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对抗痛苦才是痛苦主源
1. 通常,当下所产生的痛苦都是对现状的抗拒,也就是无意识地去抗拒本然(what is)的某种形式。从思维的层面来说,这种抗拒以批判的形式存在。从情绪的层面来说,它又以负面情绪的形式显现。痛苦的程度取决于你对当下的抗拒程度以及对思維的认同程度。
思:你对抗本然(what is)了吗?
2.这些体驗让我确信,一份体驗,不管它带给我多大的痛苦,只要不做任何抵抗地沉到这份痛苦中,体会它,看着它,那么它最多半个小时后就会融解并转化。
思:阅读过程中,心里很多结都打开了,觉得读书是一味良药,但是痛苦有时候还在,就一脸懵逼,道理我都懂了,为什么痛苦还在?这其实就是一种我执,是贪和嗔中的嗔,贪是希望重温美好,嗔是希望痛苦不复存在。
就像本章的题目,当发现自己在对抗痛苦的时候,我们就自然的看着它会更好,没有想要摆脱的执念,对抗痛苦,希望痛苦离开,才是痛苦之源。
3.看法和体驗之间有着很复杂的关系。通常,我们会不自觉地认为,是事件导致了我们的体驗,例如我们会认为,是失去亲人这件事直接导致了痛苦。但很多心理学理论会认为,不是事件导致了体驗,而是你对事件的看法导致了体驗。
思:事情发生和你的反应、情绪之间,隔着一个看法。不是一个事情发生了,导致你痛苦、悲伤或者快乐,而是你对事情的解读,你的阅历,你的看法决定了你的反应。
当你看世界不一样了,是因为你心改变了。所以尝试用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和解读,尝试去看到一个不一样的新世界。
4.当痛苦来临时,我越保持不动就越好,保持不动的同时,我会注意自己内心的种种变化,但我绝不引导这种变化,只是看着这种变化而已。
5. 当一种痛苦的感受产生时,我会坐下来,或躺下来,感受我的身体,将注意力放在身体的某个部位,从这个部位开始感受,然后一点点地转移注意力,感受整个身体。如果某个部位的感受很强烈,尤其难受的感觉很强烈时,我就会把注意力放在那里一段时间。
思:这是一种痛苦来临时具体的做法。
6. 以前,我总是不自觉地认为,在“身、心、灵”这三者中,心理和灵性是很重要的,而身体没有那么重要,但现在我越来越重视身体,也越来越发现,身体真是非常直接、非常真诚的一条路,它不像心理和灵性那么难以捕捉,而且心理和灵性层面很容易出现自欺,但身体很少自欺。
思:作者一直说身体很少自欺,身体的智慧我一直还未具体的体会到。当你无比信任自己的身体时,究竟会发生什么呢?还是要试着去信任和回到自己的身体。
7. 我们还会发现,假若我们不再认同自己的思维,又会有多么美的事情发生。
思:不再认同思维,思维是为了对抗痛苦,而思维本身又创造了新的痛苦。只是完全不认同思维,还是挺难做到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