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是因为养育焦虑而买的。没小孩的时候期待有一个健康、聪明、好看的孩子,现在看就是简单粗暴。当小家伙就在身边,第一年就以长了30厘米、体重从7斤不到飞速到近30斤时,才明白什么叫“长”。
书是写给3岁以上男宝宝的妈妈看的,但却因此也重新学习和自己不同的性别。就像作者建议妈妈要了解男孩“异性”和“幼儿”两个身份。和男孩相处的前提是懂得“对方是与我完全不同的高级动物,所以无法完全理解”、“他不能与我共享女性的喜怒哀乐”。理解他需要的不仅是人类的共情,更需要丰富的想象力。
男孩有很多特点,但有必要重新了解一下的特点包括了:
① 有兴趣才能让男孩安静起来,越是小时候好动的孩子长大越是精力充沛和不断成长;
② 幼儿不具备回忆之前行为和反思自我的意识,对他们来说,活在当下并不断发掘新事物才是生活的意义所在;
③ 因为男孩只愿做喜欢的事,所以要用激发热情的方式和他交流而非调教;
④ 男孩大部分在意胜败,为失败哭泣的男孩有不甘服输的精神;
⑤ 喜欢打斗,但吵完架就握手言和,争吵是成长的肥料;
⑥ 喜欢粗俗的东西。谁能让自己更粗俗,谁就能在人际中胜出,假正经得不到男性社会的认可;
⑦ 没常性、喜欢动态事物。一听说有趣就想去大饱眼福的特殊高级动物,迅速转换兴趣和目标;
⑧ 行动缓慢,要么动作慢,要么因为无法停下手上有趣的事情,进入下一个状态慢;
⑨ 御宅和收藏癖,不要试图纠正,温和接纳等待长大;
⑩ 女孩,只要有人关心她、在意她就会消气;而男孩,只有和他讲道理,才能说服;
……男孩爱妈妈是特殊且永远的情感💕
养育的底线:培养将来能自食其力的男孩
让羽翼丰满的孩子离开父母后具有立足社会的能力。
正确的生活习惯和教育方式
以轻松的语气要求孩子每天早睡早起。帮助孩子培养第一个好习惯,也是会受益一生的好习惯。之前做的不好,但希望和孩子一起重新建立习惯;
培养孩子“无需休息”的耗体力。持久力和活力是生命质量的基本前提,每次都坚持无论如何困倦,都要坚持做完最后一道题;“腰腿的强大意味着精神的强大”、“手指的灵巧意味着创意的涌现”,通过锻炼身体提高体能,孩子将长久收益。也记得当老师的妈妈在我中学时期要求生理期也必须坚持上完体育课,绝对不许请假,才让我日积月累有个好身体;
孩子忘带东西时,父母切忌过多插手。这样责任在孩子,受到责罚和教训也在孩子,长进的必然是孩子;
为孩子树立打招呼的榜样。学会打招呼是孩子和社会相处的第一课。妈妈在帮我带宝宝的过程特别注意这一点,在电梯里、路上、超市,碰到看向他的陌生人,都会主动问好,不会说话的时候挥手,会说话时问某某好;
让孩子通过模仿学习礼仪。礼仪的本质不是看上去多优雅好看,而是“为他人着想”,孩子要用身体记忆礼仪。恰好前一阵在教小孩从最简单的整理鞋子和书本开始,做好了给个赞,宝宝就特别有成就感,慢慢也不再把自己的书扔得到处都是;
让孩子养成遵守约定的好习惯。伦理观和正义感是孩子天生就具备的特征,但要帮助孩子说到做到。具体方法:①让孩子复述“刚才说了什么”,转化为语言;②只肯定孩子的良好行为,不断强化;③建立共同的行动日历,一起遵守。
让孩子“保持仪容整洁”。让孩子懂得,自己的外表会给他人带来不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