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良好品质来源于教育,不良的教育只能培养出不良的品质 !
孩子的行为,其实都是教育者行为的结果。
在幼儿园,最常见的现象就是孩子们大吵大闹,老师们声嘶力竭的吼叫制止。据老师的说法,声音小了,孩子们无动于衷,只能靠吼。
这真的是分呗的问题吗?
其实不然!
孩子们对老师的话置若罔闻,最根本的原因是孩子们缺少倾听的能力。
为什么会缺少这项能力,因为教育者没有好好的,认真的倾听孩子的声音。(这个教育者不仅仅是老师,更是父母)
想想我们身边的场景,是不是孩子要么乐呵呵的跑来向你分享一件趣事,要么愁眉不展的向你倾诉一件烦恼,要么满心疑虑的想要寻求你的答案……,可最后的结果孩子只能悻悻的离开,长此以往,孩子自然会对你的指令充耳不闻,无动于衷,因为,这都是从你的行为中学到的。
最后的结果就是,教育者只能靠吼叫,才能让孩子执行自己的指令!
那么应该如何让孩子积极执行我们的指令呢?
第一:经常向孩子强调应该遵守的规则。
第二:对于一些禁止性的规则,以孩子能理解的语言,行为更形象的传递给孩子。
第三:在做某事时,提前告知孩子规则。(父母带出去参加聚会,逛街时的安全礼仪规则,上课前的课堂纪律等)
第四:认真倾听孩子。无论是语言,行为还是眼神,都要让孩子感受到你对他给你说的这件事是重视的,并给予正确的解答!
其实孩子不作为行为,一是因为对这个行为的度把握不清,其次就是不知道如何倾听。一旦孩子了解了规则,只要具备倾听的能力,孩子就会及时接收到来自他人的信息,并做出积极的回应。
而这项倾听的能力,不是孩子与生俱来的,而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耳濡目染一点一滴学到的。
当你能听到孩子说话,并及时做出积极回应,我想孩子也会对你的声音更敏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