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教学设计】 8 土地的誓言

【教学设计】 8 土地的誓言

作者: 板栗李子 | 来源:发表于2023-04-06 12:23 被阅读0次

【教学设计】

8  土地的誓言

端木蕻良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课文,理解作者对故乡挚痛的热爱之情和强烈的爱国情怀。

2.学习直接和间接的抒情方式,体会其作用。

课型:写作型文本教学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温习直接抒情

1.叙说“回家”的故事,直接表达思念之情:

那山,那水,是我魂牵梦萦的圣地。

2.温故:屏显:《黄河颂》段落: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黄河颂》

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猫》

3.明确:

直接抒情:作者不借助别的事物,直截了当地表明自己的情感。

4.《土地的誓言》具有强烈的抒情性。请大声朗读下列语句,红色字体读重音。

屏显:

对于广大的关东原野,我心里怀着挚痛的热爱。

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唤我去。我有时把手放在胸膛上,知道我的心是跳跃的。我的心还在喷涌着血液吧,因为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

当我记起故乡的时候,我便能看见那大地的深层,在翻滚着一种红熟的浆液,这声音便是从那里来的。在那亘古的地层里,有着一股燃烧的洪流,像我的心喷涌着血液一样。

土地是我的母亲,我的每一寸皮肤,都有着土粒;我的手掌一接近土地,心就变得平静。我是土地的族系,我不能离开她。在故乡的土地上,我印下无数的脚印。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棵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有我的手印。

没有人能够忘记她。我必定为她而战斗到底。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

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耻辱。

明确:用感情强烈的词语抒发情感。

二、学写结合,创写内心真情

创写一:用感情强烈的词语抒发情感。

1.屏显:请以“鄱阳是我的故乡,我......”为开头,续写几句话,至少用上2个表示感情强烈的词语。(学生上台书写)

2.比较朗读。屏显:

对于广大的关东原野,我心里怀着挚痛的热爱。

我无时无刻不思念她。

我的内心泛滥着一种热情。

我必定为她而战斗到底。我必须解放她!

明确: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联想、反复

屏显:

对于广大的关东原野,我心里怀着挚痛的热爱。

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唤我去。我有时把手放在胸膛上,知道我的心是跳跃的。我的心还在喷涌着血液吧,因为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

当我记起故乡的时候,我便能看见那大地的深层,在翻滚着一种红熟的浆液,这声音便是从那里来的。在那亘古的地层里,有着一股燃烧的洪流,像我的心喷涌着血液一样。

土地是我的母亲,我的每一寸皮肤,都有着土粒;我的手掌一接近土地,心就变得平静。我是土地的族系,我不能离开她。在故乡的土地上,我印下无数的脚印。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棵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有我的手印。

创写二:请选用3种以上的修辞手法抒情,使感情充沛。

1.学生练笔展示。

屏显:没有人能够忘记她。我必定为她而战斗到底。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

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耻辱。

明确:呼告    人称转换

创写三:尝试转换人称抒情

学生练笔展示

三、课堂小结,总括抒情技巧

第二课时

一、 回顾旧知,介绍“铺排”

1.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写的是对祖国、对土地的爱。这篇文章有很多感人之处,也有许多可学之处,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学习这篇散文表现得最突出的写作艺术——意象铺排的艺术。

(师举《天净沙·秋思》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不必说碧绿的菜畦……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片段为例,让生感知什么是铺排。)

【屏显】

铺排:铺陈、排比。是将一连串内容紧密关联的意象,按照一定的顺序组成一组结构基本相同、语气基本一致的句群。它既可以淋漓尽致地细腻铺写,又可以一气贯注、加强语势,还可以渲染某种环境、气氛和情绪。

师:我们爱一个对象,往往不由自主地去观察和它有关的很多细节,把这些生命细节打造为文学意象群,集中地隆重地呈现出来,这就是铺排的艺术。今天我们有三个阶段的学习,有三次活动的训练。

【屏显】(生读)

阶段一:词语铺排壮观

阶段二:短语铺排生动

阶段三:句段铺排灵动

2.我们从最简单的词语的铺排开始,如何写出“壮观”之境?我将通过《土地的誓言》的片段,来引导大家理解和学习如何一步步地把铺排做好、做得有感染力。

(屏显《土地的誓言》中

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标直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上呻吟;我看见奔流似的马群,听见蒙古狗深夜的嗥鸣和皮鞭滚落在山涧里的脆响:我想起红布似的高梁,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斑斓的山雕,奔驰的鹿群,带着松香气味的煤块,带着赤色的足金;我想起幽远的车铃,晴天里马儿戴着串铃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狐仙姑深夜的谰语,原野上怪诞的狂风......

