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匠父亲

作者: 龙马牛及 | 来源:发表于2018-10-19 21:55 被阅读102次

    新体长篇传记《天赐画道》连载

    第一章/玄同/之二

    谢天赐的故事从阳江说起,故事的原点却在开平,在南海,在澎湃的变革历史和创造历史的许多偶然及其必然。这一章,分析时代、社会、家庭、地域文化对艺术家性格及艺术风格形成的作用,讨论艺术传承与创新的关系。
    天赐画道。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918年9月出版

    谢天赐父亲原名谢凤池,上过一年学堂,学名谢维辉。从开平迁徙阳江之后,改名谢池。

    谢池1906年出生在广东开平县一个叫平安里的地方。

    这是一个财富横溢、匪寇猖獗的地域。早年一批“卖猪仔”④ 被迫前往南洋、美洲谋生,幸存者中有人鼓起了腰包,把钱连同图纸一起寄回家,在家乡盖起一幢幢中西合璧、砖墙铁窗的“碉楼”,还有的携巨款回乡投资,在家乡创办实业。据《开平县志》记载:早在1920年,这里就有了第一家私人募股的电力公司;次年,电厂所在地长沙埠居民开始使用电灯——此时距离爱迪生在美国申请电灯发明专利也才不过四十来年;1923年,私人集股成立电灯股份公司;次年又有多条民办公路开始兴建;而在美国旧金山的一批华人华侨,早在1898年就创办起了“恩(平)开(平)会馆”。

    财富招来匪寇之患。开平位于新会、台山、恩平、新兴四县之间,自古属“四不管”地带,明代之后就有土匪出没。民国期间战乱频仍,匪寇更为猖獗,显赫的“碉楼人家”常常成为他们首选劫持对象。县志记载:1912年至1930年间,开平境内发生较大的匪劫事件就有七十一宗,杀人百余口,匪徒还曾三次攻陷县城,掳走县长。因此,富裕人家的碉楼越盖越严实,功能越来越齐备,钢筋铁条、水泥石板全用上了,家家户户挂起通风报信的铜锣,每扇窗户都装上可以全封闭的钢板,楼顶上还有救生蓄水池和瞭望亭台,一些人家甚至配备起民防枪支,在墙上预留抵御匪寇的枪眼。

    集防卫、居住、财富象征和中西艺术于一体的“碉楼”,成为当地极具特色的建筑文化。

    开平碉楼

    世界是开放的,走出去才有出路;住家却需要坚固,封闭才能保护自己;机会值得冒险;财富可以炫耀;家业传承必须经典;被动防御是一种主动策略……这些理智而又矛盾的生存理念,成为开平地域文化中极其复杂和特别的内涵。

    这种复杂的文化内蕴,不仅影响到谢池,也流进了谢天赐的血液,铸就他机智、野性、好胜、倔犟、矛盾的个性特征。

    谢家祖辈务农,早年也有人随劳工队伍出走南洋,但终究未能发到大财。寄回家来为数不多的一点小钱,勉强为谢池盖起了几间泥墙瓦顶的结婚新房。

    谢池暗恨自己没机会远走他乡,梦想着将来有一天赚了大钱,也要在家乡盖一幢显赫的碉楼,让儿孙们继承家业。但在当时,几间普通新房倒也省却了日夜防备匪寇侵袭的忧患。

    1936年,一场大雨让开平几成泽国。次年,境内爆发天花流疾。而到了长女佩金出生的1938年,日军开始侵袭开平。频繁的投弹扫射,四邑飞涨的物价,饿殍遍野的饥民,让开平大地骚乱不止,饥抢频闻。乡公所紧急制作出一批“难民证”,分发乡人以备逃荒避难之用。

    正是在这种动荡的社会背景下,谢池带着老婆和女儿,也带着心中的碉楼之梦,从开平逃难到两百里外的阳江县境。

    落脚阳江县城之后,谢父凭藉自己的聪明勤勉和一手不错的技艺,先在一家碾米铺里做了师傅。后来发现当地刀具制造业颇为兴旺,便临街租下一间店铺,前店后宅,自当老板,开起了敲敲打打的“谢池铁铺”。

    阳江刀具制造历史可以追溯到一千四百多年前。公元557年,女中豪杰冼夫人屯兵两阳(阳江、阳春),在漠阳江畔大肆制作兵器。其后,制刀工艺流传民间。到了清初,阳江县城已经形成大规模的制刀坊,至今城内还有“打铁巷”地名保留。

