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和她的相识,源于相亲,很俗很现实。初次见面,没有太多的心动,平平常常的一顿饭,没想到却是后来故事的源头。
如果说相亲是两个等价商品互相匹配的话,他并没有看上她。他的内心,对学历还是有所顾忌的,她高中,他研究生,他不知道他和她能有多少共同语言。不应该用学历的高低去评价和衡量一个人,但是相亲太过现实,短暂的相处下没有人有耐心去认真的了解一个人,他也不例外。
夜色下互相道别,他送她离开,以为第一次见面便也是最后一次。而她却一直主动的联系他,不知是出于礼貌,还是好奇,亦或是身边没有其他猎物的寂寞,她的消息,他一直都在回复,不紧不慢,不咸不淡。
再次见面,他认真的开始打量她。男人是下半身驱动的动物,一点也不假,面对着她的身材,他心动了。“自己年纪也不小了,要不试试看”,他暗自思復。
慢慢的,他开始说服自己,学历并没有那么重要。他试着去主动约她,嘘寒问暖,互道早安晚安,他试着多去发现她的优点,不知不觉中,他竟然说服了自己。日久生情不过如此吧,没有一见钟情的心动,但在用心的互相了解相处中,竟慢慢的住进了彼此的心里。村上春树说,对相爱的人来说,对方的心才是最好的房子,而他和她的房子,是点点滴滴慢慢建起来的,就像燕子衔泥筑窝那般。
她带他去见了父母。俩人都年纪不小了,都想尽快安定下来,有个安稳的家,是他俩共同的愿望。她想,他愿意,为何不呢?怀揣着一颗忐忑的心,去见了她父母,没想到两位老人却对他格外满意,就差直接唤他为女婿。
以为接下来的一切,顺其自然,水到渠成。可总有突然的发生,让他猝不及防。
十月,他去南京出差。怀着对她的思念,他买了很多的特产带给她。下飞机后,直接就赶到了她的楼下,他想给她惊喜。恋爱中的人就是这样,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尽管他是一个不善于表达感情的男子,但思念却是毒药,深入骨髓,噬人心神。
“一会有人来敲你的门”,接通了电话,他告诉她。
“三更半夜的,你来是惊喜还是惊吓?”,她的语气里有毫不掩饰的不快。
“这会还早啊,你睡下了?”,他看看手表,还不到9点,这不符合她以往的作息。
“对啊,那你慢点上来吧”,她有些生气的挂了电话。
怕她收拾的慢,他在楼下晃悠了一会,他和她的相处,一直发乎情,止于礼,他还是很传统的男子。坐上了电梯,到了门口,却恰好看到一个男生从她的房间里出来,而门却在他出电梯的那一刻飞快地合了起来。
“刚有人来过?”,放下东西,他问她。
“恩,我同学刚来送过东西”,她回答。而他却在她的脸上看到了极力掩饰的慌乱和心虚。
“那我走了,你早点休息吧!”,他默默地打开了门,一种不好的预感便升起来了。
“既然是同学过来,为什么不提前告知,既然仅仅是同学,为什么要磨叽那么久才开门?……”,他不停的脑补,不知道在他接通电话到上来的那20分钟里,究竟发生了什么。如果是他想多了,她为什么不提前告诉他,打消他的疑虑。
第二天,他忍不住给她打了电话,想和她问清楚。种种猜疑,就像小虫子一样折磨着他的心,让他怎么都没法静心下来。
她没有解释什么,只说他不信任她。“我不问,你不说,这是距离;我问了,你不说,这是隔阂……”,他只是希望她能给他一个认真的解释,来让他相信她,可她的不在乎,无所谓的态度越发的让他不能相信她。
后来就是无休止的争吵,不信任的种子一旦萌芽,在本就不坚实的感情基础上,便会不断的汲取养分,直至郁郁葱葱。
“我们分手吧”,终于有一天,在又一次的争吵后,她果断地说了出来。
他久久不能释怀,如果当时大家都好好的去解释,多点耐心,也许结果就会不一样。可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