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5.也读《道德经》

5.也读《道德经》

作者: 琉璃梓 | 来源:发表于2020-06-11 22:38 被阅读0次

        说起道德经,想必大家想到的就是这一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刚开始对这句幸手捏来,朗朗上口,但那时的自己却不知道其真正意思。直到2014那年暑假在杭州机缘巧合的机会,看到一本《道德经》,便看了起来,那时的自己才明白这句的意思: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的道,就不是永恒不变的“道”,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的“名”,就不是永恒的“名”。也就是从这一本书,开始喜欢上了文言文,每一天读一读,觉得朗朗上口。但因那会的自己历经不够,看了一大半,即使下面有注释,也不能完全能够有例子来理解其中哲理,有点啃大道理的感觉。觉得以后历经多了一定更能够理解里面的哲学思想;想着在合适的时间一定要再次认真拜读,这本书从此就一直记在心里。

        因平时有看简书的习惯,看到一篇文章在推荐书目,里面讲到一本就是介绍《道德经》这本,他介绍的这本跟之前看的不一样,之前的只有简单的注释,这一本除了有详细的注解,还引用了大量历史、现实故事,针对《道德经》中每一个具体句子进行说明,让我们切身体会道的伟大。便去网上淘了这本书。

          现在将近看完书的一半。为督促自己继续往下读,特把已读之后的感受写下来。

        读到现在觉得这是一本写给领导者看的书。这些领导者,老子称之为“圣人”,用今天的话说,“圣人”就是有“道”的领导者。有人说,如果给《道德经》起个通俗的名字,可以叫《领导者法则》,或者叫《领导者培训手册》。我深以为然。

          道德经蕴含着人生大智慧。“道“,是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什么是“道”呢?《道德经》开篇就说:”道可道,非常道。“这句话是说,道,如果是可以用语言来说,那就不是永恒的道。也就是说,道是不可描述的。在其它章节中,还有一些地方谈到”道“,如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还有诸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之类。可以说,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

          那么,什么是”德“呢?“道”在实际生活中的遵循和应用,就表现为具体的”德“。

    无为而治,是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如第三章中讲到:”为不为,则无不治“,就是说用”不为“的原则来做事,就没有治理不好的。当然,这里的”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它是让领导者放下欲望,不计较自己的名利地位,无我利他。有人把老子描绘成消极避世的形象,这显然与道德经的精髓背道而弛。

        现在我们使用的成语,有不少就出自道德经。如:上善若水,出自第八章,原文是:”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于道。”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至善之人象水。水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处于众人所厌恶的低处,所以水近似于道。

    几点启示

    《道德经》的智慧,带给我们许多启示。前面的“道”经更多讲的是“一个领导者所应具备的品质,下面就例举几句给我们普通人的哲理启示:

    1、要“持而盈之”。 《道德经》第九章是:“持而盈之,不如其己;揣而锐之,不可长保。这句话是说:保持着盈满的状态,不如适可而止,捶打得既尖又利的铁器,就不能长久保持锋利。

    2、柔弱胜刚强。这是老子《道德经》中的重要理念。老子特别赞赏水的品性,他指出:“上善若水。”水有利于万物,但总是处在最低处。老子教导人们,做象水那样品性的“圣人”。

    3、“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译成白话文则是:“把自己放在众人后面,反而能受到爱戴,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能保全生命。”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5.也读《道德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htwt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