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今天是第30/1000步。
社会心理学:群体影响(中):去个体化和群体极化
这两点在日常生活中的有趣应用:
一、日常生活中的群体极化(group polarizatiion)
1、为什么腾讯盛产产品经理,而阿里出来的运营牛人比较多?
因为人们的自我隔离,极化现象也发生在社区中。给社会心理学家一个志趣相投的群体,且群体成员主要是在内部互动,那么这个群体可能会变得更为极端。社区开始成为回声壁,观点流转于志趣相投的朋友之间。
2、为什么小时候在女人堆里长大的男孩表现更中性或女性?
男孩群体和女孩群体的性别隔离能够加强他们最初中度的性别差异。
二、仅仅了解了他人的选择也会产生随大流效应,甚至都不用去看他人选择的具体原因
这种例子数不胜数:
1、很多购物网站都有所谓销售排名。
2、听歌App里有各种歌单。
3、购书网站,有买了这本书的其他人还买了xxx书。
4、关注公众号会显示有多少个朋友关注了这个号。
5、微信“看一看”里的“朋友在看”。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先迈出它100步。
转载说明:本文为“三少爷的见”原创文章,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