大势至菩萨的念佛圆通,这是典型的结合。所以你要想把佛念好,你不懂大势至菩萨圆通章,不懂观音菩萨耳根圆通章,你根本念不好佛的。还有讲念咒,密宗念咒也是典型的耳根。读经,不管是读儒家《论语》还是道家《道德经》,还是《楞严经》,读经是典型的舌根配合耳根,主要是耳根。还有一个像参禅,其实参禅也是耳根。目前佛教界流行的这些法门,其实都与耳根有关的。文殊菩萨就属于大智慧,所以要他来选。二十五个菩萨都讲完了我是怎么修的,怎么好,怎么第一。你解脱了,肯定都是第一,都成为第一法门。但在你是第一法门,在我可能就一文不值了,就是这个道理。我头疼,你给我治头疼的药那就是第一;我头疼你给我治拉肚子的药,那就一文不值,是毒药。这都是第一,但不对机就是毒药。所以文殊菩萨就选耳根,因为大部分对机。所以叫第一。所以说观音菩萨在各家各派人缘是最好的一个。佛教里面跟观音菩萨相关的太多了。观音菩萨化身南海观音,鱼篮观音,紫竹观音,码头观音等等。绿度母,密宗讲的二十一度母,都是观音菩萨化身,遍布尘刹。还有道教里面有个慈航真人,慈航真人就是观音菩萨。还有斗母,青龙山有一个斗母宫。斗母是准提菩萨的化身,准提菩萨又是观音菩萨的化身。所以斗母其实也是观音菩萨的化身。所以说观音菩萨人缘比较好!

