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论语学习第16天

论语学习第16天

作者: 杨钥钥 | 来源:发表于2022-04-16 23:08 被阅读0次

    4月16日学习内容《八佾篇》

    3.21:

    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我说的是鲁哀公问社也就是土地神,修土地庙的时候种什么树会比较好呢?载我就说夏朝的礼节是用松树,商朝的礼节是柏树,周朝的礼节是栗子树,他把这些话传给了孔子,孔子没有发表任何关于种什么树的评论,而是说成事不说,凡事成功的事就别提了,诸事不谏即将要做成的事情,你就不要再劝劝阻了,既往不咎发生过的事情就不要再讨论了。

    3.22: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仲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3.23:

    子语鲁大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

    话讲的是孔子对音乐的感受,他跟鲁太师就是鲁国掌管音乐的官员讨论音乐的感受,第1章吸入也就是第1部分的音量不要太大,含蓄收敛,第二乐章主题逐渐清晰,皦形容月光,皦如也,绎如也,演奏的声音会在一起演奏局产生不可阻挡的感觉,即使演奏结束也有袅袅余音,古时候的音乐结构往往是这样的,从简单而轻缓的节奏,开始轻轻的进入,接下来多个旋律混杂之后的旋律逐渐明亮,最后音调越来越高啊,节奏越来越快。

    注:3.23中,①“大师”即“太师”,乐官名,读音相同,见《论语集释》。②“皦”通“皎”,意为清晰,读音相同,见

    【原句译文】

    3.21哀公问宰我,土地庙门前该种什么树。宰我说:“夏朝用松,殷朝用柏,周朝用栗,用意是使人胆战心惊。”孔子听了以后说:“凡事已成定局,就不必说了;已近完结的事情,就没必要再去匡正和挽回了;既然是过去的事情,就没必要再去追究它的得失与责任了。”

    3.22孔子说:“管仲真小气!”有人问:“管仲很俭朴吗?”孔子说:“他家不仅有三处宅院,而且佣人很多,这怎么能是俭朴?那人又问:“那么管仲懂得礼吗?”孔子答:“君主的宫殿门前有屏风,他家门前也有屏风;国宴有酒台,他家也有酒台。管仲懂礼,那还有谁不懂礼?”

    3.23孔子同鲁国乐官谈论音乐,说:“音乐是可以分析的:开头是轻缓但不明确的合奏;随后是纯正、主题清晰又绵长不绝的音调,这样就完成了。”

    【原文】

    3.24:

    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孔子是温良恭俭让以得之,中国古代敲金以教武,敲木以教文。

    3.25: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对韶乐的赏析,韶是歌颂舜的音乐,舜是大家公认的一个圣人

    3.26:

    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这句话讲的是吾何以观之哉,礼的核心是时刻保持公敬之态度,第1个不应该的态度就是居上不宽领祷者对待,下属不宽厚不包容,第2个不应该,有的态度是为礼不敬,如果一个人为礼不敬,知道礼的根本就没法发自内心的表达尊敬。归根到底你的背后是人,我们要培养一颗柔软的,对他人和这个世界上有感知的心,而不是僵硬的形式化的,官僚的,随波逐流的生活

    【原句译文】

    3.24仪地的长官求见孔子,他说:“但凡有君子到了我这里,我都是要见一见的。”于是门人就安排他们见面了。此人见完孔子后,出来说道:“诸位,没必要困惑于眼前的困境啊!天下无道很久了,老天是要你们的老师成为号令天下的圣人啊!”

    3.25孔子评论《韶乐》:“简直是尽善尽美。”评论《武乐》:“尽美了,但是却不能说尽善。”

    3.26孔子说:“身为领导却对下级不宽容;出席有仪式的场合态度却很轻慢;亲临丧事,丝毫没有悲伤。这些人叫我怎么看得下去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学习第16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hrke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