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名字》观后感
——与政治无关,且谈且戏。
很早就《人民的名义》看完了,终于抽空,发一些感慨。
首先第一感觉是,咱们党能上这类反腐题材的电视剧,算是一种政治自信,姑且不论剧情如何,看是应当要看,好歹是新中国史上如此“大胆”的第一部。
大胆使用“派系”“政治资源”这类词语,算是默认了中国官场上的一种真实存在:关系,本来关系是一个中性词,但是在中国这种人情社会中,关系往往就是一种谋私利的有效捷径。
客观描述家庭背景,这算是第二个突破,剧中多位高官,妻子在国有事业单位,子女在海外,这种“官式家庭”的普遍性也算是首度亮相荧幕嘛。
官场工作生态都是在不同“规则”范围内运行的,剧中一直正面塑造一个正能量的不讲究“规则”的反贪局长侯亮平来表达作者的对未来官场生态的美好期许,在这个横冲乱撞的反贪过程中,一系列新旧观念出现了交锋。
季书记办事情的方式方法可以说是一种规则,是一种这个事情找领导,毕竟是领导的人的规则,高书记是一种山头思维,自己的人强则自己强,也是一种平衡规则,祁同伟算是私利为上的规则,孙连才嘛也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规则,李达康也是政绩才是硬道理~可谓万象丛生,只是这些规则都是自己的规则,不是人民的规则,也就是不是党的出发点和初衷。

剧中塑造几个非常重要的角色。
蔡成功,一个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不断迎合“政治规则”的悲剧人物,正是他的胆怯,势利,弱小也才能真实反应出这一系列规则的荼毒,受害者表面是自作孽,实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缩影。
高晓琴,一个渔夫的女儿,被卷进了一个不由自己控制的命运中,按照操控者的生存方式生存的悲剧人物,高总的光鲜和悲哀都是成也政治规则,败也政治规则,她的结局不重要,重要的是,她进入这个圈子是被迫的,她的命运是被迫的,这就是一种不合理。
祁同伟,这是剧中最重要的BOSS,他几乎是所有权利交易的中枢,因他个人经历再加上他在这种政治生态下,养出了“胜天半子”的政治野心,私欲占据了一切,这是一个官场腐败的极端典型,作者刻画这样一个典型,又一再强调他的人生经历,其实是在暗示,这是一个悲剧人物,是环境创造了他,如果没有靠关系爬上去这一生态,他也就不会取一个比自己大十岁又不爱的女人,也许 他的结局就不同了,他错了吗?他错了,因为同样的环境别人没这么做,他错了吗?他没错,因为没有祁同伟,还会有王同伟。
郑胜利,一个几乎脱离整个剧情的故事线,我认为他的存在其实也是作者的一个愿望表达,随着时代进步,传统政治规则也有鞭长莫及的地方,郑胜利与蔡成功本质无异,只是他利用互联网工具逐步成为了大风厂厂长,奸商还是奸商,只是此奸与政治无关,或者说与政治规则无关,这是趋势,也是作者的愿望。
陈岩石,这是一个经过革命洗礼,算得上真正具有高度党性原则的形象,作者明白,我们也明白,要老百姓信现在的政治环境中还有高度党性的父母官,那就选一个革命老同志吧,这是让我们相信我们党的建党初衷,这也是老一辈革命家真实愿景,具备说服力。
那么,省委书记沙瑞金中央派下来的,换言之,咱们中央是在坚守党性的,再换言之,中央已经是最后的底线了,我们的政治生态是多么的糟糕,副国级的前省委书记居然是剧中的最大老虎。
那么,侯亮平应该是现在官场生态中那些年轻的正在上升的即将接班未来整个国家的年轻干部的缩影,这应当是真实存在的,只是剧中的美化寄托了作者更多的情怀。
亮平,敞亮公平;瑞金,不忘红色精神;岩石,党性坚如磐石;达康,求达小康;育良,育人育人,御人御人;蔡成功,人为刀俎,蔡为鱼肉,如何成功?……
剧是剧,剧非剧,茶余饭后,论论是是非非,权作无稽之谈,与政治无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