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自己的每天按下“暂停”键,去察纳自己,善待自己。
三个关键词:当下、不评价、有意。
我们会主动地觉察当下正在发生的事物。这些事物可能是我们不喜欢的,但我们只是以一种“不评价”的态度去觉察,不对它做出反应。
沉溺想法,又叫认知融合。与之对应的是“正念”,专注于当下。
正念练习的核心,是对当下状态的觉察,以及锻炼把注意力带回到当下的能力。
正念练习,不是追求放松,而是锻炼专注当下的能力。
专注当下时,会与情绪、想法距离更远,身体会更可能有放松的体验。
我的理解是:坚持训练,不把目的作为目的,反而有可能达到目的。
呼吸练习的作用是:1.让我们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回到当下;2.通过观察呼吸,了解自己当下的状态。
我的第一步:练好呼吸
身体扫描:锻炼注意力按照自己的意愿灵活转移的能力,同时还有注意稳定的能力。
正念态度:接纳。接纳意味着,愿意面对和接受事情此刻的真实面目(也许是自己面临的困境)。接纳是改变的第一步。
当消极情绪出现时,试着给它贴一个简单的标签,拉开与它的距离,淡化它,避免卷入情绪的风浪中。同时把注意力拉回到朝向自我价值的行动上来。
不去区分一个想法是否合理。当我们觉察到自己正在有什么样的想法时,就可以自由地选择要不要相信这个想法,要不要服从它的命令。
不评判的对象是:自己的情绪和想法
正念中的好奇心是:放下我们的期待,放下以前的记忆,去留意正在发生的事情。
正念不是为了记录,练习比记录更重要。
温柔而坚定:温柔,意味着不去责备自己走神的事情;坚定,意味着不去和想法纠缠,而是把注意力果断地再拉回当下。
回到当下是一个可选项,不是必选项。
没有明显的感觉,也许就是你当下真实的感觉。练习时,感觉不需要去创造或想象。
应对消极情绪的步骤:承认情绪——拉会呼吸——注意力保持在当前该做的事情上(允许它没有完全消失)
情绪太强烈,注意力保持在呼吸上比较困难:可以出去走走,把注意力保持在走路的感觉上;或者试着把想法和情绪感受写出来,尽量客观描述,不评价自己的想法和情绪的对错。这需要练习。
正念改善睡眠的步骤:1.睡不着时,觉察此刻的内心体验。如果发现有很多想法和情绪,试着给它们命名,例如,这是一个情绪、这是一个想法。这能提醒自己,与它们保持距离。2.把注意对象从头脑中的内心体验,转移到呼吸或者特定身体部位上。留意此刻的身体感受。3.实在睡不着,可以起床把头脑中想的事情全写出来,把它们写在纸上或手机备忘录上。 睡眠习惯的改善需要时间,对自己耐心一点。放下担心和纠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