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心理热线志愿者一年多了,随着经验的积累,面对求助者各种的情绪激动和各种的泣不成声,我变得越来越理性和冷静,有时候自己觉得简直可以说是冷漠甚至冷酷了。无论听到对方怎样的悲情叙述,我都能保持情绪平稳,波澜不惊。
然而,有一次,一位单亲妈妈的叙述又让我没能hold住,情绪受到了感染;用心理咨询术语来说,就是让自己被“卷入”了。她先是讲述了一个人养育孩子的各种不易与艰辛,时而哽咽,时而抽泣。这些对我的情绪都毫无影响。后来她说到了令她倍感欣慰的孩子,说孩子虽然还小,还不到12岁,但已经知道关心体贴她了。
一天,她身体不舒服,下班回家后就瘫坐在沙发上休息。孩子放学回家看见她的样子,二话没说,放下书包就给她倒来了热水,还给她捶背按摩。看着妈妈愁容满面,孩子还贴心地说:妈妈,别难过,有我呢!看着自己的小小依靠,妈妈忍不住问孩子:你知道妈妈为什么难过吗?孩子脱口而出的回答,让她顿时泪如雨下。孩子回答说:你不舒服的时候本来应该是爸爸在身边照顾你的,可是现在你只有我。说到这里,她哽咽得无法继续说下去了,而我的鼻子和眼眶也变得酸酸的。
待我和她的情绪都平静下来之后,我对她说:“瞧,多好的孩子啊!多么懂事啊!你教育得多好啊!”我对她说这些的目的,是想让她看到孩子的优秀,看到自己教育的成功,从而增加她内心的自信与力量。
然而,我心里其实明白,如果她可以选择的话,她恐怕宁愿自己的孩子不要这么懂事,而是还像其他同龄的孩子一样无忧无虑,可以在父母面前无所顾忌、没心没肺、任性撒娇……家庭的变故,让小小的孩子过早的成熟,确实是比同龄的孩子更加懂事,更加会察言观色,更加会体谅父母,甚至有的孩子小小年纪都可以帮助家庭分担经济负担了。而这一切的背后,则是孩子的童年比同龄的孩子少了许多幸福快乐和安全感。
很多父母都会批评自己的孩子“太不懂事”,,只知道吃和玩,什么也不会。殊不知,“不懂事”的背后,是因为家庭和睦幸福,为孩子提供了足够的安全感,使ta只需负责开心玩乐,而无需通过对父母或其他抚养人察言观色、投其所好、善解人意、甜言蜜语……来获得大人更多的关注和支持,从而增加自己内心的安全感。缺乏这些方面的锻炼机会,孩子自然也就显得晚熟了。
当然,早熟的孩子并非都是因为家庭不幸,不排除有些孩子家庭幸福,一帆风顺,但是生来早慧,挡不住地比同龄孩子早熟一大截。但这些孩子肯定只是凤毛麟角。但是,反过来却可以这样说:晚熟的孩子基本都是家庭和睦,无波无折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晚熟的孩子是幸福的,这样不挺好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