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存在主义心理治疗》|五项:人具有觉察性

《存在主义心理治疗》|五项:人具有觉察性

作者: JIE制 | 来源:发表于2023-05-31 00:05 被阅读0次

1963年,(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会)学会主席詹姆斯·布根塔尔提出五项基本假设:

  • 01 人大于其各部分的总和

(也就是说,不能通过对人部分功能的研究来了解人。)

  • 02 人存在于其人文环境中

(抛开人际体验,仅只研究部分功能不能了解人。)

  • 03 人具有觉察性

(一种心理学如果不承认人具有连贯而多层次的自我觉察,就无法了解人。)

并不是完全认同。我更认同的是罗曼罗兰。

有些人二十岁就死了,等到八十岁才被埋葬。
——《约翰·克里斯多夫》罗曼·罗兰

回顾我的人生,可能死的没那么早,但一直在等着埋,直到遇到邝爸开始读书。所以人是有觉察性的吗,未必。踩着西瓜皮尽情滑的时候,是省心的,省事的,不用思考的,舒适的。

陈海贤的心理学课其中有一课叫“心理舒适区”。心理舒适区未必是舒适的,只是习惯的,习以为常的。区别在于,即使是受虐的,不舒适的,但是因为改变的未知痛苦比在不舒适的区域受苦的痛苦要可怕,所以人更愿意停留在“心理舒适区”拒绝做出改变。

被长期家暴而不离开的妈妈为什么不能离开,因为改变是未知的,是不可控的,是不可预知结果的,那么,停留在家暴里虽然不舒适但是是习惯的,是可掌控的,是可预知的,是知道痛苦的强度的,所以停留在心理舒适区,拒绝做出改变。

所以人具有觉察性吗,可能有,只是不愿意启动。

所以通常意义上,不被逼一把,人是不愿意做出改变的。

我在说自己。如果不是真实的面对被迫接受的改变,更愿意呆着的将就的就是这个明知道不对不喜欢但不想做出改变的环境。

  • 01 人最看不清的就是自己

两人起争执,通常一方都会讲的话就是指责对方,乌鸦站在猪身上,看见别人黑看不到自己黑。

为什么人类在遇到事情时,总是想在外界找原因。人类不外乎是下面两种特征:

一类人是,意识处于混沌之中,被自己的潜意识支配,就好比一个提线木偶,他们循规蹈矩,他们随遇而安,一切活动跟随大众主流。遇到麻烦,却又像在沙漠里的鸵鸟,只知道把头埋起来,自以为看不到就不存在。

德国心理咨询师伯特·海灵格说“受苦比解决问题来得容易,承受不幸比享受幸福来得简单。”

由于他们不会自寻烦恼,看似这些人是大愚若智,然而毫无波澜的日子,也注定他们会平庸地接近生命尽头。

另一类人相对来说,对自己的缺点是有所察觉,但是却不愿承认事实。即使错了也不悔改,还可能会宣称自己这就是所谓的个性。

其实这种人的表现,用《终身成长》来解释他们为固定型思维模式。他们固守自己的心房,拒绝改变自己,是人们经常被提到的装睡的人,但是他们焦虑和困惑会与日俱增。

由此可见,如果一个人想要得到成长,或者获得成功,都需要先从自己入手,先了解自己是谁,再来想成为谁。

  • 02 通过反思从模糊走向清晰

我们也只有认清自己的优点和劣势,才能给自己定下可行性的目标。

周岭在书中提到,做到反思,就能提高感知力。他每天通过日志对当天最为触动自己的事情或感悟进行复盘,进而不断优化和改进自己。

这种让自己从小事做起,促使内心变得稳定,其实是加强对于生活的一种控制感。其实人类之所以会产生恐惧和焦虑的原因,就是感到自己未来渺茫。

回想我们的过去,累积下来的好像只有年龄,还有那些让我们难忘的经历,所以,我们要深挖最能打动自己的触点,才会对我们有实质性的帮助。也只有这样,即使在最糟糕的事情中,我们也能学到有用的东西。

由此我们的感知也会越细微,自我完善才能做到越精细。这也遵循了刻意练习的原则,带着清晰地目标去学习,才能看到真实的进步。

可不能小觑这种进步,《掌握习惯》里说过,如果每天都能进步1%,一年将进步37倍。当把反思养成一种习惯,我们终将享受到它的复利。

所以,用日志来看到时间的流逝,让我们对生活更珍视;用反思来帮助我们成长,使得完成生命更厚重。

  • 03 三个步骤来实施

既然日志对我们能形成这么大的影响,那么我们具体该怎样操作,可以分为三个步骤

1、描述经过。回忆细节,尽可能全地还原事实。这时候不带情绪的记录,也能把自己列入旁观者,更有利于接近真相。有位智者说过,有时候你看到的事实,不一定是事实。

2、分析原因。深挖事情源头,多角度思考,不仅能理解别人的立场,也能反思自己的不足。

3、改进措施。这是最关键的部分,也是我们记日志的目的。结合自己实际情况找到适合的方案并去调整自己。

改变别人,先要改变自己。改变自己,先要学会认识自己。认识自己,先要学会拆解自己。

人很难了解自己。

  • 04 人具有选择力

(人并不是其存在的旁观者,他能创造自己的经验。)

  • 05 人具有意向性

(人指向未来;人有目的、价值和意义。)

相关文章

  • 觉察~文章记录

    一言~ 情绪的多少决定觉察范围的大小,觉察范围的大小决定决策的科学性 一知~ 人具有一种本能,就是在自己觉察范围内...

  • 人具有社会性

    爱因斯坦:“从日常生活的观点来看,至少有一点是我们所深信不疑的,那就是人是为了别人的缘故才活在这个地球上,特...

  • 2019-11-12

    第三周 《骷髅部落历险记》 【知识地图】 睿智情商十五项—— 自己与自己的关系:觉察接纳 具体类别—— 觉察接纳...

  • 勇敢的承担结果

    使命:做真实的自己 一、觉察和感恩 1. 早起参加《存在主义心理治疗》读书会,四大终极议题:死亡、自由、孤独、无意...

  • 过好每一天

    使命:做真实的自己 一、觉察和感恩 1. 早起参加《存在主义心理治疗》读书会,四大终极议题:死亡、自由、孤独、无意...

  • 面对死亡议题

    使命:做真实的自己 一、觉察和感恩 1. 早起参加《存在主义心理治疗》读书会,四大终极议题:死亡、自由、孤独、无意...

  • 倾听

    使命:做真实的自己 一、觉察和感恩 1. 早起参加《存在主义心理治疗》读书会,四大终极议题:死亡、自由、孤独、无意...

  • 昆虫具有趋光性,而人具有趋利性。

    昆虫具有趋光性,而人具有趋利性。 封校这么多天以来,涌现出无数渴望着解封的同学,反映饭菜难吃的同学。封校,实际上实...

  • 日常五项训练,活在功课中

    日常五项训练,活在功课中 ①觉察模式 ②赞赏感谢 ③无边想象 ④当下临在 ⑤分享奇迹 [爱心][爱心][爱心][爱...

  • 做“人”还是做“兽”?——读《天经地义》有感(55)

    人是一个宇宙,具有三性:天性、地性、人性。古人认为人禀天地之气而生,同时具有天性,和地性,需要天地人合一。人之天性...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存在主义心理治疗》|五项:人具有觉察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hjre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