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理想法
我看 | 丢掉你收集书单的假热情吧!

我看 | 丢掉你收集书单的假热情吧!

作者: 木心逸 | 来源:发表于2017-07-15 11:11 被阅读503次

书单是一件特别私人的事情,你们疯狂收集书单以后,其实并没有成为你们追逐的人,只是沦为了一个书呆子,你们什么都知道,什么也都不知道。

之前当当网站满两百减一百,我把这消息告诉了周围的人,然后大家第一个反应“我的天,好划算!”。紧接着火急火燎地打开网站,一副整个网站被我承包的气势开始在网页上狂点!

两分钟不到,就听着有朋友在抱怨:“该买什么书呢?加了半天也不够两百!你们有没有要买的,一起凑个单吧。”

-“可以考虑你喜欢的作者啊。”

-“没有特别喜欢的。”

-“那按照年度推荐热门书单买吧。”

-“这个方法满分呀!”

愉快的购书之旅就此告一段落。

过了一段时间,问朋友:“之前买的那些推荐书如何?”

-“朋友略尴尬地告诉我,没有看完”

-“大半年了,怎么还没有看完呢?”

-“有些推荐的书翻了两页,看不下去了,简单的两句话,讲了一本书;有的感觉不适合我;总而言之,可能这个推荐书单不太适合我。”

三类不同程度的书单迷恋者

其实类似的情况很随处可见。

我朋友这种已经算是中级的书单迷恋者,毕竟还是买来正儿八经阅读还产生了自己的看法;

初级的书单迷恋者,对于“必读”“xx强烈推荐”“不可错过”的字眼是有特殊吸引力的,一般会立马加入自己的书单库,且有很严重的收藏癖,豆列推荐,微博推荐,大咖推荐等,一个都不会放过,全盘收入,深怕错过一个提升机会;

高级的书单迷恋者,通常情况下,会问如果我想要提升某某方面的能力,可以给我推荐一个书单吗?

书单还没有压垮你吗?

如果再遇到人生必读的100本书的书单,下次记得点进去看看,你会发现基本上一半以上的书籍你的长辈可能没有读过,但是他们仍然过好了一生,并且培养了一批祖国的花朵!

再举一个例子,网上搜索“时间管理书单”,不出意外这个书单少则五本,多则十几本,但是对于大部分人而言,GTD真的适合你们吗?所以你收藏这个书单,是要准备转行当职业时间管理师?

事实上书单是一件特别私人的事情,你们疯狂收集书单以后,也并没有成为你们追逐的人,只是沦为了一个书呆子,你们什么都知道,什么也都不知道。

都是知识焦虑惹得祸

这些虚假热情背后隐隐作祟的是大家的知识焦虑。

什么是知识焦虑?----  知识在信息爆炸时代,信息量呈几何数增长,人类的思维能力远没达到对其接受自如的阶段。求知欲使人类渴望把更多非我的东西转变成自我的东西,这符合人类进步的需要,但现代社会非我的知识无限浩大。未知的知识就像黑暗对于孩子,对未知的恐惧感使现代人承受着更多的心理压力,甚至造成不必要的“心理拥挤”。就像个无形杀手,时时侵蚀着人类的健康与生存。

知识像海洋,每个上过小学的孩子都会的比喻,以前造句都只是说我们要在知识海洋里航行,现在你们却想要霸占海洋,岂非可笑。

不知道大家是否熟悉梁文道。在最近许鞍华献礼香港回归20周年电影「明月几时有」里他饰演梁先生,老实说在我心目中的他真的好适合民国时期知识份子的样子。

他曾在凤凰卫视主持了8年的【开卷8分钟】,这个节目就是每天用8分钟的时间让观众用最简单的方式碰触到书籍的精髓。一个在大众面前深度解析过近500本书的资深知识分子却说“我从来不会给年轻人列书单。为什么?原因很简单。世界上的好书太多了,我自己都一辈子看不完,我怎知我列的书单就是最好的、最适合他们的?再说了,你就算列了书单,他们也不一定回去看。看书也是讲究缘分的。你遇见一本好书,好好把它读完,也是好的。遇见一本不怎么样的书,扫一扫,也是好的。“

梁文道

真理浩瀚,你近一分,有一分的欢喜。有的人甚至一辈子就读一本书《红楼梦》。所以,疯狂收集书单于我们而言,真的是给内心添堵。

如何找到适合自己阅读的书?

那一定有人要问如何找到适合自己阅读的书?

采铜老师曾经在他的书里提到过,知识是一个建构的过程,如果还是处于单一的“直接传递模式”——即认为学习就是简单、线性的“传递-接收”的过程,那么你很难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换句话说,到处收集的书单即便你买来认真读过以后,可能那也是存在于你内心世界的碎片。所以,不妨开始建构属于你自己的书单。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

1.什么是你想读的书?

你总该有兴趣所在吧。比如你近期对学习方法论感兴趣,那你可以看看成甲老师的《好好学习》,你发现他的知识来源是查理芒格的《穷查理宝典》,那你接下来是否可以买一本《穷查理宝典》研读研读呢?

