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金句:
1、必须有相当的智力,才会意识到自己有多蠢。
2、像狐狸一样广博,好过像刺猬一样深入
3、当你通过搜索解决所有问题的时候,有一样东西永远学不到,即你不知道该搜索什么的时候。
二、新知:
1、三个效应
五分之一效应
指无论这个人说话说得有多么离谱,总会有五分之一的人选择相信,例如生活中谎称自己是银行人员的骗子,如果说普通话仿佛我们觉得他是骗子,说点方言反而显得真实,骗子后来抓到这个把柄,最后有更多的人上当受骗;
谷歌效应
缺乏知识和技能的人,最无法认识自己的缺陷。我自己深有体会,以前看书少,也不觉得有什么问题,压根意识不到,通过几本书的积累,开始打开思维,一点点反省自己,找到自己的不足加以改进。昨天看到一个学姐分享“少就是多,多就是少”,其实看得书越多,自己的无知就会越少,这应该也是一个多就是少的应用吧,当然前提是运用;
达克效应
指当我们知道查询的知识再也不会出现的时候,大脑才会拼命记住。为什么现在的人随着科技越来越发达,文化程度越来越高,但是我们大脑的容量却越来越少。看到一个知识点,只是有印象,但是并没有精确的答案,就是因为在学习过程当中,我们总是一味的依赖电子技术。例如,上课的时候用经常用手机拍照,这样的方式就会减少我们对这个问题的思考,认为存在手机里,课后再进行学习,但其实我们很少第二次看手机的内容,当然不乏个例。
似乎在这一刻,我才意识为什么之前的老师总是让我们在看到一个题时,不要着急记录,而是要先思考。其实是引到我们面对问题,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而并不是一味的去抄、拍照、做记录。
2、理性的无知:
当我们追求知识而付出的努力大于我们学到的知识的时候,绝大部分人不愿意去学习,这一现象就是我们理性的无知。到底是跟随大众的认知去做,还是坚持自己,主张学到知识更重要,如何评判这一选择?在学习当中,我同样犹豫过,究竟如何衡量取舍?经过一段时间的总结,我的方式如下:当出现付出努力大于收获的知识时,首先思考学习这类知识我想要达到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其次反思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是不是我的方式出现了问题。如果有问题就要去改进,但我会设置一个时间期限。倘若过了这个时间期限仍然没有效果(仍然处于付出大于收获的一个状态),就要去请教别人,询问是我的方式出了问题,还是我的出发点出了问题。如果说是我的问题,那就继续去改进,再去学习,不断改进;如果我的方式正确,仍导致没有效果,可能就意味着对我用处不大,那就停止这个知识的学习,不过一定要慎重,不然就是半途而废。
引发的思考:
第一,知识到底是目的还是获取其他东西的手段?
第二,我学习知识到底是为了增加知识容量,还是要改变思维?
三、实践
1、不要总是用手机记录,而是花点时间去思考。当遇到一个自己很有兴趣的知识点时,首先要去判断它属于哪一类:自己从未接受过的、之前不够深刻的、与自己相违背的;其次,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最后再确定这个知识值不值得去记录。
2、多方面的学习知识,把眼光放长远,可以多去接触太相关的知识。昨天有位友善的书友我提醒,在看书过程当中可以多方面得看书,而并不是集中在某一类,因为很多书籍的相关知识点都是关通的,例如今天的《认知大迁移》中提到“如果知识的存储量,即便百度搜索,也没有办法确认是对还是错”,正如高洪鹏老师在职场名师课中所讲“如果知识的存储量不够,对于出现的词条不敏感,更别说学习了”。
其实决定做知识分享初期就做了知识类型规划:例如2018年末和2019年一月份主要集中分享职场类的知识;二月份集中分享生活类事实;三月份分享文学类知识。既可以做到方方面面的延伸,又可以集中化学习,不过他的提醒和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多方面知识学习的重要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