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笑傲江湖》,听过很多人诟病岳灵珊没有眼光,放着那样潇洒倜傥的大师兄不要,非得去爱一个偏执狭隘的疯子。
林平之在《笑傲江湖》中第一次出场,是个玉树临风、英俊儒雅的富家公子,虽然养尊处优,却并不纨绔,很有些正义感。不明就里的人,乍一看都会觉得这个人就是本书主角。
尤其是福威镖局被灭门,林平之流落江湖,饱受折辱磨难,读者们似乎已能看到一个武侠小说惯用的套路:少年经历一番千辛万苦,遇奇缘,拜名师,峰回路转,学一身惊世骇俗的武艺,重出江湖,为父母报仇……
只是,我们金老爷子的手笔,怎么会落此下乘?
衡山城外,当岳不群抚着五柳长须,满面紫气的出现时,不但林平之,读者们心里都落下了一块大石。以为从此之后,这个历经磨难的少年,终于迎来柳暗花明。
可是从这以后,林平之的故事全部被作者转成了暗线,等他再一次在众人眼前露面,已经成了那个茅棚里,一面抖着手绢,一面杀人无形的林平之。
他经历了什么?怎么会变成如此模样?从前那个武艺平平,却很有骨气的林平之呢?那个善良侠义,又有点怯懦的少年镖头去了哪里?
纵观这一生,灭门事件成为了林平之人生的分水岭,那之前是华光璀璨、无忧无虑的日子,而那之后,犹如乌云盖顶,一夜之间从灿烂的盛夏掉进了荒芜的永夜。
他流浪江湖,受尽欺凌,余沧海、木高峰之流对他觊觎折辱,而一个个武林名宿却在袖手旁观。
林平之不是江湖中人,他自觉威名赫赫的福威镖局,放到这三山五岳的名门大派面前,连个端茶递水的小角色都算不上,他满门的血海深仇,传到武林,也不过是人们茶余饭后的一道谈资而已。卑弱如斯,所以衡山城中纵然满座英侠,却谁都不肯替他说一句话。
那么,进了华山之后,他的日子便好过了吗?不见得。
且不说骄纵的岳灵珊,在入门初期对他并不友好,连陆大有一干师兄弟,与林平之怕是也合不来的。
命运的挫折,已经磨平了他从前那份锐气的少年心性,林平之变得内敛、沉默,隐忍且刻苦,父母血仇成了他消不掉的心魔,日思夜想,逼得他一刻都不敢停歇。
岳灵珊的感情对他而言,算得上一种慰藉吗?或许吧,但我觉得更多时候,林平之是无暇他顾的,大仇一日不雪,他就没有太多时间去想那些儿女情长。
然而,命运对一些人总是尤为残酷。林平之原以为这世上最歹毒的莫过于余沧海、木高峰等人的卑劣伎俩,他从未料想过,还会有岳不群那样诡诈的机谋。
当假面被撕碎,那个血淋淋的内里赤裸裸的被剥开,林平之的整个世界也随之坍塌了。所以他恨岳不群,甚于余沧海。余沧海带给他的,不过是外在的伤害,岳不群带给他的,才是信仰的毁灭。
那么,他又为什么会恨上令狐冲呢?
整个故事里,令狐冲与林平之的交集非常少,岳灵珊的感情天平从未倾向过大师兄,即便因为《辟邪剑谱》丢失,林平之也从一开始就知道不是令狐冲所为。
那为什么他会在自己失明之后,拒绝令狐冲的帮助时,脱口而出:“要他卖甚么好!姓林的是死是活,跟他有甚么相干?”
不像是一时迁怒,倒像积怨已久。令狐冲自己是无论如何都想不明白的。可读者们大概能揣测一二——无非因为嫉妒罢了。
林平之嫉妒令狐冲。嫉妒他的际遇,武功尽失,一转眼却练成了一套出神入化的剑法;这边被逐出师门,那边少林就想收他;见弃于武林正道,却笼络了一群江湖豪士肝胆相照;没有了岳灵珊,又来了一个更有身份的圣姑对他倾心;失去华山派做依仗,转眼居然又捞到了一个恒山掌门……命运带给令狐冲的每一次挫折,都伴随着一份馈赠,而林平之呢,一次次的波折,只是将他拖向更深的泥潭。
他甚至嫉妒令狐冲身上潇洒的个性,天不怕地不怕的胆魄,即便身处困境,也从不见他自暴自弃的超脱。
令狐冲像一颗夜明珠,即便周围没有光,本身也能绽出一种光华来。
林平之总是忍不住拿令狐冲作为自己参照,结果越对比,越是自觉不堪。
他是一块泥沼之中的璞石,越挣扎,越是沉沦,最后拼得粉身碎骨,也不过换来别人的一声叹息。
从甫一出场时芝兰玉树般的翩翩少年,到最后的终身残废的惨烈收梢,林平之的命运就是那个将美好彻底打碎,逐渐走向毁灭的过程。
而我有时忍不住会设想,如果当初令狐冲没有上思过崖,他留下来和小师妹、林平之一起朝夕相处,那么会不会带给林平之一份不一样的未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