    用现代理念分析,来自开平的谢池,骨子里就有一股不安分的创业精神,并且具备了敏锐的市场眼光。

    谢池铁铺虽然只做些铁钉、铁锯、铁皮斗具类的小五金器件,但在当时已经能够养活全家。——谢天赐出生的时候,父亲已经娶了二房,二房比秀芳早一年为谢家产下了一个儿子。

    公私合营后,谢池进入县衡器社工作。很快,铁匠之家拥有了大小十二口人——包括两位夫人、两个女儿、七个儿子。传宗接代不再是问题,养家糊口却成为九个孩子的父亲最沉重的负担。他常常在饭桌上随便扒拉两口,起身到菜场上转一大圈,挑捡些最便宜的剩菜烂叶抱回家。至于白天有谁没回家吃饭?晚上哪几个孩子挤着地铺睡觉?他已无暇顾及。

    有时,他也会独自前往漠阳江边,在河岸小摊上花三五分钱买一碗豆花、牛头皮,填肚充饥,然后扛一根甘蔗回家。一根甘蔗九个孩子分着吃,每人只能分到一寸多长的一小截。

    父亲在江边“吃独食”的行踪被小天赐发现,心生疑惑,还有些忿忿然,便怂恿兄弟们集体“抗议”。有一天,听到父亲木屐敲打石板路的“踢踏”声临近家门,孩子们齐刷刷躲藏门后。等到父亲一脚跨进门来,小天赐领头与兄弟们齐声大喊:“一寸蔗!一寸蔗回来啦!”——那是孩子们以为对大人最严厉的抗议——惹得父亲又羞又怒,孩子们却边喊边得意地一哄而散。

    他们不理解呀:为什么父亲每日早出晚归,一家人还得忍饥挨饿?为何他到江岸食肆上吃点心从来不带自己的孩子?豆花、牛头皮是什么滋味?甘蔗为什么每人只能分一小寸?父亲平日里话语不多,张嘴却是“有本事自己去飞!”他想让孩子们飞哪去?逢年过节家里难得宰杀鸡鹅,母亲说她不喜欢吃肉,而父亲总是挑拣丑陋的鸡鹅屁股吃。孩子们一直以为那是父亲的癖好,全然不知为人父者也有无奈的掩饰。

    艰难困苦的生活让孩子们童年记忆里少了许多父子温情。曾经有一年重阳节,太阳很好,父亲也高兴,领着大家一起上山看风筝。蓝天下,山坡上,一群孩子跟着风筝快乐地奔跑。那一天,父亲脸上与孩子们一样挂满了灿烂的笑容。那份难得的灿烂,是父亲唯一留给谢天赐童年最温暖的记忆。

    记忆里还有那位黑黑的、瘦瘦的、总穿一件黑色绸衫的干爹也曾经带他去县城剧场看过大戏,给他买过香喷喷的肉包子。天赐七岁那年,干爹到谢家来辞别。说是刚从香港回来,又说马上要去做水手了。从此杳无音讯。

    记忆最深的还是父亲简单而严厉的管教方式:到了星期天,他将孩子们拢在一起,挨个盘问:这星期都犯什么事了?如实认错,免了惩罚;若不坦白,便拿笤帚打五下子,直到承认为止。那年月,那年龄,哪个孩子在一个星期里不会犯几件浑事错事?于是,为免责罚,孩子们努力少去犯错;为了不挨打,更学会了诚实。

    阳江老街。早年的谢池铁铺就坐落在这条街上

    谢池不仅具有很强的生存能力,再苦的日子、再难的工作都不能让他屈服,而且,他还是一个富有创新精神的“能人”。一生有过多项小发明小创造,帮助好几家企业解决过技术难题。

    那年,当地有家矿山企业急需一种特殊硬度的钻头,采购员跑遍全国市场也没买到。厂长急红了眼,找到懂点热处理技术的谢池。谢池说:试试吧,让我试试。结果,不出一个月,他竟独自攻克一系列技术难关,“试”出了一项创新发明,让一个钻头救活了一家企业。

    工作上热情似火的谢池,生活中却常是如水的冰冷。他不懂得关心子女学习,不懂得怎样与孩子们交流,有时还会粗暴对待自己两个温顺的妻子。长女佩金成家后,秀芳住进了女儿家里。谢池每月会将国家定量供应的23斤大米拎给秀芳,转身却伸手向女儿要买米的钱。这让少年谢天赐很有些反感,然后便是瞧不起,再然后便滋长出莫名的叛逆。

