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的春末已不料峭,一地的葳蕤青翠,连纤弱的小草都有招摇。头顶了碎碎小花,迎风舒展着腰身欲与麦苗比较个高低。
离了夏收还需一段时日,春季的蔬菜也早已播种,最是春闲时候。那个走村串乡的苗家剧班恰如往年的如期而至。
往年的演出不如今年的热闹,大概是年龄渐大,有了自己的思想和好恶,内心情感更加的丰富了吧!
领班的是一个五十多岁的女人,想了大概娘家姓苗,不然何一就叫了苗家剧班?
班里的人员不少,二十好几,有乐队和演员,学徒的也有。年长者六十要多,头发已经花白,精神却很矍铄,开场时一个边鼓给敲得密如雨骤。
演员中还有几对夫妇,台下恩爱亲密,台上书生小姐,把缠绵由日常演绎进了经典。他们陶醉在生活,观众陶醉在戏里。
还有一个不大的女孩,嘴角有一个深深的酒窝。年龄不比我很大,眼睛却比俺庄的小姑娘都漆黑的多。也比俺家的姐姐好笑,一口洁白的小碎牙,常拉得酒坑隐约跳跃。
天才刚现曙光,村西的打麦场上已很热闹。有的藕塘边去掉嗓子,有的伸胳膊翻跟头开始练功。
小女孩也要去的,就在哥嫂身边踢腿和下腰。有时候也要学走台步,一手卡了腰眼,一手在一侧端着。学了嫂嫂样子,快而碎地走着,将两个小辫走得一抖一抖。
不知道苗家的戏班哪一年就不再来了,更不知现在的村内乡邻,春末闲暇都做些什么?
那些曾经来过的年轻夫妇,年龄多该大了,还经不经常演出?还有那个爱笑的女孩,当年更嫁了何人,现在的生活幸不幸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