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孩子背诵的有点多,有一天写到十一点多,还差一篇文章没有背,我想着女儿平时背诵就困难,何况是这个点了,脑子一团浆糊,肯定背了效果也不佳。我扫了一下内容,好多,吃了一惊,决定先看看是什么内容,帮孩子梳理一下,第二天再背。
看了一大半页纸的内容,原来是小老鼠美容的故事,整个故事还挺有意思的。于是我对孩子说,晚上我们把故事讲一下,明天再背。
第二天一早六点半,我把孩子叫起来,我们用分饰不同角色的方式,你一句我一句的开始表演,我要求她用夸张的表情,来演绎这个故事。首先我拿腔拿调的表演,让她起了兴趣,也跟着我夸张的边说边调整语调。我们用表演的方式背诵着文章,女儿很快投入了感情,忘记了这是在背诵。不知不觉半个多小时了,我们吃完早饭,差不多背了两三遍。或者准确的说表演了两三遍,没有特意背诵。时间到了,我们也没来得及全部背一遍,孩子就这么怀着忐忑的心情上学去了。
好处是这次因为表演忘记了背诵的紧张,放学回家时,女儿比较高兴,说老师没让个人背诵,是小组互相背诵,这样她能记个大概,没有想象的那么惨,又过了一天,孩子说基本背过了。
过了两天,又有个背诵,孩子还没背诵就反复地念叨“我害怕,我背不过!”像唐僧一样,我真想抡起金箍棒。我们还是选择早晨早起背诵,溪边,江上,林中。我看了一下,写得非常生动,像一幅画。于是就带领孩子想象那幅画面的效果,顺着画的意思一步一步递进,孩子听着还挺有意思,就跟着我一段一段的想象、描述。不一会,三段内容就有雏形了,孩子说感觉也没那么难了。
回家后,女儿说,是同学互背,她同学给了点提示,她居然背过了!她自己都不敢相信!终于不用抄写了,如果背不过,就得抄写八遍,她想想就害怕。
女儿经常在上课时现场背诵背不过,被罚的成了惊弓之鸟,听到有背诵作业心里先排斥。越是这样越是背不过,因为她心里没有在背内容,而是看到一片片蝌蚪,句子读完就忘记,好像没带脑子一样。
通过这两次背诵,我和孩子互动,用画面感,夸张的表演,变换莫测的语调,让她慢慢进入了内容里面,记住了文章的意思,再背起来反而有了印象。总算找到了一点方法。
其实,如果说孩子背诵不好,也不能单纯抱怨天生记性差,如果记不住,那歌词怎么能唱的那么顺溜!我和孩子反复探讨这个问题,主要是看你喜不喜欢,想不想记下来,不要老说遗传的问题。如果老爸背诵不好,但你老妈记性很好啊,你遗传里也有我的一份,主要还是靠你自己的努力,听多了,读多了,就记住了。心理上先接受,再像这两次一样,根据不同内容找不同的方法来进行快速记忆。
老师的处罚不能对孩子形成压力和抗拒,家长的陪伴和疏导也很重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