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想法简友广场
再谈故乡人的手艺-锡匠

再谈故乡人的手艺-锡匠

作者: 一两茶叶 | 来源:发表于2021-01-28 07:24 被阅读0次

我家有一把锡酒壶,品相整齐,据我父亲讲,约有七十、八十年历史了,是我故乡白集村一位姓刘的锡匠打造的。锡器因为轻便、可塑性强、易于回炉更新、成本较低,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农村经常用到的酒壶、水壶、汤勺以及蜡烛台等日常器皿多数,都是锡匠用锡制造。

锡匠一般在冬季农闲的时候,走村串户,借住在村民的家里,揽活做艺。锡匠的小炉灶支起来后,村里的人会陆续送来残破的锡具。锡匠过过秤,详细记下重量和来人要求打造的物品,做到心里有数,然后便按部就班地开始了整个工艺流程。譬如做筛酒的锡壶,一般是小坩埚将破旧的锡壶等锡料,熔化成水银般的液体。在化锡的同时,锡匠把两面滑石板打开;石面上铺上一层层的黄表纸;在纸上用一条湿润的细软棉线,圈成一个扇型的面,线头露在石板外面,却不交叉,两个线头间留有一定的空隙;然后合上两面石板。锡水化好后,把坩埚端起来,对准线头间的空隙倾倒进去;约么一刻钟的时间,打开滑石板,就是一块饱满而明净的扇型锡板。接下来,锡匠会稍作裁剪,然后在砧板上锤打,直到打出所需要的形状;拼接上壶底、壶嘴;在壶嘴与壶身连接的地方焊接上一个喜鹊;最后在接缝处用木器轻轻锤打出均匀的亮点,用金属挫或金属抛光纸抛光后,一个锡酒壶便做好了。

锡具刚做出时是银亮的,可是放不长时间便氧化为灰黑,但是用这样的锡具贮存茶叶,温酒热水是再适宜不过的了。如今铝制品和塑料制品成批的生产出来,这些锡具变得不合时宜了,锡匠延续技艺更加困难。

相关文章

  • 再谈故乡人的手艺-锡匠

    我家有一把锡酒壶,品相整齐,据我父亲讲,约有七十、八十年历史了,是我故乡白集村一位姓刘的锡匠打造的。锡器因为轻便、...

  • 再谈故乡人的手艺-柳编匠

    柳编的起源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早期,原始人在从事采集作物的过程中,采用有韧性的植物,借助初步掌握的编制方法,制作出不...

  • 再谈故乡人的手艺-锔匠

    中国有句古话,叫"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这说的是一门古老的民间手艺--"锔瓷",就是把打碎的瓷器,用像订书机"...

  • 再谈故乡人的手艺-打铁匠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我的故乡-鲁西南曹县苏集公社就有铁匠铺。我印象深的就是白集大队雇铁匠打铁,在大队部门口的大树...

  • 再谈故乡人的手艺-剃头匠

    我小时候在故乡-鲁西南曹县苏集镇白集村时,一般逢白集村三、八日,才到集上剃头匠出摊的地方,剃个头。在集上的剃头匠是...

  • 再谈故乡人的手艺-算命匠

    周易预测在中国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了,在民间占卦、风水布局都是很普遍的事,在我的故乡-鲁西南农村也有。我之所以将算命的...

  • 再谈故乡人的手艺-年画匠

    我的故乡-曹州木版年画是我国年画艺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北宋时期开始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曹州木版年画一般由六...

  • 再谈故乡人的手艺-磨油匠

    溜到的芝麻,搅到的油。这是石磨香油师傅的秘诀之一。在上世纪七十年代里,我儿时所在的白集大队六小队,就曾磨过一次香油...

  • 再谈故乡人的手艺-杀猪匠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我的家乡-鲁西南农村,几乎家家都养头猪。当时养猪的饲料主要是主人家的刷锅、洗碗水,撒点粮食壳子...

  • 再谈故乡人的手艺-脱坯匠

    偶然一天,我与父亲聊起,1984年我在老家的二叔盖新屋,是请人脱得砖坯、烧窑,做成的砖盖的。使我忆起脱砖坯的事情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再谈故乡人的手艺-锡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gxtt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