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党员”
——专题片《榜样》观后感
我们全体党员集体观看了中央电视台录制的迎接十九大的大型专题片《榜样》,一个半小时的时间里,我可以说是全情投入,一段段感人事迹,一句句暖心的话语,一幅幅激动人心的画面,一个个铭记史册的功绩,心潮随着人物情节起落,时而为片中的事迹感动得热泪盈眶,时而为奇迹的创造热血沸腾,时而为命运对好人的无情而感叹不已......这是我在观看了专题片《大国外交》之后的又一次无法抑制的心灵震撼和灵魂洗礼。
一个个闪亮名字的背后,是一段段感人的故事,更是一股股榜样的力量。总有一段话语让你心潮澎湃,总有一个故事让你泪流满面,总有一份情怀让你无限崇尚,总有一种精神让你虔诚膜拜,片中优秀党员和党组织,用他们的行动,用他们的业绩,用他们的精神为全国8900万党员树立了楷模,撑起了中华民族大国、强国的坚实的脊梁。
每个优秀党员的事迹浓缩为十几分钟,但那背后却是一生的努力践行,也是我们全体党员学习的最好范本。这些优秀的党员都有一个共同的特质:心无小我存大爱,矢志不渝心向党。甘祖昌、龚全珍夫妇从炮火纷飞的战场到一穷二白的农村,从英勇党员战将到重伤党员农民,不变的是“春蚕到死丝不尽”的赤诚,老阿姨自己每天消费不超过三元,却把工资全部捐献出去,一本本捐款记录诠释了忘我、无私和大爱;刘锐和五位战友从艰苦枯燥却有生命危险的实战演练场地,到黄岩岛碧蓝辽阔而又圣神的天空,驾驶着“国之重器”在强敌和祖国人民心中书写了“战神必胜,寸土必争”;人大教授陈先达先生六十多年如一日姓“马”信“马”,桃李满天下;见证了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从未质疑过自己的信仰,“行走的马克思主义字典”他当之无愧......
因公殉职的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廖俊波的同事说过这样一句话:“在他工作过得地方,总有一些人会像他。”这就是俊波精神的延续,这就是榜样的力量,这就是人格魅力的传承!
党员是无形的约束,是无声的召唤,党员就应该是一根标杆,一面旗帜,更应该是一种引领。非洲有一句格言:如果你想走得快,那么你就一个人走;如果你想走得远,那么就一群人走。全国8900万的共产党员是一个优秀的团体,从弱小到强大,直至成为一支优秀、强大的队伍!不同的领域,不同的岗位,共同的名字,共同的目标,党员引领全国人民,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一起走了近一个世纪,从“落后就要挨打”到屹立于世界名族之林,从依靠进口到“中国制造”,从一穷二白到国富民强,从轰-K6到C919,我们一直在路上,稳步走,扎实走!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走向我们的“两个一百年”的伟大目标,实现我们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写在后面:自从加入了简书,我喜欢上了原创,领导让我写观后感,我看片用了一个晚上,以前可能不会这么“笨”的做事,网上一查,何必呢,先生刚才外地回来,我都没时间陪他,但我要对得起自己说过的一句话:热爱文字。 是啊,一个热爱文字的人怎么可以随便对待文字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