        三摩提称为修道,修道就需要方法,选方法就选耳根法门。下面还有一个禅那,这个禅那被称为证门。悟门、修门、证门,实际上就是讲的圆证,它叫禅那。禅那翻译成汉语,玄奘大师翻译的“静虑”。或者叫思维修圆证,叫证果或者叫证道,翻译成汉语叫静虑,或者叫思维修。静虑或者思维修的目的说明,禅那,这个定不是什么都没有。如果什么都没有了的话不就死了吗?不成定了吗?变空了吗?静虑,很寂静,安静,但它有个“虑”。“虑”就说明你心还是清楚的,心中是明了的。思维修也是这样。它这体现是智慧。“静”体现的是“定”;“虑”讲的是“慧”,说明有定有慧。禅那,你证得解脱了,证得果位了。定慧是一体的,里面是有定有慧,不是偏定也不是偏慧的。如果偏定的话就死在定里面了,就成了木头了;如果偏慧的话就会发狂,癫狂。这个在修道过程当中你都会见到这样的人的。你会见到发狂的人,也会见到木呆子,都能见得到,各色的人等都有。它讲三摩提,也是讲的一种定,“禅那”也是讲的一种定。不过这种定,里面都有定慧,所以叫静虑。它这里面没有提一个叫“观”,叫“毗婆奢那”,不是叫止观吗。“毗婆奢那”翻译成汉语就叫“观”。这都是古印度梵文的音译。我们讲“止观”,就是讲这个。那么这个“止观”为因,“定慧”为果。“止”为因,“定”为果;“观”为因,“慧”为果。所以说,这里就没讲观。因为在禅那里面,修“禅那”就是修“止观”的结果。因为“禅那”里面有定有慧,所以就没有提“毗婆奢那”。在《圆觉经》当中,它就提到了二十五论。二十五论等于二十五种修行的法门。有的是从奢摩他止门入手,有的从毗婆奢那观门入手,有的从禅那定慧入手。这不一样的,看你怎么选择,如何进行排列组合,最后就是二十五种,是这样的。因为禅那里面有定慧的结晶,所以就没有把毗婆奢那单独提出来。因为在我们修行过程当中,这个止观是不离的,止观是不分的。任何一个法门,它里面必然有止观。比如说念佛,念佛里面有止观呐。我很专注的念佛,非常的投入,非常的专注,这叫止。什么是观?观就是你很清楚你在念佛,妄想来了你知道:我打妄想了我也知道,这就是观。如果你不清楚你在念佛,那么你就失去观了,你就糊涂了,你不念佛了,你不然就跟着妄想跑了,那个时候就没有“止”了,也没有“观”了。正确的合理的修法就是有止有观,这样你才能转化妄想,转化习气,最后才能成就禅那定慧的解脱。定慧合体就意味着解脱,偏定偏慧都不叫解脱。讲的证门证果,证果就是定慧合体的结果。你的定慧成就到什么样的程度,你就得什么样的果位。你的定慧达到了初地菩萨的境界了,到了那个标准了,就说明你证到菩萨初果,菩萨初地的果位了。如果你定慧继续前进,你到了二地了,就说明你到二地果位了。如果定慧不合体,你就不证果的。为什么有的人智慧很高,但是他的功夫显现不出来,为什么?说明他定慧不合体,定慧它不证果,不证果它功夫显现不出来。有的人他智慧达到十地菩萨的智慧了,但是功夫可能很差,连初地菩萨的功夫都没有。这种人就会发狂,肯定的。功夫跟不上,定跟不上,肯定就会发狂,狂就是这么来的。还有的人他定功很好,但他没有智慧,说明他智慧跟不上,智慧跟不上他脑袋就不灵光,木呆呆的。人都是各有所偏的。包括像修成阿罗汉的,道理也是这样的。修阿罗汉的有定解脱阿罗汉,有慧解脱阿罗汉,有定慧俱解脱阿罗汉,他不一样。定解脱阿罗汉他功夫很高,神通广大,但他不会讲法。为什么有的阿罗汉他不会讲法?他明明证果了,他不会说法,他属于定解脱阿罗汉,佛教有这样的例子。有人让他应供,在印度请吃饭是要说法的,吃完饭后就要开始说法,居士就恭恭敬敬跪在那里请法,请师父给我讲法。他不会说法,他那时还没证果,他就坐在那里,人家等得很虔诚。怎么半天还不说法呢?抬头看着师父。师父很惭愧,吃了人家的饭,最后说了句“苦啊,苦啊!”。肯定是苦,心里好苦啊。那个居士一听“苦”,他认为给他说法了,他就反观自己,人生太苦了,苦就了苦吧。唉,就开悟了。居士给他叩头感谢:师父说法真是微妙不可思议,我听了之后一下就了了苦了。您太了不起了!您真是有功德有智慧!给他顶礼。他开悟了,师父也开悟了。这个故事蛮有意思的。举这个例子说明,人都是各有所偏的。你偏什么,你就应该补什么,你少什么补什么,这样的话你才能圆满。所以《楞严经》说的很清楚了,就是说这三个方面。这是《楞严经》主要解决的问题。后面都是围绕这三个问题来讲的。这里面强调一个定,它强调定强调的多。它为什么要强调定呢?大家要注意一下:越是末法时代,越应该强调定。因为末法时代是知识爆炸的时代。科技昌明,知识丰富,人的知识面普遍的广,普遍的脑袋灵光,个个都聪明得很,聪明绝顶。他缺乏止定,定不住,静不下来。所以《楞严经》强调“定”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越是往后发展越是需要定的功夫,修定越成为重点。因为你越不定,越聪明,你越没有定力,越浮躁,越焦虑,你越压力大,这就越需要定。当然你越烦恼。所以越聪明的人越烦恼,越分别的多,越烦恼,这就越需要定。所以《楞严经》它重视定学,是具有现实意义的,越往后越体现出它的意义重大来。

    讲了如何修定,然后再配合你这个观,你这个聪明,它实际上是在转化你这个聪明,或者说深化你的聪明,把你这个聪明转化成智慧。我们人为什么不能把聪明转化成智慧啊?就是因为缺乏定!定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这个你要引起重视。谁重视谁受益,谁不重视谁不受益。

    《楞严经》在后半部分,七卷半到第十卷,这三卷多的内容是进一步说明这三个助定门,是进一步帮助修定的。像第九卷第十卷讲的五十种阴魔,五十种阴魔都是在修定过程当中显现的,在你做功夫当中显现的,在转化贪嗔痴慢疑过程中显现的境界。所以你要认识清楚,要会辨别。你不会辨别就又走岔路了,所以叫助定。

