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虽然没上过学,但为人勤快,除了做饭打草鞋,还把紧理内务的任务主动承担过来。熟悉环境后,在忙完正常的工作后,她还会去坝上走走,发现有被水冲败的地方就去附近的生产大队讨点稻草,捡石头加固好。因此排木队的小伙子们一个个尊称母亲为师父娘。再加上筑坝的主意最先是她提出来,说母亲是这条小河的女神。
母亲任凭他们胡闹,有时在他们干得热心朝天的时侯还会高唱几句山歌:
日出东山哟西山落,
汉子扎排哟唱排歌。
我今放声哟把歌唱,
谁是英雄哟来对歌?
这时父亲就遭了殃,放排本来就是一件枯燥乏味的工作,这时有人挑事正好看看西洋镜,一个劲地喊要父亲唱一个。
父亲一边说母亲在胡闹,一边清清嗓子唱起来:
放扫汉子水上漂,
手握竹篙讨生活。
两岸风景特别多,
我来和你对山歌。
在父母一唱一和的对歌中,排木队的工人们已经扎好了木排。父亲和母亲打声招呼,命人开坝放人,众人一声吆喝,木排随着水势向下流急速漂流。
母亲可不管正在放排父亲听不听得到,望着木排远去的方向,高声唱道:
哥哥放排讨生活,
妹妹在家等哥回。
只待哥哥回家转,
热饭热水摆上桌。
母亲来到扫木队后,工人们的面貌都有了很大的改观,干起活来特别有劲,每天都能超额完成任务。李书记特意表扬了母亲,王社长更是笑得见牙不见眼,为他的慧眼识珠感到骄傲,亲口对母亲说,只要年底要完成木材上缴任务,到时一定给母亲发张大大的奖状,评她为先进工作者。
那时的人们真是单纯,见社长说到时评她为先进工作者,母亲的积极性更高了,几乎可以算是半过队长。
为了搞好生活,她在河边开了一块地,准备种上萝卜白菜,尽量做到蔬菜自给自足。当时筑坝的大队长见状,主动提供种子,并表示需要人工肥,随时可以找他,由他想办法。有这种好事,母亲当然欣然接受。解决了肥料的问题,要种几颗小菜还不是小事一桩。
很多好事都是一串串的,节约了买蔬菜的钱,菜中的油水自然就多了起来,甚至每个星期都可以搞点猪肉来开开荤。当时肉是凭票供应的,只有猪头可不用票。但一个小小的公社食品站一个星期也杀不了几个猪,猪头基本上是各机关的下饭菜。排木队按正常来说,一个月最多只能分到一个。
这难不倒母亲,她找到王社长死缠烂打要他批条子。王社长多少要给父亲这个副社长三分面子,只要食品站有多余的猪头都会答应。到会餐时,母亲又会把李书记和王社长找来一起坐坐。两位领导也不好意思白吃,又会带点酒来给大伙解解馋。母亲为了和食品站搞好关系,会把扎排剩下的木梢和竹尾送给食品站,和食品站的人熟悉后,知道站长和父亲同姓,一来二去,站长成了大哥,到后来社长批不批条子,母亲一样能够拿到食品站卖剩的肉和猪下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