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杜豆豆
1
生命,有时是个挺沉重的话题说起生命,有时,是个挺沉重的话题。因为,毕竟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而且,说没就没了。
所以,从古至今,长生不老一直都是人们追求的神仙境界。不管是神话传说,还是帝王将相,都对长生不老充满了向往。
记得小时候,我最喜欢听小喇叭广播节目里孙敬修爷爷讲《西游记》,孙猴子吃光了蟠桃园的好果子,大闹天宫又偷吃了太上老君的仙丹,得了长生不老之躯,被如来佛祖的五指山压在山下500年依然是年轻力壮、武功高强,令人羡慕不已。不过,毕竟都是看不着的神仙,也就是体现人类美好的幻想罢了,不能当真。
后来又读了些各朝历史,发现每个朝代的帝王之家,几乎无一例外地都在寻求长生不老之方,希望能够永葆荣华富贵,帝业长青。不过,到头来基本都是一场空想。倒是因为长期服用有毒的仙丹,早早赴了黄泉的,还真不少。
少年时代,开始迷武侠小说,最让我服气的,就是金庸。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十四部金庸小说,爱不释手看了个遍。其中,《天龙八部》里有个96岁的天山童姥,居然玉颜生春,顾盼嫣然,让我印象深刻。那时,我就在想,长生不老或许是不大现实,但是保有童颜是不是也还是有可能的呢?
这几年,不断在网上看到一些传播正能量的文章,“狂奔爷爷”、“传奇奶奶”、“网红老兵”、“花甲背包客”、“不老奶奶”,这些进入古稀之年依然活出青春气息的老人,每每总让我唏嘘不已。
如果你的心灵是青春的,是不是你的身体也会跟着改变呢?
这个问题,萦绕在我脑海里,已经很久了。在最近的读书涉猎中,我在一本书里找到了答案。这本书的名字是《生命的另一种可能:关于健康、疾病和衰老,你必须知道的真相》。
这是一本积极心理学范畴领域的著作。积极心理学,起源于人本主义心理学。一说人本主义,必然要说马斯洛,都说马斯洛是人本心理学的鼻祖,同时也是积极心理学的倡导者。不过,还有位心理学界的女士,也是积极心理学的奠基人,估计很多人可能就不熟悉了。
这位杰出的女性,就是今天这本书的作者埃伦·兰格。她是历史上第一位获得哈佛大学终身教职的女性,不仅获得过“古根海姆奖”“大众心理学杰出贡献奖”“应用心理学杰出贡献奖”等无数奖项,还出版了大量颇具影响力的专业著作。而且,由于对心理学界以及美国的伟大贡献,她传奇的个人经历还被拍成了电影《逆时针》。
时光可否倒流?
谁在主宰我们的健康?
你时刻关注自己的变化了吗?
你有没有让语言信息成为一种生命的力量?
你是一个健康的学习者吗?
围绕着这些话题,埃伦想让我们思考的是:
心灵是否真得能影响身体呢?如果可以,那会对身体有什么样的影响?
书中,埃伦用科学的实验研究,质疑了传统的生理观念,并大胆地提出了“可能心理学"这一创新,颠覆了人们对身心的认知。
根据可能心理学的发现,我们心中的信念和外部环境加给我们的各种暗示,都在影响着我们的身体机能,让我们逐渐跟随岁月的流逝而老去。只要我们能够运用自我的专念力,发现和调整这些可以改变的因素,敞开心灵,迎接所有的可能性,而不是盲目听从他人,等待死神的接近,就可以改善健康,让活力重新在生命中焕发出青春。
或者,借用中国古人的话,一言以蔽之,就是:相由心生。
真得可以吗?我们来看一看吧。
2
把心活年轻你想年轻是不?先把心活年轻了,容貌自然就跟着变了。
埃伦先是在养老院做了个实验,她发现,如果让老人们自己做决定和选择,自己照顾花草,会比那些事事让别人料理的老人活得更健康和有活力,甚至死亡率都下降一半。
由此,埃伦得出的结论是:
自主做事,让这些老人拥有了专念状态,与那种不关注、不思考、无选择、无责任的“等死”心态不同,专念力让老人们的身体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同时,她也提出了问题:
心灵和身体到底有没有关系?心理可以影响身体吗?如果真得可以,到底能影响到多大程度?
