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看《我和我的命》这本书的时候。我发现自己一直有点抵触情绪。抵触的是什么?就是这个女孩子相比较它本来的命运而言,实在太幸运太幸福了。她是幸运儿中的幸运儿。从出生开始它的生活就是在蜜糖里面长大的。她的人生太顺了,让我很不舒服。不但她的人生太顺,就连她自己本身做什么都会成功,这也让我很不舒服。
我看着就很希望她的人生至少要有点灾难和不幸,这才符合规律。符合谁的规律?人生的规律吗?我觉得不是,是我的规律。
后来看到她不到四十岁就得了癌症,面对着死亡,我突然心里就平衡了。我觉得这才是生活,这才是应该的规律。
合上书之后,我就开始打理自己这种要“符合自己规律”的人生逻辑。为什么我就是认为一个人的一生不可能那么幸福,那么顺利,她至少得有点磨难。否则对那些一直受苦,活在磨难不断的人来说就太不公平。
然后我再一次看到了自己内心的熟悉的阴暗和旧伤。还有我那些至今为止还一直困着我的思维逻辑。我就是不喜欢不接受别人太幸福,太好。太美好的东西,它不但没给我带来美的享受,反而让我不喜欢,让我伤感。让我想起自己的人生,这实在有点难受。
因为我的人生就是一直处于不顺,不幸福。付出没有收获,很凄凉的那种状态。我也想能不能幸运儿光临我一次,我不要成为那个不幸者。但是因为从来没有得到过。所以,我也见不得别人太幸福。别人越幸福我越难过,只有别人也处于有点磨难了,我心里就平衡了。
这说明白了,就是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好。嫉妒。而这一般都是弱者行为,因为自己得不到的,没有的,也不希望别人有。自己受苦,就希望所有人受苦。只希望自己一个人好,这样把所有人比下去才有优越感。
然后自己没有能力,很废物,也就不希望别人有能力,比自己能干。然后就是处于怨恨嫉妒,渴望别人不好之中,又自怜自艾,无限循环。
而实际上,这么多年过去了。有能力的只会比自己更强,幸福的只会比自己更幸福。而自己呢?有什么改变吗?你就一直这样盼着别人不好,可是别人还是好。盼着有一天幸运之神会光顾你,但是你还是没等来。
因为自己的经历,也就渴望看到相同的经历。找到一些共鸣。反之,就会看到自己的不堪还有凄凉。所以,对有些东西会抵触逃避。
这虽然是不对的,但是人性没有什么对错,人性本身很复杂,而且不由自己掌控。
但是我更清楚的认识了自己内心的阴暗和创伤带来的后遗症。就是找到了自己的本质问题。人能坦诚的面对真实的自己也很不容易。但是,我可以,而且我喜欢真实的自己。
这也是反省自己。于是你看到很多问题,你之所以会责怪和不喜欢,只不过是因为它没有“符合自己的规律”。所以,你的规律导致了你的痛苦和失落。因为你的规律先入为主的困住了你的思维和感受。你的情绪便被它牵着走了。
修行也是为了不再受困于自己的规律。但是,我对自己不会苛刻和责怪。坦然包容自己的内心所有的一切存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