    助定门又分三个方面:第一个是讲以戒助定。戒是让我们认识因果。谈六因十因,包括七种仙都有。熟悉《楞严经》的都知道,都是讲的戒,告诉我们不要往这些路上走。那十种仙可以寿千万岁,但还是不得解脱,所以你不要往这走,这叫“戒”。你造什么样的因,得什么样的果。这都是讲的戒。“戒”就是禁止的意思。它提前告诉你哪个路不要这么走,哪些事不要这么做。“戒”还有另一个含义,就是哪些是允许做的。一个是禁止,一个是允许。在戒律里面都有开遮持犯。“开”就是允许。哪些是许可的,在什么范围内、在什么情况下是允许的。比如说,像杀人,是不允许的,但是梦中杀人是允许的。如果梦中都不允许杀人了,很多人,要疯掉了。但是你要知道,梦中杀人你要有惭愧心。为什么要有惭愧心呢?说明你杀心还在。你有杀心。对于五戒,梦中杀人不犯五戒,但是犯了菩萨戒,犯了心戒了。这是讲禁止的部分,允许的部分。通过禁止的部分和允许的部分来帮助你修定,这叫依戒制定,这是第一个。第二个是依慧助定。依慧助定主要是体现在五十种阴魔。五十种阴魔主要在第九卷、第十卷。第九卷从中部开始一直到第十卷的中部,这一卷多的经文就是讲五十阴魔的。这五十种阴魔是让你学会辨别,辨别就是智慧。你在修定的过程当中它会显现的境界,就要用智慧观察。学会用智慧观察这些定境,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不正确的,这叫依慧助定,从而提高你的定境。你的定境错了,进入误区了,你要赶快抽身出来,事实上也是这样的。好多修行人,他都是发心我要成就,我要解脱,我要想利益众生,伟大的志愿。但是在修行过程中,因为缺乏辨别力、观察力,观不够,所以才不知不觉的进入误区了。有的越陷越深,他就出不来了。有的陷的不深还能出来,陷得深的就出不来了。像某些外道,死不回头,坐牢又怎么样,有的判了十年八年也不改,出来之后照样秘密宣传。在每个国家都有这种现象。有的就知道,就回头了,所以叫依慧助定,合起来了。讲完五十种阴魔之后,就分析这五十种阴魔,又称五十种魔事,或者叫五阴区宇。

    五阴区宇的性质是什么?无非就是五种妄想。像色阴区宇,是坚固妄想以为其本。什么叫以为其本啊?我们色身人为什么会有身体的障碍呢?因为我们有坚固妄想,坚固妄想是根本原因。当你把坚固妄想转了的时候,你身障就没有了,身障就消除了。我们身障就是坚固妄想来的。想一想,多坚固啊,我们人对身体都有强烈的执著,这就叫坚固。我们爱惜生命比什么都重要。当我们要死的时候,你快要死了,对不起,你这个肺需要割一半,那好吧,割吧。那时候你选择割掉。割完肺我还要给你钱,这世界还有这样的道理吗?你割我的肉我还要给你钱,还要签字,出了事医生不负责任,下不了手术台也不能找医生的责任。家属就含泪签下了字,医生当然就放心了。这是开玩笑的话。说明人都有对生命强烈的执著。强烈的执著就叫坚固。为了我身体活着,不惜血本,要换肾,换就换吧。你越坚固妄想你就越受这样的烦恼;你越想解脱这个苦恼,你就要转坚固妄想。当你妄想不坚固的时候,你的身体障碍就减轻了,身障就减轻了。道家里面有个脱胎换骨,佛教里面也有脱胎换骨这种境界。通过修持,达到脱胎换骨的境界。脱胎换骨之后我们整个的身心状态就不一样了,从身体来讲的话,就像个婴儿了。《道德经》上讲“浮归以婴”。真正的转化之后,血液就变了,血液就是白色的了。白色的乳浆是大成就的标志。这些都是实际修持的功夫。依戒慧助定是让我们明确这五阴都是五种妄想造成的。五十种魔事都是五种妄想造成的。所以我们要消除这些妄想,转化这些妄想。首先要观察,要有智慧的观察这些妄想,不要去做就是戒,这叫戒慧助定。从而提高你的定境,提高你的定力,提高你的功夫。助定门就分了三个层面,然后再加上前面这三种,等于四种。助定门就叫助道。见道、修道、证道、助道。《楞严经》就讲了这四部分。这就是《楞严经》整个的结构。