身心之间的关系要协调,其实我们在日常中就能感受到。
比如,
看鬼片,我们会感到恐怖、心跳加快;
失去亲人,我们会感到伤心,血压升高;
看到血腥场面,我们可能会呕吐或者晕倒等等。
不过说到衰老,是不是我们也常会有这样的思维定式:年龄大了,我们就会眼花耳聋、智力下降、身体变差,很多诸如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心脏病等慢性疾病也会接踵而来。这是个无法打破的神话吗?
埃伦不信,她做了另一个实验,叫做逆时针实验。她想知道:
如果心理上实现了时光倒流,是不是身体也会跟着发生逆转?
于是,她在1979年,招募了16名80岁左右的老先生,在乡间布置了一整套1959年的生活场景,让这些人回到20年前的心理状态,还原自己60岁的生活。
实验仅仅进行了一周,但结果是令人震惊的。因为,几乎所有的生理指标,包括听力、记忆力、体重、步态、体态、关节柔韧性和手灵活性,甚至智力都有明显改善。甚至,那些不知情的外人也普遍认为所有被试比实验前年轻。
这表明:
我们完全可以打破年龄和衰老的极限,通过心理的调整,让自己的身体发生逆时针变化。
托尔斯泰写过一本小说《伊万·伊里奇之死》,里面的主人公伊万·伊里奇就是因为极度关注自己的身体病痛,不断强加给自己各种怀疑、难堪、恐惧、讨厌和精神折磨,最终两腿一蹬,见了上帝。
心理学家伯尼斯·诺嘉顿曾提出的社会时钟理论认为,社会中存在着一套内隐信念,用来度量生命,核心就是每个年龄段都有与其年龄相符的态度和行为。但是,我们能活多久、身体健不健康,会更倾向于我们模仿的人,而非同龄人。
比如,老夫少妻的婚姻状态,丈夫就可能会更显年轻、活得更长,妻子可能会更容易衰老、寿命更短。
心理学家贝卡·利维也做过一个关于人格、衰老和寿命的研究,调查了650名被试者,跨度20年,结果发现,持积极观念的人的寿命比持消极观念的个体平均多活了7.5年。
类似的,还有心理学家海纳·梅尔以柏林500位被试为调查对象的研究。他研究了17项心智指标与寿命的关系,结果发现,对衰老的态度是影响我们寿命的主要因素。
埃伦在这些实验的基础上思考得出的结论是:
信念很重要。改变信念,敢于追求不可能,才能获得更大的可能性。
但是,现实的悖论是:很多人根本对信念完全无意识,只是被动地接受他人观念。
为此,埃伦专门做了个有趣的“复印机插队”小实验,发现完全无逻辑的理由请求也一样可以得到接受。
这种思维定式,延伸我们对医生的态度,就有可能变成对医生的盲目信任,而不是理性思考。
当医生或者某些“专家”将悲伤情绪判断为抑郁,把通宵达旦玩游戏定义为网络成瘾,把选择困难说成是拖延症等等时,我们惯常的反应,不是对自己身体体验的真实思考,而是直接给自己按上这样的标签,把自己直接归类到不正常范围了。
所以,你想让身体来个时光倒流吗?那就要打开你的心灵,给身体更多的可能性。
由此,埃伦提出了可能心理学,其核心就是:
要用敏锐的视角和创新的方式发现不一般的可能性和细微的变化。
该理论的独特之处在于:
(1)勇于做出不同的积极假设。谁说到了40岁眼睛就慢慢变花、耳朵就开始逐渐不敏锐?这种断言,可能主义者不接受,他们会坚信,情况会好转,并想办法找寻机会把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
(2)不做评价。比如,当你需要眯起眼睛看字时,不要给自己贴上年纪大了视力变弱或者自己正在衰老的标签。
(3)关注特殊个案。比如,研究猴子能学会说话,只有大部分猴子学会了说话,传统实验才会认可实验是有效的;但可能心理学则认为,只要有一只猴子学会说话,猴子会说话就是可能的。
3
门前桃花朵朵开我们大部分人,其实经常对生活中的细节视而不见。
比如,门前的桃花开了几朵?树上的叶子是哪一天开始落的?
