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心理护理的四项基本功

今天下午,我和我们小组的程丽娟老师抽到的案例研讨话题是有关自卑的,题目是“成绩不好,当什么副班长”。案例内容:小学四年级时,小卓在一本书上看到关于“留守儿童”的描述,对照自己的情况,知道自己就是书上说的“父母在外由其他长辈抚养的孩子,相较而言,留守儿童性格孤僻,内向自卑”。为了证明自己不比别人差,小卓认真学习,主动交往,初一的时候成功竞选副班长。但是小考成绩下来,成绩并不理想,班上有很多同学起哄:“你也就这样,还当什么副班长”,小卓对此感到烦躁、气馁,跟班主任提出辞职,被班主任骂了一通。
程老师选的角色是小卓,我是心护师。小卓一坐下来就放声大哭,我没有制止,也没有对他进行身体上的接触安抚,只是静静地在小卓身边陪着他。(匹配)
等孩子情绪平静下来后,我上身微微前倾,目光温暖信任地看着小卓,温和地说:“孩子,你是怎么了?能告诉我吗?”小卓小声告诉我他的情况。我问:“你是怎么想的和怎么做的?”“还可以做什么?”“现在有怎样的感受?”“你需要我能帮你什么吗?”我始终没有打断孩子的话,从孩子的叙述中我听他的感受、思维模式、应对方式。这样的倾听,让孩子深切感受到了老师很懂他。(倾听、镜映)
最后,我肯定了孩子能够正视和接受自己的家庭情况,并通过努力,认真学习,主动交往,成功竞选副班长的行为。我引导孩子根据自己的情况设定合适的目标,让孩子重拾信心,放下思想包袱,积极应对一切。(赋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