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20180411晚,延安大学孙刚成老师分享怀特海《教育的目的》解读。此为笔记。
阅读经典,在经典中感受思想的魅力,怀特海《教育的目的》绝对是值得推荐的教育经典。
1.墨守成规就是没有自由的表现。
2.静待花开的教育。想等待花开一样去等待一个孩子的盛开,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朵花,一朵独特的花。
3.儿童最初的浪漫是求知的浪漫。
4.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5.教育两条戒律:减少科目、所教科目必透彻(怀特海)。从教师的角度就是要关注孩子认知的节奏、要因材施教,要自己理解透彻了,才去教学学生。从教学内容的角度就是要少而精,而且要连贯(系统)。
6.教得简洁,教得透彻,就像让学生掌握的钥匙,可以自己去解答问题。
7.减少科目负担,给予学生更多的成长空间,去探究、发掘和拓展。
8.在减少的科目中,增加经典科目。
9.如果我们现在的语文课本不是这样的,而是用世界各国经典童话,学生会不会更加热爱阅读?
10.今天的语文教育教得很多人越来越不爱读书了。
11.国人的阅读量太少。
12.减少支离破碎的知识的传递,走向经典的阅读。
13.应该保证教育中知识的少而精,而且连贯(系统化)。
14.教育需要一种自由的精神。
15.以丰富过程与体验为教育理念——关心教育的过程。教育无目的。教育过程就是目的。
16.教育在无目的中、无形中实现教育目的——体验、过程、发现、探索、生成……
17.教育没有目的,就是使人具有活跃的智慧。
18.今天的教育可以放缓一点,上学晚一点。“拯救男孩”。
19.我们今天的孩子有没有进行过浪漫阶段的教育?
20.浪漫的教育要从教育过程中、体验中去寻找。
21.保护孩子的好奇心。
22.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人们所受到的最重要的培养是他们12岁以前从母亲那里接受的教养。”(怀特海。P1)
23.母亲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不可估量。
24.实际上在童年这个阶段,一个正直、宽容、儒雅的父亲也是不可或缺的。
25.学校教师是不是能够像母亲和父亲那样。
26.“一个人18岁时的状态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以后的发展。”(怀特海)
27.教育不是关心孩子已经获得了什么,而是是否都有能力和机会获得更多的潜力。
28.浪漫阶段的教育是要给孩子自由,犯错误的自由,让孩子去领会、去体验。
29.不要剥夺孩子成长的权力和机会、剥夺孩子自由体验的机会。
30.当幼儿园孩子发生冲突,只要不是危险的,我主张不要干预。一个孩子在一个地方跌点三四次,第五次肯定就不会再跌倒了。
31.人生最浪漫的是,回首是否有丰富的童年经验。
32.记住儿童成长中每一个有意义的经历,而不是考试成绩。
33.每一个人都自觉遵守规律(规矩)就是自由。
34.超越规矩的自由,自由中的规矩。
35.透过森林,了解树木和树木之间的关系,了解空气、土壤、水、树木、阳光之间的关系。教育既要看到人的整体性,也要看到每一个个体的千姿百态。
36.重视学生本身的个性化体验。
37.(怀特海)智力发展的阶段:浪漫的阶段——精确阶段——运用的阶段(智慧阶段)
38.教育就是善于等待、给予自由。
39.回归浪漫的教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