    我们最重要的是要掌握见道,悟门。打开悟门下面才能通畅,先把瓶盖打开才能通畅。跟前面讲的圆理、圆行、圆证相配合起来。上面圆理、圆行、圆证分了三个部分,它把助道放在圆行和圆证里面去了,这并不矛盾。这个就需要大家熟读。因为你熟读了之后,我一说你就知道它在哪一部分。所以需要熟读的基础,这是第二个要大家注意的地方。先让大家掌握这部经整体框架的内容,以后学习就围绕框架来学习,往里填充内容。最重要的先要打开见道之门,先打开悟门。打开悟门要掌握方法,所以我们要边学习边运用方法去打开悟门。

    《楞严经》里面涉及到的内容很广。禅宗、天台、华严,包括唯识宗,《楞严经》里面也涉及到了很多唯识宗的内容,也涉及到戒律,也涉及到净土。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就在《楞严经》第五卷当中。他涉及的内容很广,这就需要一些相应的知识,科普知识。涉及到一些科普知识的内容,我们通过读诵经论去完善去补充去学习。在学习《楞严经》过程当中所涉及到的佛教的一些专业知识,或者叫一些名词术语,要事先注意一下,去浏览一下,这样对于方便学习有帮助。

        解释一下题目:经名是一部经的纲要。《楞严经》是简称,全称是《大佛顶如来密因修正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加上“经”二十个字,不加“经”十九个字,等于说经的名字十九个字,很长。“大佛顶首楞严”是简称,然后再简称是《楞严经》。我们通常说的《楞严经》它实际上是个误称,因为首楞严是古印度梵文的一个音译,“首”跟“楞严”是不能分开的。但是我们天长日久都习惯了。

      这部经这十九个字又分几个部分,几层含义,大致是总体上讲的:“佛顶”是一个比喻,是讲佛的三十二相,无见顶相,表登顶了,圆满了;“大”也是全部包括在内了;“如来密因”就是讲奢摩他;“修正了义”是讲三摩提;“诸菩萨万行”是讲禅那的。结构都在里面了,都在题目当中显现了。“首楞严”大定之名,所有定的总名,三昧之总名,首楞严王世稀有。有的被称为“楞严三昧”,或者叫“首楞严三昧”,大定之总名,或者叫三昧之总名。它涵盖了所有的三昧。现在我们重点说“首楞严”。“首楞严”是古印度梵文的音译,翻译成汉语就叫“坚固”。“坚固”是什么意思?“坚固”里面就涉及到三昧,你成就了三昧才坚固。三昧就是定,定就是不动。《坛经》上六祖说:“何其自性,本不动摇”。没有动摇才坚固,动摇了就不坚固了。所以说“三昧”是不动的。“三昧”也是印度梵语的音译,翻译成汉文有两层意思,一个是“正定”,一个是“正受”。什么叫“正定”?正定就是不动摇。不是坐在那里不动,坐那里不动是一个方面,行走坐卧都不动,跑步也不动,才叫正定。你发脾气时也不动,才叫正定。这个不容易,必须达到三昧了才行。还有“正受”,“正受”就是自己做事时,为人处世时,没有迷惑,没有疑惑。这叫对境不动,对境不惑,没有迷惑。因为没有迷惑就没有烦恼,没有迷惑就不会上当受骗,对境不动才能没有烦恼。两层含义,这是不容易的。我们讲这个就是要心生向往,合起来说就叫坚固。所以常规的翻译叫“究竟坚固”,这是一种翻译。还有一种翻译是“一切事究竟坚固”。这都是几种常规的翻译,但是根本在于说明一个“坚固”的意思,一切事究竟坚固就是指在任何事情上,行住坐卧上,不管什么上都不动,都是围绕“坚固”讲的。这就是我们要了解的这个经的名字,把经的结构说出来了。你了解经的名字就了解经的结构了。如来密因奢摩他就是讲的理,原理,理法,是讲这个道理的,打开悟门的。三摩提是行的部分,这个就叫教法。行法就叫教法,行就是告诉你方法。这个理法是告诉我们道理去悟的,这个教法是告诉我们方法去行的。诸菩萨万行禅那,属于正法,这个才是行法。教法阐述了这个方法之后让我们去行,边行边证。你不但去修,在修的过程中去证,最后达到坚固的果。合起来就是教理行果。这个教理行果就涵盖了佛教的所有内容了。佛教内容就包括这四个方面:教、理、行、果。教就是经论,包括文字、经文,它所诠释的是道理,当然它也诠释它的方法,让我们去做,它就会结果,所以叫果法。

