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沧海可耕田
演讲是一个演讲者与听众的双向过程,并不是演讲者一个人的事情,因此,在演讲时,一定要考虑到听众的情况,讲自己的观点清晰明确地表达出来,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1
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
千万不要把演讲当成写文章,看书与听书完全是两种不同的体验。
如果我们看书或者看文章的时候,读不懂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有的专业术语还可以上网查一下。
但是听演讲就不一样,如果有一个地方没有听懂,可能就不知道在讲什么了,也没有办法倒回去回查,也没有时间快速的上网查询意思。
这就要求我们在演讲的时候,注意要言简意赅,尽量用通俗的语言来表达,不要用晦涩难懂的词语和复杂的语句。
2
突出重点
我们演讲,有的时候是为了向听众传达一个自己的理念,或者是报告一件事情,无论是做什么,都需要有一个重点。
在我们说到关键的地方时,可以重复几次,达到强调效果,加深印象。
否则,如果整个演讲都没有突出重点,听众只会当你说的都是一样的重要,就是没有重点。
最好是先将主要的观点提出来,再用辅助性的语言多加阐述。围绕重要的地方加以阐述,即便听众没有认真听阐述,至少也知道演讲的重心在哪里。
3
给听众留下一定的时间来反应,即留白
在演讲的过程中,如果都是像写文章一样,只是用书面化的语言来表达,就会让听众觉得跟不上节奏。
演讲也是一种说话,在我们说话的时候,会习惯性的有一些语气词。
有的人习惯在语句中间加上“呃……” “嗯……”等语气词,这样的语气词总会让人感觉不舒服。这样的语气词是不必要的。
但是演讲时候,讲到比较难的地方,或者听众不太容易反应过来的地方,稍稍的停顿,并适时的问一下“不知道这个问题我有没有表述清楚?”或者“对不对?”这样的话语,就可以给听众留下一定的时间来反应,也会在一定程度上聚集那些没有认真听的听众的精神,他们会想,刚才自己是不是错过了什么重要的地方?
对于复杂的观念,最好多加以阐释,或者用比较具体的东西,来描述一个比较抽象的事物。要根据演讲的内容,做好相应的辅助性展示。
当然,当我们对一件事物做阐述的时候,也要学会点到为止,如果听众对这个方面已经很了解了,我们再过多去解释,反而会显得很啰嗦。
因此,演讲时,也要根据听众的职位、年龄、受教育程度等判断有的地方是否应该多说,有的地方是否应该少说。“言之有理,言之有度”,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我是沧海可耕田
一直坚持走心
一直坚持与众不同
喜欢的话,就点个♥️,加个关注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