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或许由于行业不景气带来的危机感,或许是周期性新人汇报的驱使,组内三个同年的应届生,包括我在内,开始自发形成了学习小团队。
学习型团队的一个特点是要形成稳定规律的学习机制。每一天,我们会组织一个小型会议,分享每个人今天的学习成果,讨论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且针对性的思考下一次每个人要分享的内容,如此循环往复。
这个制度的优点很明显:
首先,这是一个闭环,一个正反馈系统,起点是各自学习,然后互相讲授,接下来是提问和讨论环节,最后根据今天的讨论边界和未来需求做出下一次学习的目标,新的循环开始。就像滚雪球,这雪球会在正确的方向越滚越大,坚持下来,我们几个都会从中受益。
除此之外,由于每个成员需要输出,我们就不得不在繁忙的工作中见缝插针地为输出准备,用输出倒逼输入。费曼学习法据说是全世界最好的学习知识的方法,首先思考如何将一个理论讲解给八岁的小孩,回顾没有充分理解的地方发现边界,梳理逻辑和组织语言,并且最终讲授给他人,通过这一系列的过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并且永远记住知识。我们正是运用了费曼学习法来共同学习。
学习不是目标而是手段,这个制度还可以保证我们学的东西都对当前工作有价值,能立刻被实践并产生效果。之前我的导师曾经跟我说,一天的工作时间中,至少应该30%的精力用来学习,这一定不是工作不饱和的表现,而是一种蓄势,更能保证工作中稳定的高质量产出。
学习型团队才刚刚养成,我们已经感受到其中的乐趣。比如三个人各自关注点的不同,我更关注why,总是寻根问底,另一个同事更关注数学理论推导,对理论掌握更扎实,也就是what,还有一位同事觉得根源和推导都是次要的,具体怎么实现才重要,因此更加关注如何在实际工作中使用这些方法和理论。所以我们的画风就是我负责探究这个理论和实际工作的关系,数学大神讲解公式的推演,实践小能手则专注探究实现方法。互相取长补短,我们都大开眼界。
除此之外,讨论到忘记时间也是常有的事,好几次我差点没有赶上晚上的班车。这个时间是大家共同的心流时间,感到格外充实和喜悦。因为这个学习小团队,自己更热爱工作了,每天只觉得时间太少,而想做的太多,到晚上还觉得精神满满,过去常有的疲惫和抱怨也烟消云散。
只希望我们的学习型团队可以一直坚持下去。如果你也想成为一个学习型团队中的一员,就把这篇文章转发给你身边的小伙伴吧,一起冲鸭!
365天,每日更新之108/365。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