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棵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有我的手印。我吃过我自己种的白菜。故乡的土壤是香的。在春天,东风吹起的时候,土壤的香气便在田野里飘起。河流浅浅地流过,柳条像-阵烟雨似的窜出来,空气里都有一种欢喜的声音。原野到处有一种鸣叫,天空清亮透明,劳动的声音从这头响到那头。秋天,银线似的蛛丝在牛角上挂着,粮车拉粮回来,麻雀吃厌了,这里那里到处飞。禾稻的香气是强烈的,碾着新谷的场院辘辘地响着,多么美丽,多么丰饶 ......

师:我们读的时候会觉得情感受到强烈的冲击。探究语言形式的奥妙可见:这两段文字有非常多的名词,这就是意象。请读出加粗的词语。

(生连读《土地的誓言》两选段中师加粗的名词。)

明确:这些名词能给我们的情感造成巨大的冲击。它们之中既有人,又有物。既有动物,又有植物。既有吃的,又有玩儿的。既有用眼睛看得见的,又有—想象的。既有抽象的,又有具象的。既有群体的,又有个体的。既有黑色,又有红色。既有黑白,又有金黄。既有静态,又有动态。既有非常神秘的,也有严肃的。既有春天,又有秋天。既有劳动,又有玩耍。既有情绪欢喜的,又有情绪悲伤的。

    因为爱,所以看见。你爱它,就一定能发现它在各种状态下的名词。即使不看形容词,光看这些名词,就能给我们的情感带来巨大的撞击。

二、抓住意象,尝试创写

创写一:若爱,深深爱;若写,密密写

1.——你爱它,会发现很多与它相关的名词,把这些名词意象组合起来,就能造成巨大冲击。请完成“想起鄱阳,我就想起__。”这个句子的填空。大家至少填写五个词。

【屏显】

创写一:尝试用词语铺排的手法。

想起鄱阳,我就想起——

(可以填:美食  打卡地  人物  生活方式  诗词……)

(生开始写,师挑选男女生各一名到黑板上写,师巡视各位同学的写作情况。)

2.当我们的词语铺排做到丰富和壮观的时候,内心的爱就会被酣畅淋漓地表达出来,但是仅仅这样是不够的,我们继续看:如果端木蕻良这样写,你觉得效果如何?

【屏显】(生读)

我想起那白桦林,

我看见马群,

看见蒙古狗,

我听见皮鞭的脆响;

我想起高粱,

想起豆粒,

想起土地,

还想起

红玉,

黑玉,

山雕,

鹿群,

煤块,

足金;

车铃,

马儿,

狐仙姑的谰语,

原野上的狂风……

    只有名词铺排在一起,仅能给人一些感觉,情感冲击还不够强烈,我们来看端木蕻良实际上是怎么写的。

(屏显《土地的誓言》中“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原野上怪诞的狂风。”片段。师指导生缓慢、深情地朗读修饰语。)

明确:除了名词,作者还用了各种各样的修饰语去修饰名词。爱一个人或一样东西,一定要为她定制修饰语,这样做可以让每一个意象都鲜嫩、饱满、灵动起来!

三、善用修饰,生动创写

创写二:若爱,深深爱;若写,生动写

1.请大家至少选择刚才你写出的词语中的三个,为它们量身定制最好的修饰语。

【屏显】

创写二:为刚才的词语加形容词或者其他修饰语,形成短语铺排增强感情与语势。

2.这个部分我们学习的是从词语到短语的铺排,短语的铺排更生动。但是还不够,漂亮的铺排还有很多奥妙,我们来看句段的铺排。假如端木蕻良这样写,你看好不好?