然而,能够看到细节变化,却是让我们预防衰老的开始。
因为,它涉及到一个关键的能力,叫做专念力。觉察变化,是专念的开始。而觉察到改变的可能性,我们才会改变。
在《杀死一只知更鸟》这部小说里,有一位杜博斯太太,因为病情严重用吗啡上了瘾,人们都认为她是不可能戒掉的。可是,她下决心要在死之前戒掉,而且说到做到了。
只有你专注在可能性上,抛开已有观念的限制,去思考如何逆转被人们认为的不可能时,改变才有可能发生。
埃伦在她发起的逆时针实验中,曾经让那些80多岁的老人自己搬运行李,开始时这些老人都认为这太无理了,怎么可能让他们这些10几年都没自己搬过东西的糟老头子完成这样的任务。
不过,在他们专注于解决这一问题,并把行李一件件拆解,最终完成后,他们突破了自己的身体极限,将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后来,埃伦还做了另一项关于心率控制的实验,想要搞明白,是否可以通过集中注意力关注自己的心率变化,从而控制它。在这个实验中,埃伦还引入了生物反馈仪。
结果发现,专念和生物反馈仪都可以帮助我们控制生理状态。不过,专念更强大,不仅可以通过关注变化控制生理变化,而且还可以控制自身的情绪、行为等心理变化。
随着研究的顺利进行,埃伦又开展了一系列更为深入的应用性实验,得到的都是相当颠覆的结论:
比如,在人际关系上,对专念力的训练不仅有利于生理症状的缓解,也有助于我们的人际关系。专注于对方,你就能持这样的观念,“没有什么解决不了的,大家只是角度不同而已。”相应地,你和别人的人际关系也会得到改善。
再比如,关注变化还会让夫妻双方对婚姻更为满意。因为,双方之间如果都能专注于对方,就会设身处地去理解对方、包容彼此,自然也就会产生出更融洽的婚姻状态。
还有,记忆力和年龄没有绝对影响关系,事物对我们的意义也是重要因素。比如,很多老年人喜欢回忆,对很多年轻时的细节记得一清二楚,但是很有可能某段时间丢三落四,如果笼统地将此固化为“一定是老了,记不住东西了”,就会形成记忆障碍。其实,年龄只和短时记忆有关,长时记忆基本不受影响。只要我们赋予事物相关联的意义属性,记忆就会得到显著改善。
所以,专念的内涵,其实就是觉察变化,有意识地寻找可能性,并进行分类和回应,从而实现改变的可能。
《生命的另一种可能》作者埃伦·兰格4
诗人叶芝说,“一个老人不过是卑微之物,一件披在拐杖上的破衣裳”。
你能想象出自己变老的样子吗?除了满脸皱纹,大概还有老眼昏花,弯腰驼背......唉,还是不想的好。
每次,我眼看到自己的父母一天天老去,心里都是一阵阵悲凉。岁月实在是把杀猪的刀,无情得很。
不过,还好有作者这样的积极心理学家,来告诉我们:年龄的老,并不能完全代表身体的衰老。
那么,到底多老才算是衰老呢?
埃伦在逆时针研究中,曾试图搞清楚这个问题,并且咨询了一些老年医学专家,想建立出一些指标来判断一个人的年龄。结果发现,基本是不可行的。
但是,我们在现实中,却常常倾向把疾病、衰弱和变老放在一起。一般认为,50岁一到,性欲、感知能力等等,就会大不如前;65岁就该退休回家享清福,安享晚年了;过了80岁,就该虚弱无力,需要别人照顾才能行动。那么,这些年龄极限上的观念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
应该说,我们的这些养生知识,大部分都来自于专家或者科学研究。然而,这些信息都准确吗?不容置疑吗?
比如,肥胖的问题。翻翻朋友圈里的减肥良方,基本说来说去都是一个良方:“管住嘴、多动腿。”说到底,都是批评胖人们没有自控力。事实果真如此吗?