    小农世家的谢池,经历了举家逃难到手工业者再到无产者的身份演变,也经受了从贫穷到富足再到拮据的生活变迁,性情中有鲜明的开平文化烙记和铁匠特征:勤奋,冷静,坚毅;有些吝啬,有些自私,还有些传统大男子的粗暴;心里有梦,时常却将冷漠写在脸上。

    难得有一回,谢池破天荒将小天赐拉倒跟前,对他说:仔啊,你爷爷是拿锄头的,我拿的是锤头,轮到你能不能拿笔头呀?——那是父亲唯一一次跟他谈读书。谢天赐一辈子铭记。

    1974年,谢池在上班途中意外扭伤了脚。工作后从没请过一天假的他在家赋闲躺了将近一个月。当时,谢天赐远在二百公里外的湛江乡下学校教书,他给父亲汇去二十元钱。父亲在病榻上给他回信,感激儿女孝顺,勉励他勤奋工作,努力进步。这是父子间第一次书信交流,也成为谢池留给儿子最后的遗物。

    当年,子女们大多已经工作,大家买了很多营养品孝敬躺在床上的父亲。他乐呵呵道:这辈子都没吃过这么多好吃的东西。结果,早已患上高血压一直不被知晓的谢池因为过度营养补充,加之持续亢奋,突发脑溢血,送进医院后再也没有醒来。

    谢天赐接到几经辗转的电报是在三天之后。等他匆匆赶回阳江,父亲已经入殓。

    灵堂之前,他想起父亲生前的许多好与不好,想哭,却哭不出来。亲人们显然已经悲痛失声,剩下几位花钱雇来的哭丧妇人还在尽责地嚎啕哭唱。谢天赐一跺脚,一声呵斥,赶跑了所有哭丧妇:我的父亲过世,要你们嚎哭什么?跟你们有何相干?

    起棺出葬,司仪让子女们一起下跪,说:若是儿女们不跪下,逝者会一路走得很苦很累的……谢天赐刚刚屈膝跪地,闻声“嗖”地站立起来。当着死人说瞎话,他有一百个不情愿。

    而按照当地习俗,男人走了,妻子是不许送出门的。送葬队伍到了三岔路口,所有女人也得止步。不要再往前走啦。有人提醒佩金。谢天赐一把拉住大姐的手,说:别理他们!死的是你父亲,不送上山你会后悔一辈子的!

    理性,刚毅,倔强中带几分不羁的自我。这样的性情,分明有着铁匠父亲的影子。

    从山上回家,谢天赐依然没哭。凭着记忆,他画了一张父亲的油画肖像。挂到墙上,大家都说不好:太像,画得太像了,有些瘆人。于是,改画黑白的。

    那幅黑白肖像画,至今张挂在谢家阳江老屋的厅堂。

    那年,谢天赐二十六岁。二十六岁的男人已经懂得用另一种方式表达心中压抑的悲伤。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田黎明从画家成长的家庭背景中发现了文化传承:谢天赐父亲是铁匠。他的血脉里有铁的精神,画得坚实,如铁一般,下笔特别凝重,给人一种狠、重、写、爽的感觉。这是血脉与文脉一体的传承。

    【精彩待续。。。

    大咖评书

    【下一节:传奇母亲】

    注释:
    ④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西方侵略者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拐掳大批华人劳工前往南洋、美洲等地转卖,称为“卖猪仔”。19世纪50年代,广东许多口岸甚至设有“猪仔馆”。劳工以契约形式廉价卖身或长期受雇主控制。由于需要经过长达数月的海上航程,加之海外工作环境恶劣,备受虐待,实际幸存者不到五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慕丹花开:很想去走走看看阳江👍👍
      • 军中战魂:阳江开平去过几次,多少有一些了解,您这篇文章写得特别有时代感和人情味👍
      • 湘西阿妹::+1::+1::+1::+1:很有时代感
        龙马牛及:@湘西阿妹 🌹
      • f63a588e0c72:世界是开放的,走出去才有出路;住家却需要坚固,封闭才能保护自己;机会值得冒险;财富可以炫耀;家业传承必须经典;被动防御是一种主动策略……这些理智而又矛盾的生存理念,成为开平地域文化中极其复杂和特别的内涵。----深刻啊:+1:

      本文标题:铁匠父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cyuz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