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困境是自己造成的,是我过往的缺点、思维缺陷导致现在的局面。
我反思自己的缺点与思维缺陷,总结如下:
①很少与他人(父母、朋友)分享事情和交流问题。
因为内心敏感我害拍分享后得不到回应,便逐渐放弃了分享的欲望。我是一个敏感的人,当我向别人分享事情得不到回应、或者得到的是反面回应时,我会难受、觉得别人看不起自己。我也担心提出一个观点会引起别人的反驳,而我不喜欢与人起冲突。所以,我很少在群上向朋友分享事情,也很少向朋友倾诉。久而久之,我与朋友的关系变得疏远,朋友也很少联系自己,自己获得的信息就很少。我把别人对自己观点的质疑和反驳当成了对自身的否定。从小到大,我都害怕与人起冲突,希望自己能处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中;交流就可能存在观点分歧,而我不想动脑思考问题,形成自己的观点。因此,我没参加过辩论比赛、害怕别人的质疑,也很少就观点发表看法。
原以为自己是一个很开放包容的人,但实际上我固执己见。周围的朋友都在讨论股票理财、时事资讯、考公考编,但我觉得股市风险很大,认为他们对于时事资讯的讨论很浅显,考公考编是为了不奋斗;我固执己见,自认为自己的想法才是正确的,我不尝试融入他们,也没有就问题与他们交流意见。
认为把内心深处的软弱暴露于人前是羞耻的事情。我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觉得暴露自己内心的软弱别人会看不起自己,于是我选择隐瞒内心最真实的想法。但是,把内心的软弱暴露给相信的人,他们才能给我意见,自己才有可能改变。
②不主动投入,以“找到感兴趣的事情才投入”为借口,逃避当下的困难
我原本的思维是,找到感兴趣、希望为之奋斗一生的事情后,我才应该百分百投入。于是我一直都在寻找这样的“事情”,没有聚焦于当下。其实,我是用寻找这个“事情”作为逃避当前困难的借口,我不去思考如何突破困境,而是把自己的懦弱与无作为归因于这个事情不是我感兴趣的。
投入后才能知道自己是否感兴趣,而不是感兴趣才考虑投入。所有事情的入门和提升都是困难的,投入后才会知道自己是否合适。我害怕困难,于是我错过了很多机会。
兴趣不只是你能从中获得愉悦的享受,而是你能从中获得高于享乐的满足,例如获得成就感、价值感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