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中年惡爸”,关注后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我们都听过关于磨耳朵的说法。经过博主,KOL的推广,已经不是密不外宣的特殊做法了。但是会发现其实并不是轻易搞定的。比如我自己也磨过一些时间,好像没啥特别的效果。
01 初识
最初了解到类似做法并不是叫磨耳朵。介绍有2个案例,
-
一个同事入职公司以后,经常有跨国会议,为了尽快融入,每天在车上听开会音频,半年就上手了。
-
一个同事小朋友英语很好,说是因为从小就给他看原版动画片,玩着玩着也就是会了。
显然这种案例都是身边的人,会有很大的触动。似乎英语我就拿东西给孩子听应该就是可以的。
02 弯路来一波
我就尝试去了解这个东西背后的意思。找到一个说法,说当背景音乐,就是用潜意识去听。所以你只管干你的活,在干活的过程中,潜意识会帮你学习,你nm太爽了吧。英语老师让我们给孩子听英语,作为背景音乐来磨耳朵。我们想着给孩子听点电影吧,听说狮子王不错,就打算给孩子听,听了几天,大人没坚持,小孩无所谓,好像没什么变化,至少在成绩上是没什么变化。
教孩子前,我自己曾经尝试过一段时间,容易的内容就尝试听一下,不容易的其实也没太听,后来还是听不太懂。以前说有个数学教授在国外留学,为了学语言就去菜市场锻炼,效果奇佳。咋到我这就不行了呢。
03 理解性输入
image稍微细想一下,其实也理解了。有人曾说,即使用最纯正的粤语,认真,咬字清晰,对不懂粤语的人来说,也是听不懂的。
那么怎么可能在完全听不懂的情况,用背景音,潜意识就懂了呢?显然是哪里出了问题了。
关于语言的学习,目前了解到的研究领域,大概是第二语言(有别于母语),认知语言,认知心理学,大概是这几个方向的资料可以了解。
找到一个资料,
输入假说也是克拉申语言习得理论的核心部分。他曾用一本专著论述他的这个假说。克拉申认为,只有当习得者接触到“可理解的语言输入”( comprehensible input ), 即略高于他现有语言技能水平的第二语言输入,而他又能把注意力集中于对意义或对信息的理解而不是对形式的理解时,才能产生习得。这就是他著名的 i + 1 公式。i 代表习得者现有的水平, 1 代表略高于习得者现有水平的语言材料。根据克拉申的观点,这种 i + 1 的输入并不需要人们故意地去提供,只要习得者能理解输入,而他又有足够的量时,就自动地提供了这种输入。
<iframe data-json="%7B%22type%22%3A%22out%22%2C%22source%22%3A%22url%22%2C%22digest%22%3A%22%3Cp%3E%E8%BE%93%E5%85%A5%E5%81%87%E8%AF%B4%E4%B9%9F%E6%98%AF%E5%85%8B%E6%8B%89%E7%94%B3%E8%AF%AD%E8%A8%80%E4%B9%A0%E5%BE%97%E7%90%86%E8%AE%BA%E7%9A%84%E6%A0%B8%E5%BF%83%E9%83%A8%E5%88%86%E3%80%82%E4%BB%96%E6%9B%BE%E7%94%A8%E4%B8%80%E6%9C%AC%E4%B8%93%E8%91%97%E8%AE%BA%E8%BF%B0%E4%BB%96%E7%9A%84%E8%BF%99%E4%B8%AA%E5%81%87%E8%AF%B4%E3%80%82%E5%85%8B%E6%8B%89%E7%94%B3%E8%AE%A4%E4%B8%BA%EF%BC%8C%E5%8F%AA%E6%9C%89%E5%BD%93%E4%B9%A0%E5%BE%97%E8%80%85%E6%8E%A5%E8%A7%A6%E5%88%B0%E2%80%9C%E5%8F%AF%E7%90%86%E8%A7%A3%E7%9A%84%E8%AF%AD%E8%A8%80%E8%BE%93%E5%85%A5%E2%80%9D%EF%BC%88%26nbsp%3Bcomprehensible%26nbsp%3Binput%26nbsp%3B%EF%BC%89%EF%BC%8C%26nbsp%3B%E5%8D%B3%E7%95%A5%E9%AB%98%E4%BA%8E%E4%BB%96%E7%8E%B0%E6%9C%89%E8%AF%AD%E8%A8%80%E6%8A%80%E8%83%BD%E6%B0%B4%E5%B9%B3%E7%9A%84%E7%AC%AC%E4%BA%8C%E8%AF%AD%E8%A8%80%E8%BE%93%E5%85%A5%EF%BC%8C%E8%80%8C%E4%BB%96%E5%8F%88%E8%83%BD%E6%8A%8A%E6%B3%A8%E6%84%8F%E5%8A%9B%E9%9B%86%E4%B8%AD%E4%BA%8E%E5%AF%B9%E6%84%8F%E