        在《楞严经》里面,它虽然涵盖的内容多,但是你大体上可以进行归纳,它无非讲的两个内容,从用功角度来讲,体现的是顿渐二法:一个是讲顿悟法门,一个是讲渐修的方法,它在经典里面也有体现。理需顿悟,理可顿悟;事须渐出因次第性。次第讲一个先后,实际上是讲的境界。因为我们有习气,习气怎么办呢?就在事上打磨,在做事情上去打磨习气。打磨习气就需要过程,需要次第性,就需要时间。《楞严经》开顿悟之法,又开渐修之法。顿悟渐修,它这里面又分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就是先顿悟后渐修,这是禅宗选的方法,禅宗就走这个路,顿悟而后渐修。什么意思呢?就是先打开悟门,,然后了习气,见惑习气,然后再圆满成佛,这是禅宗走的路。另外一条路是先渐修而后顿悟,像天台、华严,都是走的这个路。所以说在佛教历史上几大宗派它所选的道路不一样,各有各的道路。那么所选的道路都是跟各人相应的,你自己选择,你选哪个路都可以,这都没有关系的。这是各人选择问题,这里面谈不上好或者坏,没有好没有坏。

    在《楞严经》当中,它将这个体现出来了。在后续的运用当中,也是将它体现出来了。举个例子:典型的天台宗。天台宗是最典型的代表,渐修而后顿悟,它是分得很详细的,很详尽的。天台宗在修行的道路上层次上是非常完备的,在中国的佛教过程当中是最完备的一个宗派。在顿悟而后渐修方面禅宗是代表。禅宗在用功的时候,它不跟你说那么多,让你放下一切,让你一心一意地去用功。在这当中,你可以不看书,可以不研究经教,把经教放下,把以前的全都放下。到了禅堂里你什么都不是,你就是来参禅的。你说你是教授,到了禅堂里你不是教授,把教授放下。像当年乾隆皇帝,他不是经常微服私访吗,到了镇江,镇江有个寺庙金山寺。到了金山寺后,他要求进禅堂坐禅,方丈就不同意。后来一再要求,方丈就说你去吧。进去之后,你想,他哪坐的住啊?他不是好玩吗,好奇。监香的可不买他的帐,他也不知道这是皇帝,知道也不买他的帐。因为到了禅堂你就不是皇帝了,啥也不是了,你就是一个参禅的。乾隆皇帝就在那里想事情,想皇宫里的事情怎么处理,打妄想:是不是又闹乱子了?是不是又吵架了?监香的就过去了,啪啪啪三香板打过去了,疼啊,他就很恼火。因为这支香坐完就出堂了,他就不坐了,他就到方丈那里告状去了。他说你们扛香板的那个人他不讲道理,我又没犯什么错,他也打我,真是不讲道理。方丈就说,那好吧,你回去吧,你回去再去坐去吧,我来处理。他就回来又坐,心里想,再敢打我,出来之后把他杀掉!正想呢,又三香板!这回又去告状了,强烈要求要当面对质。把他叫来了,方丈就问:“施主说你打他,有没有这事?”“没有,我没打他”。他还不承认,他打妄语。出家人不能打妄语,都看到了,大家都可以做证明。然后监香师父说:第一次打的是乱打妄想的人,你又不是皇帝,你想皇宫里的事干嘛?你说你是不是皇帝?他肯定不敢承认他是皇帝,就说不是。对啊,不是的话,你为什么想皇宫里的事?我打的是想皇宫的事的那个人。你又不是,所以打的不是你。他没词了,没话说了。“第二次你为什么要打我?”“第二次我也没打你呀,第二次我是打一个要杀人的人,我是打一个杀人犯。他想杀人不是杀人犯吗?你是吗?”那肯定更不敢承认,我不是。你不是,我就没打你。把乾隆皇帝气的不得了,算了算了,走了。把乾隆皇帝气跑了。但是他又气愤又佩服,佩服他们有功夫。举这个例子说明,你到了禅堂里面你什么都不是,你把你皇帝的架子先放下。你看乾隆皇帝的爷爷顺治皇帝,他就放下一切求解脱去了。

