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感悟成长励志想法
真正有见识的人长啥样?

真正有见识的人长啥样?

作者: 桐花与猫 | 来源:发表于2017-08-13 15:38 被阅读1641次

    圣贤孔子说过,益友有三大标准,“友直,友谅,友多闻”,“直”代表直,“谅”寓意诚信,“多闻”指的便是那些有见识的人。有见识的人,往往是我们生活中良师益友,因为他们就像一座宝山,在他们身上,你可以挖掘到诸多宝藏。

    喜欢和有见识的人在一起,也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有见识的人,这可能是很多人的愿望,但什么样的人才算是真正有见识的人呢?盘点了一下近来给我感觉的“有见识”的人,发现他们一般都有以下几个特质。

    一、始终葆有长远的动力,怀抱生活的各种可能

    我认识一个企业的高管L,百万年薪,在业界小有名气,应该算是一个有见识的人了。但是我今天想讲的并不是她在职场上如何的叱咤风云,而是L下班后的生活。因为L跟我说,截止今天,她已经背完托福的所有词汇了。最先是以为她工作上要用,但她却说只是因为有时出国旅游要跟人交流,以及以后有机会还想当个英语老师。

    不仅如此,她还报了一个游泳健身班和绘画班,并且坚持的很好。如果她和我一样年轻,我不会觉得怎么样,但她已经是一个15岁小孩的妈妈了,每天高压工作到晚上七八点下班,操心完孩子和家庭,还有那么足的动力做这些事情,我对她甚是诧异。

    “你不觉得自己太折腾了吗?”我打趣道,L笑了笑,说,“不会啊,很多同事都和我一样呢,况且,生活有无限种可能。”

    好吧,生活有无限种可能。见多了结婚生子30岁不到就开始安于现状惧怕改变的人,突然听到这样一句话从一个40岁的中年女人口中说出,着实有点小惊讶。

    我不知道有见识的人长啥样,但这种从不会给自己的人生设限,并时刻葆有长足动力、不断的为自己的大脑添柴加火的人,看起来比较像一点。

    二、谦逊是心里长出来的,不是嘴里说出来的

    身边有个特别聪明的同学Y,在清华上学。Y确实挺博学的,知识面很广,从政治到科学,什么话茬都能接过来侃侃而谈,算是一个比较有见识的人。但是他有一个毛病就是非常骄傲。同学聚会聚餐,常常说着说着,Y就要强调一下他是清华出来的,搞的大家意兴阑珊。

    后来他去哈佛当了一年交换生,本来以为他又多了谈资估计回国后要更骄傲了,没想到回来之后性情有所转变,之前的骄傲劲收敛很多,取而代之的是没有攻击性的谦和。我们都很诧异,问他原因,他说自己以前是一叶障目,到了哈佛,才真正知道学海浩瀚,学无止境,博学的人多谦逊,之前的自己着实可笑。

    后来看到作家刘瑜在哈佛做博士后的一段经历,想起Y,才觉得这变化有迹可循。刘瑜当初想去旁听一些社科类的课程,就找相关人员要课程清单。原本以为只是几张纸,但是秘书直接给刘瑜抱来一个“庞然大物”,认真研究后才发现,仅仅是本科和文理学院的基础课程的简单介绍(每个课程3~5行),就能列出1000多页。课程之多,种类之丰富都令人瞠目结舌,令人深觉这才是真正顶尖的大学,国内的任何一所大学,怕是都没有能力罗列出这些课程的一半来供学生选择。

    哈佛这么做是有原因的,就像要让你研究一棵树,必先让你看看整片森林,最好能把森林印在脑子里,这样即便你以后在羊肠小道里走,也不会迷路。

    一次聚会上把这个故事和Y分享了下,他点头赞同,并自谦说,自己只看到了一棵小树还没看到森林。在座的朋友都笑了,其实我们都觉得,现在的他,才真的是一个有见识的人。

    三、多读书常行路,见过天地众生

    见过天地众生的人,看待世界的视角,会更加敏感独特。王家卫的电影,因其高度抽象后的真实感而在电影界独树一帜,昏暗的灯光,迷离的烟圈,打造出的是一个又一个不疯魔不成活的经典。

    王家卫,从他的电影里你便可感知,这一定是个见过天地众生的人。他对于自己身处的城市和时代有着非常深入的了解,人流拥挤的重庆大厦,旺角的高楼分割出的暗蓝色天空,幽暗的石阶小胡同,电影里的主人公早已思绪翻涌,但体现在屏幕上的,却是云淡风轻的一个张曼玉式的转身。

    若欲与观众一分体验,导演自身需得先有上十分才华,不是对天地众生有深刻感悟的人,难以成就这么多的经典。

    现下的娱乐圈里,还喜欢胡歌。对他的认可,大概是从他出车祸之后才开始。一个与死神对话过的人,对人生会有不一样的看透与取舍。他车祸之前的作品,总给我一种浮夸的感觉,而近两年来的新作例如《琅琊榜》等,细枝末节都渗透着精湛的演技,与众不同的阅历让他沉淀,成为更深邃有内涵的演员。而他在名噪一时选择继续学习深造,并没有影响他的名气,观之微博的每一条广告,都是炙手可热的热门,由此可见,胡歌,是一名有见识的演员。