4%B9%89%E6%88%96%E5%AF%B9%E4%BF%A1%E6%81%AF%E7%9A%84%E7%90%86%E8%A7%A3%E8%80%8C%E4%B8%8D%E6%98%AF%E5%AF%B9%E5%BD%A2%E5%BC%8F%E7%9A%84%E7%90%86%E8%A7%A3%E6%97%B6%EF%BC%8C%E6%89%8D%E8%83%BD%E4%BA%A7%E7%94%9F%E4%B9%A0%E5%BE%97%E3%80%82%E8%BF%99%E5%B0%B1%E6%98%AF%E4%BB%96%E8%91%97%E5%90%8D%E7%9A%84%26nbsp%3Bi%26nbsp%3B%2B%26nbsp%3B1%26nbsp%3B%E5%85%AC%E5%BC%8F%E3%80%82i%26nbsp%3B%E4%BB%A3%E8%A1%A8%E4%B9%A0%E5%BE%97%E8%80%85%E7%8E%B0%E6%9C%89%E7%9A%84%E6%B0%B4%E5%B9%B3%EF%BC%8C%26nbsp%3B1%26nbsp%3B%E4%BB%A3%E8%A1%A8%E7%95%A5%E9%AB%98%E4%BA%8E%E4%B9%A0%E5%BE%97%E8%80%85%E7%8E%B0%E6%9C%89%E6%B0%B4%E5%B9%B3%E7%9A%84%E8%AF%AD%E8%A8%80%E6%9D%90%E6%96%99%E3%80%82%E6%A0%B9%E6%8D%AE%E5%85%8B%E6%8B%89%E7%94%B3%E7%9A%84%E8%A7%82%E7%82%B9%EF%BC%8C%E8%BF%99%E7%A7%8D%26nbsp%3Bi%26nbsp%3B%2B%26nbsp%3B1%26nbsp%3B%E7%9A%84%E8%BE%93%E5%85%A5%E5%B9%B6%E4%B8%8D%E9%9C%80%E8%A6%81%E4%BA%BA%E4%BB%AC%E6%95%85%E6%84%8F%E5%9C%B0%E5%8E%BB%E6%8F%90%E4%BE%9B%EF%BC%8C%E5%8F%AA%E8%A6%81%E4%B9%A0%E5%BE%97%E8%80%85%E8%83%BD%E7%90%86%E8%A7%A3%E8%BE%93%E5%85%A5%EF%BC%8C%E8%80%8C%E4%BB%96%E5%8F%88%E6%9C%89%E8%B6%B3%E5%A4%9F%E7%9A%84%E9%87%8F%E6%97%B6%EF%BC%8C%E5%B0%B1%E8%87%AA%E5%8A%A8%E5%9C%B0%E6%8F%90%E4%BE%9B%E4%BA%86%E8%BF%99%E7%A7%8D%E8%BE%93%E5%85%A5%E3%80%82%3C%2Fp%3E%22%2C%22digestLen%22%3A266%2C%22text%22%3A%22%22%2C%22article%22%3A%7B%7D%2C%22hasReportOverSize%22%3Afalse%2C%22editorReportData%22%3A%5B%7B%22id%22%3A%22122333%22%2C%22key%22%3A%2276%22%2C%22len%22%3A1%7D%5D%2C%22from%22%3A%22https%3A%2F%2Fbaike.baidu.com%2Fitem%2F%25E8%25BE%2593%25E5%2585%25A5%25E5%2581%2587%25E8%25AF%25B4%2F11034094%22%7D" class="blockquote_iframe js_blockquote_source" data-uid="1640948796553" src="javascript:void(function(){window.parent.parent.window.__templateCardIframeWrite(document,'1640948796553','insert_blockquote_source_iframe_ready_0');}())"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width: 565px; height: 68px;"></iframe>
翻译一下,如果不理解的话,那就是怎么听都没用。如果能理解了,可以在这个基础上稍微加大点难度。我猜意思可能是一句话里面有10个单词,理解其中8个,还有两个可以猜,这个可能是i+1比较通俗的理解了。这里的习得,可能名词专业性比较强,简单的理解,可能是母语的学习方式,就是在生活中自然而然就学会了。
04 习得的逻辑