    在禅宗史上,这种例子是很多的。有一次,有一个太守,(太守相当于现在的地级市的市委书记)到寺庙里来了,他要见方丈,见大和尚。见了之后就问:你们佛教讲的六道轮回,什么地狱、天堂…没事干,信这些,哪有这回事情?肯定都是没事找事干。你说地狱,天堂,哪里有啊?让我看一看!方丈就把桌子一拍,说:“你跑到我这里撒野,胡说八道,给我滚出去!”你想,太守哪受过这样的屈辱,哪受过这样的骂?气的不得了,暴跳如雷。方丈就笑了:“你看,地狱现前了。”他一听,是啊。他一想就笑了。方丈又说:“你看,天堂现前了。”他马上信服了:有道理!马上给方丈礼拜,求方丈给他讲法。举例就是要说明放下一切担子。你只要走进禅堂,就放下一切,不管你是什么地位,什么身份,全都要放下,等于把自己全部的负担都放下了。因为你抱着这些负担进来,你就不好用功。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叫空杯,空杯心态。你学东西,要有空杯心态,没有空杯心态,你是学不了东西的,你是不接受的。你杯子是满的,你接受什么?你接受不了。所以我们学习要有空杯心态,把杯子放空。当你走进来的时候,你就提前把杯子倒空了,倒空之后你才能接受,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说禅宗的用功它为什么能顿悟啊,道理就在这地方。它真正能顿悟。

    当年马祖道一《梅子熟了》的公案:大梅来见马祖,问:“师父,什么是佛?”马祖说:“你过来,过来给你讲。”他就过来了。过来之后,马祖就突然来了一下,“你就是!”他过来以为是给他说悄悄话,没想到马祖突然给他来了一下,他一下子所有的妄念都没有了,所有的疑惑也没有了。他这个就是空杯心态。他抱着全身心接受的心态来了,他真的就是了,大梅就开悟了。后来他就出山,马祖又去考验他一次,考验他一次他没有动摇,所以马祖说“梅子熟了。”什么意思啊?就是大梅这个人修行真的到位了,真的成就了,成熟了。这个就是空杯心态,顿悟。真的能顿悟,这个不是一句玩笑的话。那些不顿悟的人是因为他不能用空杯心态。

    百丈怀海禅师有一个徒弟叫香延禅师。他先跟马祖学,因为他放不下,就抱着那些经论,抱着他的聪明才智就不放。他认为自己不错,他就没有放空。后来百丈师父圆寂了,他没有办法又去找沩山灵佑禅师。到沩山那里他还是放不下。后来他就告别沩山:算了,我不修行了,看来我这辈子解脱无望了,我走了。沩山道场在湖南,百丈在江西,他从江西跑到湖南,后来离开湖南又北上到了河南南阳,到了惠宗国师那个道场里。其实这里已经没有寺庙了,已经坏了。他就结个茅棚修行。天长日久,把他内心放不下的东西慢慢放空了。他想:我这辈子我也不学佛了,我也不修道了,还修什么道啊,不修了。我就这么过日子吧,我就这样种种地,种种菜,饿了就做饭吃,渴了就喝点山泉,困了就睡觉。这时他已经是空杯心态了。他原先杯子是满的,慢慢的随着时间的消磨,杯子放空了。放空了其实他的机缘就成熟了,现前就悟道了。禅宗讲的顿悟,典型的空杯心态。你只要能做到这一切就真的能顿悟。为什么像研究经教的人不能顿悟啊,就是因为装的太多了。装的太多就有一个依仗,或者叫“恃”。他为什么有“恃”?因为我们人有依仗。比如说我爸是李刚,他有依仗,他不那么放空,所以他就顿悟不了,有的甚至会否认顿悟。有好多搞研究的学者,他就否认禅宗的顿悟,认为根本没有顿悟这回事。因为他不能放空,他体会不到,他就说没有。像《楞严经》上所体现的这两种用功的思路和方法,这个需要我们去调整好。