    其实这样的例子还很多,比如上个月沸沸扬扬的西班牙王室访问英国。众人对于西班牙王后莱蒂西亚和英国凯特王妃的对比中,有一张面部表情的抓拍,王后自信,气场全开,相比之下,王妃倒是略带不知所措。细想也正常,莱蒂西亚经历丰富,不管是年轻时的叛逆黑历史,还是后来进电视台做新闻成为台柱子,王后始终是个敢作敢当,光芒万丈的女人,而凯特王妃从小到大的乖巧经历就要单纯的多,从阅历上来看,王后确实更有见识。

    跌宕起伏的亲身经历,当然是增长见识的最好方式,但若并没有这样的机会,我们可以选择平和一点的途径,或读书,或旅行。上个月去深圳旅行,这座快节奏城市的每个地铁站,都贴着醒目的标语——“时代会犒赏会学习的人”,读书和旅行,都是某种意义上的学习,通过阅读将其他人一生的阅历内化成自己的东西,通过旅行在万里路上见天地众生,这些,依然是我们增长见识的上佳选择。

    四、懂得三观没有绝对的正确,具备包容心

    在《菊与刀》一书中,曾阐述过这样一个事例。二战期间,日本战败,本岛上也有许多人因为各国的反击无辜受伤致死,军民依旧负隅顽抗。后来天皇下达了投降的命令,并要求大家正常生活,于是仅仅就在第二天,日本的妇女便若无其事的提着篮子上街买菜,而日本的军官,对着法国的记者露出了一个微笑。

    不了解日本文化的人可能会觉得不可思议,觉得日本人没有傲骨,因为同样的情况放在中国,即便是放在晚清时代,仍然会有一些爱国人士誓死抵抗,甚至上演“以死鉴君”的朝堂故事,而这些爱国人士的事迹,往往会受后世传颂。但事实并非如此,导致日本发生这种现象的理由很简单,简单到令全世界都不可思议,那就是日本军民对于精神领袖天皇都有着谜一样的忠诚,他们的微笑也并不是对外敌,只不过是向天皇尽忠的一种方式。

    真正有见识的人,对世事更多了几分包容和理解。他们不会用自己的三观去批判和绑架他人,因为他懂得,世事没有绝对的正确,大多数时刻,分歧只因立场或者文化的不同。

    好朋友K在纽约,我曾听她吐槽过生活的辛苦,质疑她为何不尽快回国。她感叹一句,“舍不得,因为这是一座极具包容性的城市,是一座有见识的城市。”

    似乎大部分的纽约客,都会爱上纽约,纽约之于他们,大概如巴黎之于海明威。爱这座城市的理由,也大同小异,爱它的包容,爱它的见识。这是一座有钱人一掷千金的城市,也是一座可以让年轻而贫困的艺术家来追寻梦想的城市,是一个资产阶级,中产阶级,无产阶级都可以找到一席之地的地方。

    用作家刘瑜的话说,“纽约就好像是一座跨寒温热带的森林,所有种类的昆虫,蘑菇,参天大树都可以成长,只要你的生命里足够顽强。”

    因为包容,所以海纳百川,所以世界主义,所以见多识广。

    五、还原一个人的本真

    我并不认为,有见识一定是与最繁华的城市,最奢靡的物质相挂钩,返璞归真亦是有见识的一种境界。

    G学姐曾经特地回北大的老人院做义工,为的是可以跟这些最博学的老者教授们聊天,两个月下来,看她在朋友圈发了一条状态,“这两个月是我这两年来度过的最宁静的时光,迷茫,纠结,不安似乎都渐渐离去,我确信自己在这里找到了重新出发的起点。”

    G学姐是个非常优秀的人,北大本硕连读,始终保持着专业第一的好成绩,但很容易焦虑,常常陷入自我思想的漩涡里难以自拔。看她发的状态,我颇为好奇这义工之后的巨大魔力,发消息问她有什么特别的感触,她说了一段让我有所启发的话。

    她说,“每位老人的经历不同,对于世事的看法也不尽相同,但他们无论吃过多少苦走过多少弯路,最终都得出了出奇一致的观点,就是告诉我无论何时,都要保持正直,诚实,勇敢,勤奋。”

    这些老人在这个世界上兜兜转转了一圈,最终,得出了小学一年级老师就告诉我们的这些品质,正直,诚实,勇敢,勤奋。只是五六十年时间过去,再若有所思的说出这些朴素的词汇,中间爬过的坑,踏过的泥,吃过的亏怕是只有自己能懂。

    所以有见识,或许是繁华看尽之后,对于人间百态的一种坐化,对朴素真理的笃定与信仰。

    结束语

    苏格拉底主张“启发式教育”,他觉得每个人在出生之前都是博学而智慧的,只是因为经历了“出生”这个浩劫,自身原本所拥有的这些特质就被暂时遗忘了,就如同《花千骨》里被封印的洪荒之力一样,后面需要经历人生的种种磨难和欢喜,通过人生百态的不断启发体悟,这些被遗忘和封印的东西才会慢慢被想起。

    我喜欢这个观点,这代表每个人生来便都是有见识的,我们所需要做的,只不过是通过丰富的阅历,通过读书行路,通过更多的形形色色的方式,启发自我,让自己原有的诸多特质慢慢呈现。

    ―――――――――――――――――――

    ps:看完若觉喜欢,求奖励红心一枚,么么哒_

    ―――――――――――――――――――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真正有见识的人长啥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hker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