有一个说法,一个人的语言能力,在1岁的时候就决定了。这里不用纠结1岁还是2岁这个具体数字,心理学的很多东西都是基于统计学的。根本的意思是,孩子还不会讲话的时候,他是能听懂的,这个时候,大人说的东西,就会成为他接触这个时间的基本资料。
输入的越多,后续的基础就越强,也就会越丰富。这里的逻辑是,学习有加速度。会越来越强,类似的意思是,看书的逻辑,看的书越多,看书就越快,也能更快地提炼里面的内容。
05 我家都没弄过咋办
我们一直会存在这样的焦虑,如果孩子现在不赶上去就完了。于是,焦虑加重了。
难怪我孩子现在表达能力弱,原来是因为小时候没灌输呀,那芭比Q了,完了,反正也没救了。
老师说,我教书这么多年,你们家孩子这样的,不可能有逆袭机会的,都这么大了,这些基础的还没掌握。
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东西,现实可能也会是这样。但是往往很有意思的地方就在于,总是有逆袭的案例,于是又总结来总结去,得出一些结论。
我想的话,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不太可能把人生的所有节点都踩对。
要不然世界不会是这样,也会无趣很多。逆袭不逆袭,很多时候,背后的依据都是很单薄的。所以慢慢来,这才哪到哪呀。
06 很有道理吧
首先“输入假设”理论上存在着局限性。理论上“输入说”简化了外语学习的过程,将它等同于儿童母语习得,这是不科学的。母语习得那种语言环境在二语习得的过程中是很难出现的。儿童母语习得是在真实自然的语言环境下进行的,学习者随时随地都处在一个接受大量的语言输入的过程。
<iframe data-json="%7B%22type%22%3A%22out%22%2C%22source%22%3A%22url%22%2C%22digest%22%3A%22%3Cp%3E%E9%A6%96%E5%85%88%E2%80%9C%E8%BE%93%E5%85%A5%E5%81%87%E8%AE%BE%E2%80%9D%E7%90%86%E8%AE%BA%E4%B8%8A%E5%AD%98%E5%9C%A8%E7%9D%80%E5%B1%80%E9%99%90%E6%80%A7%E3%80%82%E7%90%86%E8%AE%BA%E4%B8%8A%E8%BE%93%E5%85%A5%E8%AF%B4%E7%AE%80%E5%8C%96%E4%BA%86%E5%A4%96%E8%AF%AD%E5%AD%A6%E4%B9%A0%E7%9A%84%E8%BF%87%E7%A8%8B%EF%BC%8C%E5%B0%86%E5%AE%83%E7%AD%89%E5%90%8C%E4%BA%8E%E5%84%BF%E7%AB%A5%E6%AF%8D%E8%AF%AD%E4%B9%A0%E5%BE%97%EF%BC%8C%E8%BF%99%E6%98%AF%E4%B8%8D%E7%A7%91%E5%AD%A6%E7%9A%84%E3%80%82%E6%AF%8D%E8%AF%AD%E4%B9%A0%E5%BE%97%E9%82%A3%E7%A7%8D%E8%AF%AD%E8%A8%80%E7%8E%AF%E5%A2%83%E5%9C%A8%E4%BA%8C%E8%AF%AD%E4%B9%A0%E5%BE%97%E7%9A%84%E8%BF%87%E7%A8%8B%E4%B8%AD%E6%98%AF%E5%BE%88%E9%9A%BE%E5%87%BA%E7%8E%B0%E7%9A%84%E3%80%82%E5%84%BF%E7%AB%A5%E6%AF%8D%E8%AF%AD%E4%B9%A0%E5%BE%97%E6%98%AF%E5%9C%A8%E7%9C%9F%E5%AE%9E%E8%87%AA%E7%84%B6%E7%9A%84%E8%AF%AD%E8%A8%80%E7%8E%AF%E5%A2%83%E4%B8%8B%E8%BF%9B%E8%A1%8C%E7%9A%84%EF%BC%8C%E5%AD%A6%E4%B9%A0%E8%80%85%E9%9A%8F%E6%97%B6%E9%9A%8F%E5%9C%B0%E9%83%BD%E5%A4%84%E5%9C%A8%E4%B8%80%E4%B8%AA%E6%8E%A5%E5%8F%97%E5%A4%A7%E9%87%8F%E7%9A%84%E8%AF%AD%E8%A8%80%E8%BE%93%E5%85%A5%E7%9A%84%E8%BF%87%E7%A8%8B%E3%80%82%3C%2Fp%3E%22%2C%22digestLen%22%3A127%2C%22text%22%3A%22%22%2C%22article%22%3A%7B%7D%2C%22hasReportOverSize%22%3Afalse%2C%22editorReportData%22%3A%5B%7B%22id%22%3A%22122333%22%2C%22key%22%3A%2276%22%2C%22len%22%3A1%7D%5D%2C%22from%22%3A%22http%3A%2F%2Fwww.botulw.com%2Fbslw%2F550.html%22%7D" class="blockquote_iframe js_blockquote_source" data-uid="1640948796554" src="javascript:void(function(){window.parent.parent.window.