埃伦发现,根本不是这么回事。肥胖还和基因有关,和病毒有关,影响的因素并不单一。
类似的还有高血压,其实很多疾病的早期症状很像高血压,但是都被错误地诊断,并进行了不恰当的治疗。
所以,结论是:
来自专家或医生的专业意见可以听,但是不能盲从。医学本身就是一种科学的探索,有着自身的不确定性,并不是真理。
很多时候,医生也会将相关关系错误地判断为因果关系。而相关关系并不等于因果关系。
比如,医生在诊断糖尿病是会询问是否尿频。尿频和糖尿病的确存在一定的相关,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尿频者都会得糖尿病。
还有,一般人都认为,得了肿瘤基本就是等死的份儿了,但实际上,肿瘤只是和早亡相关,并没有因果关系。
但是,一旦患者确信得了肿瘤就会很快没命,他就会放弃活下去的希望,很有可能加速死亡。
当你在关注和觉察身体传递的信息时,需要做的最关键的事情,是要区分出哪些信息是有价值的,哪些是需要忽略的。
身体通常表现的症状,会分为直接症状和间接症状。比如,头疼、发热就是直接症状。而像血压高、心律不齐这样的,需要借助仪器才能确定,就属于间接症状。
对待间接症状,需要辩证地看。
即便一个医生做出了判断,也未见得这个决策是对的。
因为,很多医生做诊断,也都是基于不完整的数据。比如,胆固醇高,就会患心脏病吗?只能说可能大点儿,而且低胆固醇的人也不见得就不会患心脏病。
另外,身体的异常表现,很多情况下并非是身体本身的健康恶化,而是源于环境对身体的不良影响。
比如,诊室里惨白一片、医护人员的制服、刺鼻的消毒水味道等等,都会对病人的治疗和恢复产生负面影响。
作者在书中,对比了两个老太太买菜回来的举动:
一个老太太每次都把袋子放地上,开门后弯腰去提,好几次因为放得远了点儿还要人帮忙,有次因为起得太急还摔倒了,家人认为她没法照顾自己,就把她送到了养老院。
另一个呢?门前放了个架子,每次回来,总是把袋子放架子上,不用弯腰,也不需要别人帮助。
是身体本身的问题吗?显然是环境的问题。
消极的老化观念会加速身体的衰退,而专念可以抵制老化的启动。
在养老院的实验中,埃伦还发现,养老院普遍存在护理过度的问题,结果,老人被剥夺了专念的机会,愈发觉得自己无能。还有一类群体——残疾人,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
埃伦认为,我们可以通过改变现有的环境,来提高老年人的专念能力,帮助他们改善身体状况。
比如,重新设计电脑字体的大小。在药物试验中引入老年被试,以防止药物用量不适合老年人体质。医生开药方时,给病人更多选择的权利,允许病人参与治疗等等。
所以,你要学会去改变环境,让环境能够逐渐和你期望的可能性相一致,提高你的专念水平,把关注点放在对自己症状的控制力上,如此,你的健康状态将能得到有效改善。
5
说者无意,听者有意和人沟通,语言是最常用的。不过,有句话你一定听过:“说者无意,听者有意。”
其实,这是在告诉你,即便你自己认为你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可还是避免不了听的人会错意。
比如说,你到了医院,跟医生说,你胃疼。医生问你,有多疼?你说有些疼。那医生可能觉得没什么大问题,但实际对你来说,或许已经是很疼了,不然不会到医院,只是碍于面子不好说自己疼得睡不着觉。于是,医生三言两语把你打发走了,告诉你回去暖水袋捂捂就好了。
再或者你说了很疼,其实也就是有点儿疼,可医生根据你的说法,就给你开了过度的用药。
对于医生的诊断,你估计也就全盘接受了。
我们常常以为可以完全掌控自己的思维,做出相应的行动,事实上,我们的行为会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
在专念状态下和在漫不经心的状态下,我们对于信息的理解和应对是不一样的。
心理学里有两种效应的说法,一种是启动效应,一种是安慰剂效应。这两种效应的核心,都是在强调无关因素对我们信息处理过程造成的干扰。
其中,启动效应,指的是我们在漫不经心的状态下,无意识接收到的信息。比如,在街上看到的广告牌,会让我们记住某个品牌。
安慰剂效应,则是指用一个单一的词语,就能激活一整套丰富的心理定式。比如,你经常失眠,医生给你开了瓶维生素C,但告诉你是最灵验的失眠药,你吃完很可能就奏效了;你触碰到一种青藤,结果有人说这种植物是有毒的,即便它无毒的,你依然会出疹子;你喝了一瓶饮料,有人说里面含有咖啡因,其实根本没有任何有提神作用的物质,结果你依然会失眠等等。
这说明:
语言有时也是很奇妙的一种力量,它和我们的心理一样,也能够对我们身体产生控制感,把我们的思维引向不同的方向。