【屏显】(生读)

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

想起那标直漂亮的白桦树;

我看见奔流似的马群,

深夜嗥鸣的蒙古狗,

我听见皮鞭的脆响;

我想起红布似的高粱,

金黄的豆粒,

黑色的土地,

红玉的脸庞,

黑玉的眼睛,

斑斓的山雕,

奔驰的鹿群,

带着松香气味的煤块,

带着赤色的足金;

我想起幽远的车铃,

带着串铃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的晴天里的马儿,

狐仙姑深夜的澜语,

原野上怪诞的狂风……

明确:把静态变成动态;把视觉变成听觉。“标直漂亮的白桦树”是偏正短语,“白桦树在原野上呻吟”是主谓短语。与改写后整齐的句式相比,端木蕻良的句式在不断变化。这样的例子非常多,我们又回到《天净沙·秋思》,如果把它改成这个样子好吗?

【屏显】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断肠夕阳天涯

师:我们回到之前《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那个片段。如果鲁迅先生这样写你觉得好吗?

【屏显】(生读)

想起百草园,我就会想起:

碧绿的菜畦,

光滑的石井栏,

高大的皂荚树,

紫红的桑葚;

在树叶里长吟的鸣蝉,

伏在菜花上的肥胖的黄蜂,

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的轻捷的叫天子。

低唱的油蛉,

弹琴的蟋蟀,

断砖下的蜈蚣。

用手指按住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的斑蝥。

有莲房一般的果实的木莲,

有臃肿的根的何首乌。

味道又酸又甜,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的覆盆子。

明确:这样写已经非常好了,所以短语的铺排能激发我们的感情,但是鲁迅先生可没这么写。

(屏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不必说碧绿的菜畦……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片段,生读。)

明确:这段话大有乾坤。短语结构不是清一色的偏正结构,而是出现了其他结构,比如,动宾结构、主谓结构等。作者没有呆板地一味选择偏正式表达,而是像讲故事一样去表达。作者不仅用了漂亮的关联词“不必说……也不必说”,还让句子的长短、节奏富于变化,这是种语言表达的艺术。

四、修改润色,灵动创写

 创写三:若爱,深深爱;若写,灵动写

1.请继续修改自己的句子,至少选择屏幕上四个写作方法中的一个,起码改变一个句子,使句中的意象排比充满灵动、自由的张力。

【屏显】

创写三:继续修改,创造句式,让句段铺排更灵动更深情。

写作方法:

短语结构勿单一,    故事表达才生动,

关联词语巧点缀,    长短缓急换节奏。

2.总结                                     

2023.3.1

相关文章

  • 《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

    《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 一、朗读切入 师范读一段课文,引入课题。 “对于广大的关东原野,我心里怀着挚痛的热爱。” ...

  • 《土地的誓言》教学札记

    七年级下第二单元主题是家国情怀,注重精读能力的培养,把握课文的抒情方式,体会作品的情境,感受作者的情怀。而单...

  • 《土地的誓言》教学设想

    学习目标: 1.体会本文诗一样的语言 2.体会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的区别 教学设想: 用诗的格式来读这篇课文中第一段...

  • 《土地的誓言》教学设想2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2.品味语言,感受课文的抒情方式,理解作者的家国情怀。 3.学习两段式情景...

  • 《土地的誓言》的导入设计

    当我第一次读完《土地的誓言》时,我的心里就涌出了艾青的两句诗:“为什么我的眼里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土地地爱得深沉...

  • 情到深处自然浓---《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

    【课文品读】 《土地的誓言》是“东北作家群”中的端木蕻良创作的一篇抒情散文,充溢着饱满、深沉的爱国热情,文章中作者...

  • 关于《土地的誓言》的教学想法

    一、语文与其他学科紧密相关 《土地的誓言》这篇课文的学习,没有历史、音乐、地理学科的辅助学生很难接受,单纯在...

  • 土地的誓言

    对于广大的关东原野,我心里怀着炽痛的热爱。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唤我回去。我有时...

  • 土地的誓言

    泥土在三月散发着,清香 嫩绿的草芽,给土地顶出了,活力 把泥土抬升,只为昭告天下 土地的功绩 朴实却厚重的土地上,...

  • 土地的誓言

    1歌曲导入《松花江上》,了解背景,共鸣感情。 面对沦丧的故乡,流放在外的端木蕻良又会发出怎样的誓言? 2齐读,朗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教学设计】 8 土地的誓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goed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