        我们把每个结构的内容再细化。第一部分是圆理部分,也就是悟门。悟门是见道门,这是我们修行要过的第一关,禅宗叫初关。

    第一部分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七处征心,在第一卷里面。七处征心讲的是佛与阿难的七个问答,问答的目的主要是追问阿难如何认识我们的心。心为何物是一个大问题,你能见到心为何物,鬼门关就过一半了。心分为三种,一个叫肉团心,一个叫妄心,一个叫真心。通过七处征心,让阿难认识到在肉团心和妄心上打转是没有用的,是不能够见到妙明真心的。这样就把阿难的妄心给堵死了。

        七处征心的第一个问答是针对心在身内。 心在身内是阿难最初的一个观点。佛是怎么破阿难的呢?佛说既然心在身内,你能看到你的身体内部吗?能看到你的五脏六腑吗?头发长长,指甲盖在长,你能看到吗?所以说心在身内,无有是处。这是第一处征心。

        第二番问答是针对心在身外。阿难认为,既然心不在身内,那就在身外。他认为心总要有一个落脚处。佛是怎么破掉他的观点的?佛说你掐一下你的手,看痛不痛?痛就说明身心相知。既然身心相知,你说心在外面,身是身,心是心,那你的心和你的身体就不相干,没有关系,那你掐手时还会感觉到痛吗?

      佛进一步发问,心不在身内,不在身外,那到底在哪里?阿难又认为潜伏在根里。根分两种,粗的为肉体器官,如眼睛。细的是指功能,功能是看不到的,如眼睛具备看东西的功能,佛教上称为见性。再如耳朵为粗根,闻性为细根,阿难认为心就潜伏在根里。现在以眼睛为例,阿难认为心就潜伏在眼根里面。佛通过分析,把阿难的妄心给打掉。如果以耳朵为例,阿难认为心就潜伏在耳根里面。不是说心潜伏在根里面吗?那你看到大千世界没有?看到了,好,那你看到自己的眼睛没有?肯定看不到。每个众生都是这样,不能自见其眼。如果心潜在根里,心往外看,你应当首先看到自己的眼睛,然后再看到我们。佛以琉璃眼为例来分析,戴眼镜的最方便理解了。你戴着眼镜可以看清东西,那你可以看到自己戴的眼镜吗?既然你可以看清自己的眼镜,那为什么看不到自己的眼睛呢?

      这次阿难认为心在哪里呢?阿难认为心分明暗,就是说我们睁开眼睛看到光明,就是见外;闭上眼睛看到黑暗,就是见内,是看到里面了。佛是怎么破阿难的呢?我们睁开眼睛看到光明,闭上眼睛就看到黑暗了。佛问你看到明和暗时,眼睛和明和暗是相对的,还是不相对的?我们以眼睛看到东西为例,眼根对色尘,才能产生视觉,产生分别。只有眼根,没有外境,即色尘,是看不到东西的。你的心能够分别明暗,说明明暗都是色尘,你的眼睛和色尘是相对的,也就是与明和暗是相对的。眼识跟第六意识是连在一起的。眼耳鼻舌身意前五识都是和第六意识是连在一起的,前五识不能单独分别。你能知道明暗,就已经分别了,所以说眼根对明暗才能产生分别,所以阿难说见分内外是不对的。你看见暗就说心在内,就成了心在内了,这就又回到第一个观点上了。如果说你看到光明,就说心在外,就又成了心在外了。实际上还是没有跳出第一个和第二个观点。

