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寻觅觅又一载,一载一岁一年龄】

眨眼,大学过半,时间似乎毫不吝惜在指尖滑过,静悄而逝去,《庄子》言“人生于天地间,白驹过隙,忽然而已”。转眼间,就已从到了寒意袭人的冬辗转到阳光明媚的春,虽春,却也寒冷得紧,朝来寒雨晚来风,似乎在经历一个假春天,真真假假,也许回首,也无风雨也无晴,是寒冷入侵了春天吗?我本也收好了御寒的心情,我不是不知道还有料峭的风,只是没想过 往往内心的寒冷都来源于自己的不走心,本该暖春花开的季节,却更加倍感寒意袭人。
时钟的指针永不停息走着,并无关乎春暖花开亦或春寒料峭,回首往昔思绪纷飞,很多时候,明明知道,越在意什么就会被什么所困,正如《伶官传序》“夫勇多困于所溺”。但却依然无法淡然处之;执著什么就会被什么所伤,却依然做不到无情舍弃。我们总是期望从狭窄的瓶口拿出贪婪紧握的手,舍不得放弃当下的美好,无关乎内心真实想法,往往被美的表象所羁绊,从而不能如释重负的放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或许是种理想化,难道我们不应该去最大化诠释使其最大理想化。生活中总是人云亦云,总在追问别人的态度?又何曾扣问过内心?一鼓作气将自己航行的舵交付他人,还总在抱怨理想的彼岸到底何时到达,心中无灯塔,何来使舵的方向?总是借助风浪左右摆动前行。又何来主动力?经久不抵目的,便猛拍海浪,为何如此不负责任,常言道:送佛送到西,为何不摆动我到达目的。然后一切顺理而然归结于外界因素。
吴汉吴子颜出身贫寒,最终却帮助刘秀开国,名列云台二十八将次席。吴汉打仗骁勇,惟不善言辞。偶尔战败,人大多或哭天抢地,或垂头丧气,惟吴汉不发一语,一败则终日以擦拭兵器为务.....
这个故事很好说明:“兵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即使胜败乃兵家常事,败之,反思之,终日擦拭兵器...锻造出青龙偃月刀,方可过五关斩六将...我们总是喜欢将问题归结于大环境,而很少从自身出发,只有认清自己,才能更好适应于大环境下,人难免有自怜情绪,什么熬夜到半夜,不曾睡眠,没有周末,如果这都值得炫耀,我觉得流水线工人付出何尝不是你上万倍,人呐!倘若不能正确认识自身,整日矫情做作,走着走着便就只剩下一张模糊的面目和一条不能回头的路...

过去早已随风消逝,流逝的早已散落成云烟,纵然不舍,光阴已逝且无法回到曾经。“逝者如斯夫,百川东流到海不回头”。昨天再美,也回不来。把握今天,为之奋斗,路漫漫其修远兮!任重道远。没有适可而止的努力,何为努力?努力并不等于重复劳动,大部分人看似的努力实则在重复,无休止的嵌套重复,我们应努力做好自己分内之事,但为求进步,往往则需要做能力之外的事,日积月累,潜移默化的进步,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为自己的人生做好铺垫,“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积跬步致千里。努力什么时候都不晚,只要你努力,最差的结果无非大器晚成。读经典入心的好书,让身心在文字中浸泡,静享读书时光里的淡然安逸。去适当的旅行,让身心接触自然,灵魂和身体必须有一个在路上,探索未知。寻找一份适合自己的“踏实”继续前行。即使时间于指尖悄然流逝,但心底波澜不惊,不喜不忧。胸中藏丘壑,心头纳清风,不论推开门见的是南山,还是闹市,不改定神闲之色,潇洒不羁之形,逍遥悠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