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一阵子参加了一个交大的夏令营,期间同房间的是一个复旦大学的五年制临床医学的同学,而我是一个211的五年制医学生。
刚来的时候还是有些忐忑的,因为有时候我们的教学改革都是跟着上交复旦的模式走,PBL 还有其他的教学,不自觉的升起一股压力,与其说是压力,更多的是一种自卑。
人与人之间总归会有比较,各种科室和各个医院的实力比较,在这里没丝毫的水分可言,只要厉害便是赢得尊重。
而且医学院的排名与985,211并不完全全部相关,有很多医科大学就是属于双非(非985、非211),但是实力很强。
和他闲聊的时候才发现,八年制本硕博才是站立在医学生中最顶端的人,出来博士,再过几个月就可以考主治。
而我之前则是完全不曾接触的。
对于211来说,本硕博八年制似乎是没有资格办班的,只有一些实力较强的985医学院才有的样子。
而五年制则是处于比较底端的,一路升级打怪,从本科五年,硕士三年,博士又三年。
晋升不光时间上多花了三年,还有各种要考的资格证书和规培过程。(可以看出学历越高,到达职称之巅的时间也就越短,即高学历的优势和窘境)
可是也有个好处,就是及早出坑,就是弃医从其他,但总归是少数。
如果高考之前就想好了,那么这么多的弯路,那么这些多的时间不就可以省下来了么?
而他,则是因为没有把握住复旦的保研政策,专心于科研,发了一篇四五分的文章,还去了杜克大学交流了几个月,可是在一个凭借绩点的保研政策中,他很悬。
如果我们早些知道自己要走的路,早些去了解和掌握,那么是不是能够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我不知道。
可是对于我们不了解的东西,就犹如井底之蛙,坐井观天,不曾知道天外有天。
-2-
从那位同学的口里知道,那些八年制的医学生们,很多都已经准备好了将来的归属。
就算是一开始随便选的专业,可是在大一系统的学习中也是找到了未来的方向。
有些可能会在八年内完成美国执业医师考试,有些可能会为了完成自己期许的生活而参加各种活动,又或者是为了科研而废寝忘食……
总之是,为了找到自己最终的归属而不停地经历,才能及早的找到自己所期许的方向,避免走更多的弯路。
总是会羡慕那些对自己有明确规划的人,在我们眼中:
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过一生。
什么时间该做什么,早就在自己的掌握之中,一切只需要按部就班就好了。
在我们看来,就是游刃有余,那种成功人士的生活只能被仰望,距离我们千里之遥。
自制力实在是太难以掌握了。
可是对于我们这些不知道未来的人,也许要花更多的时间走过了那么多的弯路,有了这些经历,才能够为接下来的日子而规划。
毕竟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天资和眼界比不上别人,只能慢慢来。
慢慢的想到一个问题
看遍了人山人海,说平凡可贵,那是选择
而一味逃避,和自己说平凡可贵,却很难有说服力
-3-
我们很容易就被自己的环境所局限,几年下来的眼光慢慢固定:
作为一个普通大学的学生,也许211就是奋斗的目标;
作为一个211的学生,那么要上一个985中医学院排名前列的大学;
而国内顶尖医学院的学生则是想着以后的职业该如何发展和走向,眼光则会放在全球优秀的医学院……
什么样的环境造就了什么样的眼光和眼界,而这些却是决定一个人上限的必要因素。
便是这几年大学生活所培养出来的思维方式。
由上追溯,高考的志愿选择,高中的不够努力,初中的志愿选择,初中的不够努力……
你总是能够找到造成现在这个状态的选择。
差距只会随着时间越来越大,可是也许又可以凭借着自己个人的努力而渐渐缩小,而这努力却是成千上万也不一定有效。
出身和所处的环境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我们的眼界,可是内心骨子里的野心会促使我们去做些不一样的事。
想要去更远的地方
想要遇见更有趣的人
想要做些更有意义的事
这些信念都是在每一个孤独前行的路上的指路明灯,让我们不至于迷路与周遭的黑暗
也许会失败,可是,随波逐流真的很让人痛苦。
一旦开始逆流而上,那么你就成为了异类。
在大学里,异类很多,关键是敢不敢承认自己,并且为之而付出代价。
有人牺牲了娱乐时间而把绩点刷到了近乎满绩,有人为了科研而没有假期,有人为了社会实践而成绩平平……
这些人都在身边,也许最后的结果不是自己想要的,可是过程所得的自己却是此刻最好的自己,大不了慢慢来。
四年时间,大学可以看到一个人的蜕变,未来的几年,则是自己的见证者。
-4-
那么我们该如何突破自己的眼界呢?
多去尝试,四年的大学生活,让我知道,出去参加各种活动一定是比单纯的宅在宿舍有意义。
参加社团活动,可以认识本学院的同学,甚至本校其他专业,如果找到厉害的人来做讲座,那是更好的。
只要是感兴趣的活动就去报名参加,不要担心会不会成功,即便是失败也要找到自己的原因,争取下一次不犯相同的错。
对自己的专业不太了解,多去参加相关的讲座,可以问本专业的老师,哪些是专业的网站,文献怎么查阅,也许这一个一个的问题都很蠢,可是经过了,学会了,就都是值得的。
回顾大学时光,也许最无悔的就是可以厚着脸皮参加很多活动
虽然知道自己不是那么优秀,可是为了找到自己为之奋斗一生的目标,所有的弯路都是值得的。
我选医学当初是因为想要学解剖,大二一度厌学逃课打了一整年的游戏,后来进入医院看到医患之间的现况又开始自己扪心自问:我这个状况真的可以成为医生吗?
到现在第五年的实习才坚定了自己要学医的这条路,也许会很艰辛,可是看到患者在自己手上恢复健康,看到自己可以拖延死神的脚步的可能,我才知道原来当初的选择没有错。
而要到达医生的最高点,就需要开始好好了解,未来究竟是专业型硕士出来直接工作,还是学术型一路读到博士再出来工作,以后的发展方向究竟是什么?
参加了夏令营,询问了各位学长学姐,终于是有了些许的把握。
发现之前的自己实在是太过于狭隘了,根本就不知道医学的边界,广阔天地大有可为。
很相信这么一句话:
从上取中,从中取下。
志存高远,脚踏实地。
活在当下,无虑未来。
与君共勉
白天上班,晚上看书,偶尔腾出时间给自己的爱好的正在准备考研的医学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