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每天一得(9.4)

作者: 大乐先生 | 来源:发表于2022-09-04 15:09 被阅读0次

汪精卫的坟墓在什么地方,大家知道吗?

其实,他现在尸骨无存,也就没什么墓地了。

可是,1944年汪精卫死在日本后,陈璧君把他的尸体装在上等的楠木棺材里,运回了中国。并且,动用了大量的民工、军队,用数百吨钢筋混凝土在南京梅花山中山陵附近,给他修筑了一座坚固无比的坟墓,明明把他葬到了里面。

坟墓和尸体哪去了呢?

原来,1945年日军投降后,蒋介石决定从陪都重庆回到南京,可想想汪精卫的坟墓在那里,心里总觉得不舒服。何况,国父中山先生的陵旁,多了一个大汉奸的坟墓,让国人情何以堪!

于是,他授意何应钦,让他在还都前秘密处理汪坟。

何应钦按照蒋的指令,召来74军的长官邱维达,让这个军的工兵部队秘密挖开汪的坟墓,毁尸灭迹,然后把原址夷为平地。

当工兵们对坟墓进行挖掘时,为了保密,提前三天即封锁了四处的道路。他们发现坟墓是由钢筋混凝土浇筑的,极其坚固,根本无法挖开。于是向上级请示,弄来了300斤炸药,最后通过爆破的方法才把坟墓打开。

汪精卫的棺木被打开后,据当时的负责人邱维达(后任74军军长)讲述:“汪的尸体并未腐烂,棺材里也没有陪葬品,只在汪精卫的上衣口袋里发现了一张白纸条,纸条写着四个字:魂兮归来。落款为陈璧君。”

看来,陈璧君是担心丈夫死在了日本,魂归他的主子,回不了老家吧!

接下来,汪精卫的尸体连同楠木棺材一起被装上了卡车,直接拉到了火葬场。一把火点着后,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而梅花山原来埋葬汪精卫的地方,被夷为平地后,建了一座小亭子,游人至此歇息时,谁会想到这里原是汪精卫的葬身之处呢?!

后来,汪精卫的一个女儿得到了父亲坟墓被挖、尸体被焚的消息后,曾跑到何应钦办公室外大吵大闹,哭着喊着:“不让葬在南京,我可以接回老家安葬啊,你们凭什么毁掉?”

可是何应钦并没有见她,只是让卫兵赶走了事。

做过那么”显要”的官职,没有留下坟墓和尸骨,总得留下个雕像吧?

是的,而且还不止一处。

1940年,在抗战周年到来之前,温州一些爱国志士捐款30元,请来一位善于塑造泥菩萨的谢老师傅,并拿来七八张汪精卫的照片,让谢师傅仿照秦桧夫妇在岳飞前的姿势,塑两座汪精卫和陈璧君的跪像。抗战三周年到来时,两座反剪双臂为铁链所缚,宛如真人大小的泥塑跪在温州阵亡将士碑前,过往行人无不对此唾骂。第二年温州沦陷,跪像遭日军捣毁——直到1944年汪精卫死在日本,如此重塑两次他的跪像。

在陕州也有座汪氏夫妻的跪像,是1939年采石雕刻成的。两座跪像高均为125厘米,汪身穿西装,身后刻有“大汉奸汪兆铭之跪像”九个字。其妻陈璧君,其双手也被绑在身后,并刻有“大汉奸陈璧君”字样。

另外,在南京埋葬汪精卫的原址,浙江泰顺、绍兴等地,也有汪氏夫妻的跪像。其中,南京梅花山汪氏夫妇的跪像,汪精卫上身裸露,背刻“汪逆精卫”。旁有石碑,刻有“相彼夫妇,汉奸之尤,民众公敌,举国同仇。男名精卫,汪家败类,妇曰璧君,陈门妖魅。认贼做夫,卖身倭奴,斫石肖像,跪诸道途。人人唾骂,万类见羞,臭闻当世,污流千秋。”

后来,汪精卫的儿子回国参加一个桥梁项目,顺便到南京祭祖时,却发现父母的跪像,顿时号啕大哭。稍微平息后,他在父母的跪像前,缓缓地说了十个字:

“做了错事,就应该受惩罚。”(来源:蓝鲸老湿)


相关文章

  • 历史每天一得(9.4)

    汪精卫的坟墓在什么地方,大家知道吗? 其实,他现在尸骨无存,也就没什么墓地了。 可是,1944年汪精卫死在日本后,...

  • 历史每天一得。

    1982年6月,一架英国轰炸机在对马岛实施轰炸后,准备空中加满燃油返回英国。然而关键时刻,加油管的受油探头竟然坏了...

  • 历史每天一得(8.4)

    淞沪会战期间,阵亡将领中职位最高的是东北军第六十七军军长吴克仁中将,他也是抗战中阵亡的第一位军长。淞沪战场是各地军...

  • 历史每天一得(8.3)

    鲁赤水有一个别号,叫“中国的贝利亚”,鲁赤水整的对象,大致归类起来就是以下这两类人: 第一类:根据政治方向的变化来...

  • 历史每天一得(8.2)

    “瘸腿老李身份暴露被抓了,就因为他家有咱们老百姓没有的彩电。”1983年,大耳胡同一居民看着呼啸而过的警车说。 瘸...

  • 历史每天一得(8.6)

    1984年5月9日,一名战士在茅山前线,保护战友时,不幸被敌人的炮弹击中,顿时血流如注,昏死过去。当战士被送往战地...

  • 历史每天一得(8.7)

    1978年9月7日,一名路人不小心用雨伞戳到了保加利亚著名作家马尔科夫的大腿上,导致后者没几天便离奇死去。 真相揭...

  • 历史每天一得(8.10)

    1949年3月27日,上海,街道上一名蓝衣的中年男子被押送下车,当时周围都是看热闹的群众和荷枪实弹的士兵,但这名男...

  • 历史每天一得(7.10)

    1860年,清廷最重要的“嫡系野战部队”被太平天国全歼,从此退出历史舞台,它就是在太平天国史上狠狠书写了一笔的部队...

  • 历史每天一得(7.13)

    历史每天一得:拍摄这张照片时的奥黛丽·赫本的颜值有了些许下滑,但这位人间天使一生坚持真、善、美的女人却毫无美人迟暮...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历史每天一得(9.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hlmn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