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指标背后的取数点和取数源(往往来自流程某节点),我们分析了交期(客户订单交付、采购订单交付)指标设计正确性、规范性的重要性。
正如前面文章所述,好的指标设计,会导向人向善,让组织充满正能量;
例如,好的交期指标设计,会驱动前置均衡客户订单、推动智能排产、预测备料、标交梳理、恰时转单等,最终实现以最经济(低库存、低成本)的方式满足客户订单交付要求。
相反,不好的交期指标设计,会提前备库生产冲产值产量、会提前销售发货冲规模、会提前或延迟转采购订单等,结果是指标好了,却造成组织资源的浪费和错配。
我们也认为,好的指标应该可以驱动流程改善、规则完善,【下单转研率】这个指标就是驱动交付流程改善的经典案例。
原流程为:销售下单后,都需经研发确认(判定是否为返单产品,还是首单;如果是首单,则需要走研发流程;如果是返单,则直接流转至下个流程节点);
研发确认后转技术部门进行BOM编制,之后进入计划排产、采购、生产入库等流程环节。
在这个流程中,研发确认要耗时2~3天,如果不让研发确认,技术部门会发现部分订单BOM(如首单)无法编制BOM,需重新与研发沟通,所以这个节点也不可随意删减。
决策层敏锐的洞察到这个问题,只有首单才需过研发确认,如果是返单的产品无需过研发(说明以前存在成熟的产品);
于是设【下单转研率】指标,并经测量,当年目标定为20%(让返单的销售订单过滤,略过研发节点),后续争取为0%(牵引研发前置到销售下单前),指标的定义也相对清晰,转研发确认的销售订单数占总销售订单数量的比;
该指标的意图,让研发尽量不要出现在【销售下单→生产入库】这段OTD(订单交付)流程中,以提升交付流程的响应速度,至于前置哪个流程节点中,后续再逐步讨论。
这个流程的改造,后续列入了内部经典案例,后继者不断在此基础上,不断精进,这几年在交付流程上的耕耘,也让交期指标不断下减,提客户感知和内部竞争力。
这个流程的改造,分成2步:
第一步不应转研发的销售订单(如返单),通过系统按规则进行过滤,直接略过研发确认环节,仍需转研发确认的仍保留(如首单),下单转研率目标20%;
第二步,研发前置到销售下单前(这里也分2步,第1步前置至中标后;第2步前置至中标前),下单转研率目标0%。
接下来,我们深入剖析,如何通过规则实现首单、返单的判定,销售下单流程也切割成2个版本,一个是标准流程(返单,占比80%),一个是特殊流程(首单,占比20%)(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