__templateCardIframeWrite(document,'1640948796554','insert_blockquote_source_iframe_ready_0');}())"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width: 565px; height: 44px;"></iframe>
以下内容是我瞎猜的,可能有不对的,您姑妄听之。
我们知道,数学没有深度介入的学科,发展还是会慢一些的。心理学结论多数是基于实验提炼。既然是实验,很有可能是有特例的,不可能穷举全世界所有人,那结论就未必适用于所有人。
看到前面这个外国人做了一个理论,我们其实还可以在想一下,他背后认知方面的理论基础,或者脑科学的基础。我们可以想一下,关于这个理论是认知科学方面的应用。
另外一个点,也是很多时候接触到,关于潜意识的。似乎潜意识是个万能的东西,但是现实情况并不完全如此。
比如有个孕妇现象,家里有孕妇,街上会看到很多孕妇。孩子长大了,街上的孕妇也消失了。这里也可以解释为潜意识帮我们把很多信息剔除了。要不然脑子真不够用了。那回到上面的问题,当成“背景音乐”来听的输入,有没有用就不言而喻了。如果没有兴趣,这个背景的作用是很有限的,甚至是没有的。其实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理论在实践过程中需要不断纠偏。实际在实操的时候,对一般家长来说,会是很大的挑战。可能还得是专业人做专业事了。
06 咋磨耳朵呢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基本上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了。
-
材料本身是孩子能理解的,至少大部分理解,要不然白搭
对于家里交流母语给开口前的小孩没事
对于我这种体制内孩子,从课本开始就好了
-
可以尝试稍微加强一些
如果有基础就可以加强一些,也就是上面说的i+1
这句话其实对家长来说是很大的挑战,要找到这样的材料不容易,什么叫加强一点,坑爹。这可能也就是体系的价值,老师的价值吧。
-
重复
像我们这种普娃,估计得听个几十遍才行,类似新概念这种,我以前是曾经妄想过一天听1课这样的。现实妥妥打脸。
-
大量、丰富
这个是最近意识到的,家里大人讨论问题,就用大人的正常交流方式就可以了。不用为了孩子去迁就。讨论的内容越丰富,其实也就意味着词汇量越大。效果应该是越好的。照理说是这么个意思。
-
逐级加强
如果一直听听过的也没啥意思。
说点题外话,真要听懂狮子王,孩子完全听懂,并不容易的,可能真要听20遍,30遍,据说有人是听过100多遍的。
05 养娃碎碎念
-
错题本-049
还是我动手了,没办法。这几天情绪上来了。
-
时间管理-013
昨天心情不好,只安排了校内作业,后来要睡觉,弄不动了。
-
早睡早起-011
晚睡,早起。早起到学校特别积极。总觉得有点啥。
-
思维导图-011还是没弄。
-
复习预习-010
弄了一个表格,商量着来吧,看起来是可以用PDCA来整的,好像又不太对。
-
小家伙-004
还是挺想玩的,实在陪不了。
参考资料
-
克拉申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
学会外语的惟一途径:可理解输入 - 知乎 (zhihu.com)
-
克拉申的二语习得理论及其“输入假设”的局限石家庄论文发表博途论文网 (botulw.com)
-
国外第二语言学习的认知理论述评
-
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
元认知策略与第二语言学习
认知语言学-百度百科
-
认知语言学的两大承诺和五大理论假设
认知语言学中值得思考的八个问题
-
认知语言学 :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
-
认知语言学十讲 Langacker
不知不觉,已经进入中学阶段,叛逆的萌芽已经越发明显,许多看起来无法接受的缺点,拖沓,拖拉,信心不足,情绪管理不善,丢三落四,凡此种种,一应俱全。我似乎慢慢把一手好牌给打坏了。不管如何,还是希望尝试着记录这段经历,聊以慰藉,抚慰余生。
image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