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年轻朋友希望我聊聊写作。其实,我来分享“写作”经验还是有些顾虑的。我只不过笔头不懒,敢写敢公开罢了,没有天赋,关键是没什么成果和成就。在此,只能和大家分享我近来学、用一种写作方式的体验。
我们先来看一首小诗(也许你并不觉得它是一首诗)
晒霉
“霉”说
我常寄生在食物衣服的表面
在连绵的雨天自发生长蔓延
有时化身为潮湿墙上的斑点
有时躲藏在废弃家什的壁沿
暴晒或清洗会让我改头换面
若你常压箱底,用过不洗
变质,发黄,腐烂,生臭……
我落地生根,绝不戏言。
“晒”说
我本是在阳光下曝干取暖
晾晾收藏只为不发霉变烂
你们却将
淘宝、心爱拿来与人分享
秀工资秀旅游秀情趣文章
可曾想过
若无人理睬便瞬间成腊肠
爱心点赞只是不想你受伤
你的幸福美满和八卦微商
没人细看
“我”说
收藏的
未必会霉烂
晒秀的
未必能共享
展示
必定供人评说
自珍
敝帚也无妨
刷不刷
存在只是“感”
所以
请别随地吐痰
(有朋友戏称凡事必晒凡图必发朋友圈的行为是“随地吐痰”)
这首小诗,是怎么成型的呢?灵感来了?不,灵感像一位没有耐心的客人,敲一敲门就走了。除非你在随时准备迎接她,否则永远只能错过她。
这是一次和同事聊天,说起朋友圈每天无数的信息更新,压根看不过来。有的吃个饭拍张图,有的回家路上拍张图,有的晒娃,有的晒狗,有些困扰和错乱。我深有同感,当天“逼”自己要写下了什么。没有灵感能“逼”出诗文来吗?能的,“逼”一“逼”灵感就逃出来了。
我为朋友们还原一下这首小诗的写作过程:
写下“晒”,在百度百科,搜到了相关资料。比如,“晒,是形声字,繁体写作“晒”,从日丽声,《说文》“晒,暴也”,《方言》“暴五谷之类”。古文亦用“晒”字,从日从西,西,包裹,意为晾晒收藏品,以防发霉。网络用语中的晒是英文意译,意为展示、分享、炫耀等。 ”
读到这一句时,我想到了与“晒”建立关联的另一个关键词“霉”。因为“晒”的本意或基础功能是防止收藏品发霉。于是,我又百度了“霉”。注意到“百科”里的这些相关信息:
“形声。字从雨,从每,每亦声。连绵的雨天中有机物自发生长并蔓延在其表面的细丝状物质。”“特别当潮湿时或腐烂时”“食品、衣物等受了潮热长霉菌”
于是,联想到小时候生活在农村,看到的各种发霉的东西,没清洗干净又常年不用的破旧磁瓦罐子,用竹竿支架晾晒在家门口土坪里的衣物、被絮等等。由此萌生了可以将“晒”和“霉”的本意和比喻义对照着,交叉表现,用拟人化的口吻,模拟一场二者与“人”的对话。我便用这些搜集到的“积件”开始了“个性化改写”。然后将把同事对于爱“晒”的态度,以自己的口吻融入其中。便有了以上这首《晒.霉》的小诗。(小诗对于“晒”的言论和观点似乎过于犀利,也许只适合自己“收藏”。)
这就是,我今天想和大家聊的一种写作方式,“积件式写作”。这是两年前,从王竹立老师的一本书《碎片与重构》里学习到的。王老师把它叫做“零存整取式学习策略”。那段时间,我写了好些小短文或是类似的打油小诗,用的就是这种方法。
插说一句,所谓积件,是教育技术学中的一个很“时髦”的概念,它是指教师根据某一个小知识点所制作的电子化讲义,它可以是一段文字、也可以是一张有说明的图画、一段录像、一幅动画。可以用来组装成一个完整的“课件”,又可以随意拆散、重组和扩充。
积件式写作最大的好处是,只要你确定了“主题”或“关键词”,并能通过你之前的阅读积累找到相关的“知识管道”搜索到可用的资源,你就能捕捉到写作的灵感,发现写下去的“入口”,找到写得与别人不一样的路径。
再以昨天分享的《不要迷信“干货满满”》写作思路为例。帮大家梳理一遍,怎么通过“积件式写作”--“个性化改写”--“创造性重构”三部曲完成一篇像样的文章。
《不要迷信“干货满满”》写作缘起是,前天晚上随手翻到《读者》(2018年第4期)上的一篇文章《知识焦虑:社会演化和“心理税”》(石勇)其中提到,现在多数人中流行的一些学习知识的方式,比如,哲理鸡汤、故事鸡汤,还有一些堆砌时尚名词和专业术语的“装逼”文等。其中就谈到了“干货”式知识其实不过是抽掉了丰富背景和内在推理过程的无意义碎片,并不能帮助我们建构知识体系。因此,联想到网络上很多文章打着“干货满满”的旗号兜售一些枯萎干瘪的所谓知识。于是确定第二天的写作关键词“干货”。
第一阶段,“积件式写作”
先把文章的逻辑框架列出来,然后去找内容,把找到的内容,堆积到相应的框架下面。完成对网络搜索或其他方式获取原始的信息和知识碎片(积件),进行简单的剪切、粘贴和评述。
我的逻辑框架:
1.“干货”这个词到底啥意思,怎么来的,怎么“热”起来的
2.现在所谓的知识“干货”存在些什么“水”的现象?
3.这么多人试图通过“干货”获取知识,改变认知。对此,我该说些什么?
于是,我搜索自己的阅读记忆,选择性浏览了几篇关于“干货”的网络评论。将能用在我的逻辑框架里的资源,剪切、粘贴后放进去。
第二阶段,“个性化改写”
发现多个“积件”其中的某些共性和个性。采用自己熟悉的概念、语言和规则,对这些零散的积件进行个性化加工与改造,以便与头脑中原有的个人知识体系实现对接
我发现,我读到的相关文章都是从某一个角度评论、解说的。譬如:什么是干货,现在很多的“干货”被掏空了;“干货依赖症”。而我希望综合来谈,而且,我要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方式对相关内容进行改写、加工。比如,我想让这篇文章读起来不生硬,少一些说教味道,多一点生活的亲切感,但又力求在认识上有些深度。于是,我想到了用诗句作为小标题概括“干货”不“干”的几类现象。
第三阶段,“创造性重构”
将这些游离的知识与旧有的知识碎片(积件)重新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认知框架。这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可以拆掉思维里的围墙根据自己的创意来进行布局安排,突破“积件”的认识,完成自我的淬炼。
我把原先设定的三部分,调整为两部分:第1、2部分,合并为:“干货”到底是些“什么货”;第三部分,变成:怎么避免“干货依赖症”。同时,我试着将“吃”“货”的经验感受与读涨知识的“货”对接起来聊。用嗑瓜子、吃压缩饼干来类比只读所谓“干货”的感觉。用对待愿意为你介绍对象的隔壁阿姨的态度类比对待“干货”应有的态度。因为,多了些自己的感受和体验的带入,以及生活的类比,文章就明显“有我”了。
一句话,有一种写作始于“积件”。当你有写点东西的热情,又没有清晰的思路时,不妨先确定一个主题词,然后搜索自己占有的相关“积件”,接着开始个性化的改写和重构就可以了。这也许也是读写结合,读写互促的一种样式吧--零存整取,重构碎片。而且,能学、可用。
我的体验有没有帮到你呢,年轻的朋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