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这句话的断句确实有些问题,到底是“诲,汝知之乎!”还是“诲汝知之乎!”似乎都有道理。
如果“诲”字做动词“教育或者教诲”讲,那么它的主语不用说肯定是孔子,那么它的宾语是谁呢?
如果按照上下文的连贯性,我觉得还是翻译成,“仲由啊,还记得我曾经教给你们的关于知的道理吗?”比较合乎情理。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智慧。”
言外之意就是千万不要不懂装懂,否则得不偿失,这也是不“攻乎异端”的具体表现。
其实,如何断此句对主体意思并没有太大的影响,何必那么较真呢?
对于学问,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固然重要,但是灵活运用也不可缺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