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列于豆瓣电影排名第五的《美丽人生》,是一部战争中的爱情亲情片,被评为好于99%的战争片,同时好于99%的爱情片,它的魅力在于电影本身的美好,映射的人心的美好,生活的美好。
影片以二战为主线,前半部分是和平美好的日常生活,欢快,轻松的基调;后半部分纳粹党的到来,弥漫在战争的摧残下,但电影没有给我们传递太多的血腥与残酷的迫害,没有呻吟、拷打以及枪决的场面,这都取决于伟大的父亲基多超人的智慧与善良。
集导演与主演于一身的罗伯托·贝尼尼对这部剧的贡献超出了个人价值意义的实现。
这部剧的背景是二战,法西斯纳粹党的任意妄为,滥杀无辜,但导演罗伯托·贝尼尼给我们依然呈现出美丽的画面,值得留恋的人间。给我们诠释了美丽的心灵才是人世间最美的礼物。
《美丽人生》在豆瓣被75万人打出9.5的高分,获得第7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提名),第51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提名),第23届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佳外语片等奖项。它的价值意义可以和《肖申克的救赎》相媲美。
美丽人生之一:爱情的美丽,基多和多拉义无反顾全心全意地相爱相守
基多是一名犹太青年,他脸上总挂着灿烂的笑容,身上拥有无限的魔力,尽管和贵族比起来,他像极了一个小丑。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乐观,幽默甚至滑稽,同时又很有智慧的普通人,获得了梦寐以求的爱情。
基多本来打算再意大利小镇开一家书店营生,遇到美丽的姑娘多拉后,他的生活就像七彩阳光照了进来,整个人充满了活力与色彩。和多拉每次的偶遇,都让他欣喜,甚至特意制造偶遇场景,一声响亮的问候:“早安!公主”,给彼此带来欣喜。
多拉是一名教师,未婚夫本是一位贵族。多拉需要收起自己的天性,中规中矩的陪着未婚夫出席晚宴,但多拉并不贪恋权贵,她想要自由自在的普通生活。恰好基多对她一见钟情。
于是,在多拉的订婚晚宴上,基多骑着刷着绿漆的马,阳光幽默的他像个王子似的,接走了他的公主。
就这样基多和多拉过起了幸福的生活,并有了可爱聪明的儿子。然而好景不长,法西斯政权下,基多和儿子被强行送往犹太人集中营。多拉看到家里一片狼藉,没有了丈夫和儿子,就在火车要开走的那一刻,多拉跑到军官面前,申请把她也带走。
其实,多拉完全可以不用去,因为她不是犹太人,不用去集中营,不用去受折磨与摧残。但是她无所惧的眼神,坚定的口吻跟军官说:让我上那趟车,我也要去!
那一刻,我想到了《泰坦尼克号》的杰克和露丝,“YOU JUMP, I JUMP”,那一刻像极了爱情。
在集中营的日子,每天朝不保夕,一不留神就可能失去生命,但基多还是冒着危险在纳粹军官不在的情况下,在广播里跟妻子道平安,“早安,公主!我和儿子在玩游戏,赢大奖。”
基多在最后一刻牺牲了,其实他完全可以藏起来,等那天过后,就可以安全回家,但是他为了和妻子见面,毅然决然地去找妻子,最终枪决。
《楚门的世界》有句台词:如果我再也见不到,助你祝你早安!午安!晚安!
