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是想起老父亲的一些口头禅,什么“人不风流只为贫”,“山上有直树,世上无直人”,“人生不满百,何怀千岁忧”,“人至察则无朋,水至清则无鱼”,“人贫志短,马瘦毛长”“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破窑出好瓦,茅屋出公卿”自古磨难出英雄,从来纨绔少伟男”……前几天意外收到大哥传来的几张父亲生前照片,又油然而生许多对父亲的敬意和怀念。
父亲的一生是自强不息的一生,竭其所能,尽其智术,让我们贫穷的家安然度过一个又一个难关。在那些苦寒的年代我们家可谓“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欣逢改革开放百废俱兴,勤劳智慧的父亲带领我们家迅速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如今父亲去世近二十年,他留给我们的记忆是永远的,他的智术当是我们永远的财富。
今天那“人贫志短”一语让我很是无语起来!父亲五十岁之前可谓贫矣,现在反思当年其言,审视当年其行,父亲其实是人贫志不短的了。正是父亲的清醒于“人贫志短”,所以既以其自慰,更以其自警,于是既能安身立命,更能扼住命运的咽喉,自强不息,借改革春风,硬是闯出一片天地,构造了当年为小镇居民津津乐道的商业帝国。
可惜了我几十年来,总以家境贫寒掣肘着我之智术。求学但求安居,职业惟求安稳。原本善学乐学的我,硬是止步于末流知识分子。原本敬业更能出类拔萃的我,硬是安于现状泯然众人而已。
古话俗语当是有几说几听罢,就如这“人贫志短,马瘦毛长”,会听者更应该听到人贫志不短!
今天,妻子正吃着早餐,一位六年前教过的六年级学生家长打来电话,说这下着雨,请老师一定辛苦辛苦,回小镇参加孩子的升学宴。这个孩子今年高考考上了武汉大学,确实是可大喜可大贺的。
六年前我就很清楚那个孩子的情况,三年级起妻子带了他四年,他们家经济拮据,孩子又天生弱视,也很不自信。妻子对他照顾很好,特别是自信心的建立。他更能理解老师对他的好,终于在六年级时出类拔萃起来。五年级时学校举行演讲比赛,妻子推荐他们三位选手参赛。这位朱同学很是不自信,担心万一忘了词,眼睛又看不见。但妻子鼓励着他,悉心指导他做好准备。那次比赛,班上三位选手都入围决赛,最终都取得好名次,而朱同学名列前茅。也许正是这次比赛的成功,朱同学便一发不可收拾,各方面精彩纷呈,六年级毕业以全镇前几名考入镇上中学。
三年前的中考,朱同学又以优秀成绩考入黄石二中重点班,不但有生活补助,学校还为他提供单独的免费住房,他母亲也安排在学校食堂工作,月薪一千四百元,便于照顾他高中三年的学习和生活。
高中三年,妻子偶尔也于小镇偶遇过朱同学母亲,他母亲唠叨着孩子成绩也是常常有些起伏,但孩子总是叫她放心,信誓旦旦的说非985大学不上!正是这人虽贫,就算这暂时成绩名次的落后,也不坠青云之志,方有今日以优秀成绩考上武汉大学之骄人之壮举!
今天,这立秋后的几日,雨水淅淅沥沥,不由思绪万千。这从教三十年来,教过的学生出类拔萃者也是泛泛,更多的还是贫寒人家子弟,可谓彻底颠覆了“人贫志短,马瘦毛长”,唯有志存高远,人贫志不短,方可出类拔萃!
二十多年前,那个喜子,九年级时学校收取的几十块钱费用都没有,家里的土房子仅能遮风雨,屋里灶台没有一个,硬是考上哈工大,如今已高就于东京。那个小桂子,兄弟姐妹七八个,靠年迈的父亲打零工养家糊口,做饭的锅是用三块土砖支撑着。但他非北京重点大学不读,北师大毕业后保送研究生不读,硬是于毕业当年考入北大研究生……何以有大言不惭,大放“寒门难出贵子”之厥词!
人穷穷一时而已,志穷穷一生!韬光隐晦也好,锋芒毕露也罢,人贫志不能短,当“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可惜,实在是可惜了的罢!我是深深的误会了父亲的口头禅“人贫志短,马瘦毛长”,以致之今日碌碌无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