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昨天下午在手机微信公众号上突然看见关于七夕情人节报道的,昨天才知道今天就是我国一年一度传统的七夕情人节。其实我们现代人由于工作学习的忙碌和生活节奏的加快,我们每天只知道公历日子,是很少去惦记每天的农历日子的,如果不是看见网上关于七夕情人节的报道,我是不会清晰地知道到底哪天是农历七月初七的,也不知道到底七夕情人节的来龙去脉,更不知道七夕情人节对我们现代人到底有何意义呢?或者说我们现代人到底应该怎样传承和弘扬七夕情人节的积极意义呢?
今天是农历七月初七,是我国传统的七夕情人节。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巧节、或女儿节 等。 “七夕”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天象的崇拜。早 在《诗经》时代,人们就对牛郎织女的天象有所认识,相传农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妇女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故称为“乞巧”。其起源于对自然的崇拜及妇女穿针乞巧。这样七夕节就被赋予了乞求智慧、期求灵感、祈求幸福的深远意义。
在东汉时就出现了文艺性人格化的描写:“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传说中,王母娘娘原本规定牛郎和织女是可以七天见一面的,结果传话的乌鸦嘴笨给传错了,说成这一年只有在七月初七喜鹊搭桥时才能够见上一面。后来,相传织女聪明、心灵手巧,所有待字闺中的姑娘们都希望学到她那么巧的手艺,做女工漂亮、做媳妇贤慧。再到后来,好多文献记载了牛郎织女的传说,并被赋予了使其成为象征爱情凄美动人故事,这样每年的七月初七就被流传下来成了中国的情人节。这样七夕节就被赋予了爱人、恋人、亲人相思相爱的深刻意义。
但在现代经济高速发展、高科技频繁迭代更新、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当今社会,我们是很难理解古人在七夕节这天被赋予的乞求智慧和相思相爱的现实意义的。七夕节的原本功能和意义对现代人没有心灵触动作用,但同时为了继承这个传统节日,那现代人就为七夕节赋予了中国情人节的这个新的内涵和作用。现在的年轻人生活在世界科技高速发展和中国全面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特别是九零后、零零后年轻人一出生就生活在互联网的世界中,在网络上可以通信社交、电子购物、电子支付、浏览世界,基本上在网络上可以实现一切,就像乞求智慧和相思相爱这样的事情都能代替实现。网上有很多关于提高人们智商、迅速成功、快速致富的好多专业网站,现代人认为这些都能帮助人们“乞求智慧”。至于关于交友婚恋爱情的网站或者媒介就更多了,最著名影响力最大的就是“非诚勿扰”交友婚恋节目。
这样现代的男人就不用刻苦读书、苦思冥想、乞求智慧了,女人也不需要学习掌握像穿针引线这样的细活巧活了。我记得我小时候在农村生活成长,我们在吃穿住用行各方面都需要自力更生。我们的一日三餐都是母亲亲自和面做饭,我小时候穿的衣服也都是母亲给我亲自裁缝而成的,我们去邻村亲戚家再远再累也都是步行。我上初中后每个礼拜回家见父母一次,上高中时每两个礼拜回家见父母一次,一直到上大学时半年才能回家见父母一次,真的是儿远游而思父母啊!那时候我就能非常深刻地体会到传统社会中我们古人讲的乞求智慧和相思相爱的深刻意义!
我想站在这个新世纪的当代,我们每天都要看到听到很多新鲜事物,每天都在享受着各种高科技的成果,每天也都在面临着各种烦恼和痛苦,但总的来讲,我们为了追求自己幸福生活,不管社会物质生活多么丰富,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继续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从而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我想,在当代我们更应该更好地传承和弘扬像七夕情人节这样传统节日的正能量和积极意义,我们必须让更多的年轻人正确理解七夕情人节被赋予的“乞求智慧”和“相思相爱”的深刻意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