      阿难说心在哪呢?他说你想到哪了,心就在哪,看到哪了心就在哪。如果说我想到你了,心就在你那里。我想到黑板了,心就在黑板上。阿难在这里引用了佛的话:由心生故,法生;由法生故,心生。他从佛说的话里,总结了:我这个能思维的就是我的心。佛不是说心生则法生,心灭则法灭吗?那我能思维的就是我的心,因为我们这个思维是随法而生的嘛,我想到哪,他就随哪个法里有。我一思维,我这个心就起来了。比如说我看到这棵树了,我一思维分别,我这个心就起来了。阿难没有说心在内在外还是中间。佛已经给阿难破了,心不在内外中间。阿难错误地理解了佛说的“心生则法生,心灭则法灭”。所以佛就从两方面去破除他的观点。阿难认为我这个心是随万法而有,随万法而生。佛就说我们的心是没有来处,也没有去处的。大家可以追究一下,心是从哪来的,从哪去的?从哪入从哪出的?佛举例说,你用手捏一下自己的身体,会感到痛。这个痛是从体内发出来的,还是从体外传进来的?如果是从体内发出来的,就说明心在身内;如果痛是从体外传进来的,就说明心在身外。阿难这时又强调另外一个观点:心肯定在某一个地方,就是自己没找到,这是定体。佛要再次分析驳他。你捏一下自己的手,手会痛,但脚是不会痛的,这叫一体。一体是什么意思呢?如果打一下头,不光头会痛,整个身子都会痛。这叫一体。如果我们的心是一体的,捏一下手,整个身子都会痛,但这是不符合事实的。所以说一体是不对的。如果说我们的心是多体的,因为一个人就是一体,说心是多体的就成了多个人。如果说心是多体的,我捏一下我的手,你们都应该痛,但这是不可能的。所以说多体也不对。如果说心是遍体的,你捏一下你的手,整个身体都有感觉,和一体是一样的。也不对。这就说明了心是没有一个固定的地方的。通过这段就说明了心非法有。

      第六番问答,因为前面五番问答佛都给他进行了分析,阿难就再一次第六次问。主要是看佛是怎么分析的,要找到它的重点。第六种是认为心在哪里啊?心在中间。佛是怎么分析的啊?佛也是分两层要析,第一层佛先要确定中间这个概念。你说什么叫中间,先确定这个中,概念先确定,然就分两点来确定。第一点,如果是在身体内部的话,心就等于在身内了,就回到第一个观点了。如果是在身外,就又回到第二个观点了。所以阿难就要重新说,我说的不是这个意思。我说的这个中啊,是根尘相对的中。“眼色为缘,生于眼识,眼有分别,色尘无知,识生其中,则为心在。”这是阿难的观点。就是说的在根尘中间。佛就开始用两点来描述。一个是兼二,兼二指根尘,心与根尘是连在一起的,不兼二是心与根尘不是连在一起的,没有连带关系。现在我们说第一点兼二,心与根尘是连在一起的。那问题就来了,根是有知的,尘是无知的,就说明你的心一半无知一半有知,有没有这回事啊?没有这回事,错了,与事实不符。不兼二,心与根尘不连在一起,心与根尘没有关系,心不属于无知的也不属于有知的。这就混乱了,佛说“兼二不成,非知不知,即无体性。”就更谈不上中了。所以说这是错的。

      然后再看最后一种。是说心不著一切物,不著诸物为心。不执著一切东西就是心。其实心不执著是讲的一种境界,“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是讲的一种境界。他把这个境界当成心了。看佛是怎么分析的。佛为了分析这个问题,首先要标出确定有和无的问题。他说的这一切万事万物,你说有还是没有啊,包括你这个心情有还是没有啊?确定了有无之后然后佛再又分两部分来分析。一是先分析无再分析有。先分析无,宇宙万法如果说没有的话,就等于是龟毛兔角,是没有的东西,既然没有的话,本来就没有,那你执著什么呢?如果你执著就等于说是兔子有角一样,就是说你执著了一个没有意义的东西。你执著这个无就没有意义了。因为它本来就没有,你这样执著就是虚妄的。所以在佛教里面有一个叫辨机所执,就是错误的认识,就像龟毛兔角,它是虚妄的,本来没有的东西。像我们走夜路,你看到前面有一条蛇,吓了一大跳,其实你打开手电筒一看是一条绳子,你把绳子当成一条蛇,这就叫遍计所执,它本来不是,你错误的认识了。第二就是讲有。如果你承认宇宙万物是有的,那么有的话,因为它有相,像信号塔,它也有相,虽然信号是我们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是它能接收,但它还是有相,是不可看相。电波是眼睛看不到的相,有的是眼睛看得到的相,像我们的教室是眼睛能看到的相。这都属于相。你说不执著有,这个不能成为心,有无是一种境界,你执著不执著和相没有关系。是你的心要执著它,是讲的一处境界,所以也不成立。就是这个意思。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楞严浅述精简版一【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cvdf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