埃伦感慨地说:“医生的话比癌症更可怕。”对待患者,尤其是敏感的癌症或者其他绝症,医生需要更加慎重地斟酌用语。
另外,埃伦还专门向医生读者提醒了另外两点,数字和非语言信息。
数字,只是一种医学工具,并不能告诉我们更多的信息。医生可以借助数字来进行判断,但我们的身体是不断变化的,一时的数字并不能准确预测我们的身体状况,更也不能决定我们可能会成为什么样子。
医生在传达信息时,应当要注意非语言信息的运用,它往往有可能被传达出更多的信息。比如,当着病人面不说病情,反而背着病人告诉家属检查结果,很可能就会让病人背上自己得了绝症的包袱。
6
锻炼还是一种健康的心理暗示如果我说,锻炼有利于身体健康。你一定不会反驳我。但你可能还不知道,锻炼对身体的好处,不单纯是运动本身,其实也是一种类似安慰剂效应的“心理暗示”。
埃伦为此做了一个实验,找了84名客房服务人员,给他们发了个“锻炼有益身体健康”的公告,告诉他们每天的工作其实就是在锻炼,且运动量满足了美国疾控中心宣布的运动标准。目的是让被试意识到他们每天的工作也是一种锻炼,是有利于身体健康的。
结果发现,各项指标均有改善,“锻炼有益健康”的心理定势得到了启动。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心理对运动后健康水平的影响,实际是与安慰剂效应相似的。
如果广而泛之,是不是我们通过想象,就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增强我们想象的效应呢?比如,认为自己生病了,可能就真的生病了;认为自己变年轻了,可能我们就真得变年轻了。
除了锻炼带来的启示,埃伦还提醒我们:
要关注自己身体的变化,注意身体不适时发出的细微信号,防微杜渐。同时,承认医生的局限性,而不是盲目相信。
我们应该做的,是和专家合作,将医生当作我们的顾问,而不是责任人。无论科技多发达,医生多有经验,都不能取代我们对自己的了解。
所以,医生的建议要听,但我们自己的选择权,也不能放弃。
埃伦所做的种种实验和研究,包括质疑医学信息,承认医生局限,医学数据不是绝对真理,语言影响决策,信念和外部环境是可以改变来适应我们的等等观念,其实都是在提醒我们:
关注变化,做出细小但不微弱的改变,才能让我们活得更健康。
比如,当我们感觉到膝盖不适时,我们要仔细地关注有关膝盖的状况,就可能会避免出现更为严重的问题;当我们发现小便颜色有细微变化时,当我们加班感到背痛时,我们运用专念,就可以提前发现问题,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在实现专念的方法方面,埃伦推荐了写日记。
她建议我们把时间按2到3小时分成小段,记录每段时间对身体症状的体验,以及发生独特体验时的具体情境。这个,我想搞创作的人应该都有感受,很多人会发现专心写东西能缓解压力,改善健康。甚至,为此,还专门有个术语,叫做“写作疗愈”。
其实,专念健康学的目的,并不是让我们返老还童,而是让我们专注地活着,一生都清清楚楚地活着,而不是漫不经心地虚度这百年时光。
7
我们的文化氛围,长期以来,是在教我们把日常生活精神病化。
比如,
偶尔睡不好,就被判断为失眠症;
陷入悲伤,就是抑郁;
心情不好,大街上骂两句,就是狂躁等等。
这样,其实就在无意识中,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压力和对自身身体健康的认知偏见。
就像某位心理学教授调侃的,自从学了心理学,看来看去,仿佛满大街没有一个正常人。
所以,要做一个健康的学习者,我们需要去除精神病学化的固定思维。
想身体变得更年轻吗?先洗刷你的心灵吧。
唯有轻盈的心灵,才配得上活力的青春。
唯有轻盈的心灵,才配得上活力的青春(本文结束)
倾一生之力,读经典好书,写有厚度的文字,过有深度的人生。我是杜豆豆,感谢您的关注。
原创不易,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您觉的文章有用,别忘了点赞和关注我哦。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络删除。谢谢!
作者简介:杜豆豆,IT从业20余年,曾先后研修英语、计算机、美学和心理学专业。早年创过业,后就职多家全球知名IT外企,现工作于某研究院。书痴一枚,闲时码码字。兼任多家平台签约作者,简书会员合伙人,万卷好书工作室、万卷好书读书会创立人。简书号:北京杜豆豆。头条号:杜豆豆万卷好书读书会。读书会座右铭:在浮躁的时代,安心读书写作,养育心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