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安处才是身安处
文/素商陶菊
“二舅,有时间吗?我们去接你,商量商量我妈的事。”打电话的是二姑家的大儿子,我的大表哥。
父亲放下电话对我说:“准是你二姑夫去世你二姑想不开,一会儿你表哥来了,你跟我一起去吧。”父亲也许感觉自己老了,近年来有什么事总爱让我跟着。
爷爷奶奶有两个儿子两个女儿,二姑是他们的二女儿,父亲是他们的二儿子。二姑只大父亲两岁,平时他俩关系最好最亲。如今爷爷奶奶大姑大伯早都去世了,就剩下二姑和父亲老姐弟俩了,他们也都是七十来岁的人了。
我们这里特别讲究“娘亲舅大”,表哥们一向十分尊重父亲,所以二姑一有什么事,他们就来接父亲过去拿主意,二姑更是把父亲当主心骨。
去二姑家的路上,两位表哥给父亲述说了事情的原委。
二姑接受不了二姑夫突然离世的现实,整日整日地哭个不停以致于精神恍惚起不来床了。
大表哥远在青海工作,办完二姑夫的丧事早该回去上班,但因为二姑的状态实在让他放心不下,就一再耽搁下来。
所以大表哥想把二姑接到他那里住,一来散散心解解愁,二来离开这伤心地,免得整天睹物思人以泪洗面弄垮了身子。
二表哥住在市里,离老家不远,每天下班后回来,晚上陪二姑,第二天再去上班,也搞得疲惫不堪。
所以二表哥跟他哥想的差不多,要把二姑接回市里去住。
二姑说什么也不同意,哭得更厉害了,说什么她在老家住了一辈子了,二姑夫刚走,家就空了,家就没了。还说什么别的地方不是她的家,她一天也待不下去……
这哥俩实在没办法了,只好来请他们的二舅出山了。
到了二姑家,见到躺在床上病蔫蔫的二姑,父亲的眼圈红了。二姑看见父亲,除了呜呜地哭什么也说不出来。
两个表哥把新沏好的茶水给他们的二舅端过去,再给他们的母亲端过去,就垂手站在旁边听这老姐俩怎么办了,我也站在表哥们身旁听着。
父亲是个极讲道理又极爽快的人,尽管心疼他的二姐,但解决问题也绝不拖泥带水。
父亲:人死了还能活回来吗?
二姑:回不……来呀,呜呜,回不……来呀,呜呜……
父亲:我二姐夫走了,你还活不活了?
二姑:我,我真不想活了,可我,又死不了,要是能死了,我,我就跟他去了,呜呜……
父亲:老大老二对你怎么样?
二姑渐渐止住了哭声,但眼泪还一直流着。
二姑:村里谁不知道他们哥俩孝顺啊,要不是看着他俩,我,我真没活头了。
父亲:老大老二不上班了,就在家里陪着你哭我二姐夫,行不行?
二姑稍微愣了一下。
二姑:可不行啊,他们,他们也是一大家子人呢。
父亲:那你现在这个样子,他俩不敢离开让你一个人在家,跟他们走吧,这样他们既可以照顾你也可以照顾家,行吗?
二姑:我,不……
二姑擦了一把眼泪,欲言又止。
父亲:你就说吧,怎么办?
二姑:老大那儿我不去,三千多里地,我,我怕死在外头回不来。
父亲:那就去老二家,行不?
二姑:我,我也不去。他们那五十平米的楼房,我去了,他们就更住不开了。
父亲:那你怎么想的,有什么要求,都和我们说说,咱们商量着来。
这时的二姑情绪平稳多了。
她说她哪儿也不去,这几天老觉得二姑夫还在,好像从来没有离开过,看见他一会儿喂喂鸡,一会儿浇浇花,一会儿又去买肉说是包饺子……
她说她哪儿也不去,她说二姑夫的新坟就在村北的地里,她每天都可以去那儿转转在那儿待会儿……
她说她哪儿也不去,今年才六十六,平时身体还算硬朗,完全能照顾自己。她不想这么早就给两个儿子添麻烦,他们生活也不容易……
她说谁也别为她担心,过一段时间就好了,世上的人都是这么熬过来的,她也能熬过来,慢慢地心安定下来了就没事儿了……
父亲听了二姑的诉说,沉吟了片刻,对二姑说:二姐,我明白了你的意思,咱就按你想的办,哪儿也不去。
二姑含着泪望着父亲使劲点点头。
父亲又转头对两位表哥说:你哥俩听明白了吧,你妈有她自己的想法,咱们就按她的意思吧。你们也安心地回去上班过日子,别放心不下,有什么事还有我呢。
大表哥二表哥赶紧给父亲和二姑又续上茶水,一致表示:只要他们的母亲能安心安稳地生活,就遵从母亲的心意,他们也会尽量抽时间回来看望。
父亲我俩从二姑家出来,我问他:“我听着开始的时候你是主张让二姑跟表哥走的,是吧?”
“是啊。”
“那你怎么又同意二姑不走了呢?”
”你没听出来你二姑的意思吗?这个时候她去哪儿都不会安心的,除了她和你二姑夫生活了一辈子的这个家。”
我仍不解:“可是现在二姑夫走了,二姑孤苦无依,跟儿子走不正合适吗?”
父亲神情凝重地看了看我,意味深长地说道:“心安处才是身安处啊。”
2021.4.16.(46)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