又或者比如你对时尚感兴趣你可以先读读《我的100件时尚单品》,结果你发现自己单单对鞋子款式情有独钟,你是否可以继续读一读《50双改变世界的鞋子》呢?以此类推,你不但找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你还建立最适合自己的书单,一举两得。

我的100件时尚单品

我讲的这些例子跟张佳玮公子提到的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妙,他说“读书就是顺藤摸瓜的过程”。

2.你阅读的目的是什么?

阅读的目的有很多,比如考试,那么很显然按照考纲,你该读的书、该学习的内容很明确;

比如某种技能或者工具的学习,类似思维导图,你可以去豆瓣搜索思维导图,然后相关联的书籍,通过分数和评论筛选出两三本符合自己的,再根据目录是否符合目的再次筛选,这样的阅读都是很容易达到效果的;

最后也有人只是想要追寻精神的,那么这种我想他也不需要看这篇文章了…

最后希望大家多读知识源头的东西,这些书籍之所以是经典而非畅销,是因为它其中提到的观点方法是普世的。

以上,我想说的就是,省省你们虚假的热情吧!不要再到处收集书单了,把你们的热情用在自己的爱好兴趣上,做一个阅读的自由人。

“我更相信,只有坚持做一个你所喜欢的自己,你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成功“。 by 采铜

相关文章

  • 我看 | 丢掉你收集书单的假热情吧!

    书单是一件特别私人的事情,你们疯狂收集书单以后,其实并没有成为你们追逐的人,只是沦为了一个书呆子,你们什么都知道,...

  • NO.23 如何构建适合自己的选书系统?

    关于书单,我们需要思考的三个问题: 1、你是否收集过很多书单,并且买了书单上的很多书呢? 2、你是否认真阅读了这些...

  • 假热情

    假热情就是,有的人,明明我们很久没见了,已经从熟悉变生疏了。有的人我和你其实也不怎么熟,只是一起工作学习的...

  • 收集书单

    1 我不喜欢这个世界,我只喜欢你 2 皮囊—蔡从达 3 生命不息,折腾不止 4 乌合之众 5 孤独六讲 6 心理学...

  • 书单收集

    [不断更新中......] 1 书单|推荐10本适合大学生读的书2 你一定要努力,但千万别着急3 解忧杂货铺 《心...

  • 丢掉“假自由”

    再也回不去了 我想每个人都有过“再也回不去了”的感觉。很难像孩童时代那般无忧无虑了,很难再那么爱一个人了,吃零食没...

  • 别丢掉,过往的热情

    ☾ 一个温和的公众号 陪你抬头看看月亮 - 最近读过林徽因的一首诗:《别丢掉》 别丢掉 这一把过往的热情 现在流水...

  • 假面

    我的热情是假的,我的冷漠也是假的。

  • 丢掉吧

    毫无征兆 怀抱的希望被丢掉 这样也好 坏掉的 不是原来的 还不如丢掉好

  • 诗界_手机

    蓬头稚子凝神看, 孩子你真太痴迷。 本是无邪好年华, 赶快丢掉手机吧! ——诗界专题征文活动——

网友评论

  • 世涂花开:书单只是工具,工具无所谓好坏,用得适时、适地、适人,便能起好作用;否则,可能让人无所适从。不过,在铺天盖地的书单里,有这么一篇清醒剂,还是挺好的。药嘛,也一样,有治疗作用,也有副作用。于我,这篇如同板蓝根,收藏在专题里,感觉快要感冒的时候,先喝一袋。谢谢_savanna_!
    木心逸:@林小姝 是的 谢谢你的理解:heart:
  • yellow搂搂搂:在说我呢。。🙄
    yellow搂搂搂: @_savanna_ 我比较喜欢外国思想,所以每次看到什么评价好的外国文学就收藏起来,之后看完感觉没多大感触,又去豆瓣搜了一下评论,感觉和瓣友差不多,就是读不出感觉,想想还是看看搞笑的,还可以身心愉悦,哈哈哈
    木心逸:@yellow948 哈哈哈 可以考虑寻找自己的兴趣和阅读的目的 这样的书单更适合自己哦
  • 78875d378526:我也讨厌书单,就像文中说的好书那么多,怎么看得完,遇到好书就认真看,不好的就扫两眼。我一直将课本以外的书称为闲书,就是闲暇时间没有任何压力去细细体味的书,没人要求你写读后感总结段落大意。就像看活着,仅仅是因为不知道从哪里看到说活着写的很惨烈,就想知道有多惨烈。看白鹿原是因为知道写白鹿原的作者去世了,就想知道这人写的怎么样,至今,我没看完红楼梦,每次都坚持不下去
    木心逸:@柠檬罗勒 是的,我也陷入过这种盲目追逐的境地,后来我发现这种随波逐流都是因为信息来源渠道太多太杂,我们忘记了最重要的是关注自己。红楼梦的确值得终身去学习,可惜的是我自身还是有点点浮躁,无法好好去品读。

本文标题:我看 | 丢掉你收集书单的假热情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gmah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