基多可能只是想跟妻子当面道一声“早安,公主!午安,公主!晚安,公主!”遗憾的是,没见到妻子就牺牲了。不过幸运的是他把儿子安排稳妥,终于逃过一劫。
我想最好的爱情莫过于基多和多拉,冲破世俗的约束,真心实意地爱着,你安好,我陪你看庭前花落,你落魄,我陪你去集中营共生死。
美丽人生之二:亲情的美丽,世界上最美丽的谎言是父亲基多对儿子说的话
基多和儿子被带到集中营,孩子太小还不知道前方面临的是什么。基多虽然内心痛苦,惊恐,凶多吉少的现状他已经了然于心。但是他始终给儿子是美好,快乐,幸福的一面。
从上火车的那一刻,他就告诉儿子他们乘火车要去旅游。到了集中营,面对纳粹分子凶狠的训话,他自高奋勇翻译,其实是为了给儿子美好的生活愿景。
他告诉儿子集中营的生活只是一场游戏,大家都在玩游戏,挣分数,满1000分就可以赢一辆坦克。
天真的儿子当真,每天看着爸爸赢积分,儿子饿了,想回家,他告诉儿子马上要赢一辆坦克了,如果放弃,就太可惜了。
儿子听后决定再坚持坚持。不得不佩服基多对孩子的教育理念以及保护孩子的聪明智慧。
记得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思贝尔斯说过:“教育的本质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它没有声响,它只是让走在前面的人,做好自己的事,走好自己的路,然后,任由改变自然发生。”
这恰好是基多的理念,无论集中营的生活多么残酷,但他给儿子描绘的永远都是最美的生活,最好的向往。
尤其最后他得知马上胜利,苦难结束时,他告诉儿子,“藏在箱子里,千万不要说话,不要出来,直到没有一个人了再出来,即使他很久没回来,都不能轻易出来。”
后来被一个军官用枪指着要处决时,他知道儿子在箱子里看着他,他还是做出开心的样子,像个凯旋的战士,而儿子以为他在赢大奖。
美国心理专家Jodi Stoner在她的Good Manners Are Contagious(《好行为是可以传染的》)一书中提到:“如果父母让孩子知道其他人正在做着友善的行为,孩子就会对这些事情不由自主地加以模仿。”
基多不止给儿子给了生命,更重要的是给儿子生活的向往与愿景。在血腥残酷的集中营,依然竭尽全力给儿子创造了美好生活的影像。
美丽人生之三:即使无法改变的厄运面前,我们也能活出生命的意义
美国作家维克多·弗兰克尔是一名在二战纳粹集中营走出的囚徒,尽管他经历了最黑暗的一段岁月,就如影片中基多的一家三口,但他还是用一生证明绝处再生的意义。
他在书中提到,集中营在1944年圣诞节到1945年圣诞间的死亡率是最高的。原因并不是劳动强度大,也不是食物短缺或气候寒冷,更没有出现流行病,而是因为多数犯人都天真地以为能在圣诞节前回家,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性越来越小,犯人失去了勇气,变的沮丧,由此他们的抵抗力开始下降,最终导致死亡。
尼采也曾说:“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便能生存。”
如何在暗无天日的集中营生活中坚持下去,就得在生活态度上有所转变。
我们不能总是期望生活可以给予我们什么,而是要从生活对我们有什么期望考虑。生命最终意味着承担与接收挑战,完成自己应该完成的任务,这是一种责任的体现。
基多在集中营面对日益减少的狱友,依然保护着孩子不受心灵的折磨与摧残,把集中营的生活当做一场游戏,赢了可以得到一辆坦克。他始终把美好的愿景告诉儿子,让儿子无忧无虑地把集中营的生活当做游戏来过。
《活出生命的意义》一书中说:“我们一定不能忘记,即使在看似毫无希望的境地,即使面对无可改变的厄运,人们也能找到生命之意义。”
我想,基多找到的意义就是拼尽全力保护儿子,让儿子不受伤害。
显然,他做到了。当战争结束,儿子从箱子里出来,走在空无一人的院子里,这时,一辆坦克车驶来,停下来载儿子一程。
在阳光下,儿子和妈妈重聚,儿子跟妈妈说:“我们赢了!”
那一刻,基多所有的生命意义完全实现。伟大的丈夫,伟大的父亲,伟大的犹太人,伟大的受害者!
就像电影《勇者行动》里所说的那样:
“当你生命将尽的那一刻,不要像那些内心对死亡充满恐惧的人们一样,在临终之前哭泣着,祈求着生命,能重来一次好做出不同的抉择,活出不同的方式,你应吟着死亡之歌迎接终结,要像个勇士,归家的勇士。”
《美丽人生》是一部含金量很高的电影,没有刻意煽情,但却让人泪流满面;没有华丽的外表,但却给人力量和美好。
我想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心灵的美丽,生命的美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