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志
#我的五千年#《史记》第21天:共同体的形成

#我的五千年#《史记》第21天:共同体的形成

作者: 我叫陈庆红 | 来源:发表于2020-02-24 08:02 被阅读0次

    夏本纪·5

    这张图最近一直会用到

    原文

    济、河维沇州:九河既道,雷夏既泽,雍、沮会同,桑土既蚕,于是民得下丘居土。其土黑坟,草繇木条。田中下,赋贞,作十有三年乃同。其贡漆、丝,其篚织文。浮于济、漯,通于河。

    笔记

    济水以北,古黄河以东是沇州。《尚书》写的兖州。

    济水,古代四渎之一,发源于河南济源市王屋山。听听!济源。说明了一切问题。还有以趵突泉闻名的济南,济水之南。两地连起来能大致勾勒济水的走向。

    历史上黄河多次改道,这里的古黄河不知道是什么时期的?江苏的宿迁、淮安两市境内都有废黄河,已经是禹贡的徐州范围了。

    沇州境内,大禹导九河入海。近年,河北省勘测地下水资源时,发现大陆泽东部以及北部到海边,有九条古河道带掩埋在地下。

    注:黑龙港流域位于包括衡水、邢台、邯郸、沧州、保定、石家庄六市。

    雷夏洼地形成湖泽,雍水和沮水汇入泽中。能种桑的土地上足以养蚕,民众因此得以离开丘陵下到平原居住。

    沇州的土壤又黑又肥沃。大概是含有黑色植物腐殖质的土壤。植物繁茂,蹭蹭蹭地长。

    沇州的田中下等,贡赋下下等。贞字是下下篆文误解为正,又讹误为贞。整整十三年的治理耕作,沇州才同于各州,可见难度。

    沇州的贡品是漆和丝,还有装在筐子里的纹饰绚丽的丝织品。贡船航行济水和漯河,通达黄河。

    华北平原,一马平川,河流淤积改造频繁,又有海侵现象。全新世最大海侵时,今天的天津和上海都在水下。定居于此的先民,与水的斗争不止禹夏时期,而是上下五千年。

    原文

    海岱维青州:堣夷既略,潍、淄其道。其土白坟,海滨广潟,厥田斥卤。田上下,赋中上。厥贡盐絺,海物维错,岱畎丝、枲、铅、松、怪石,莱夷为牧,其篚酓丝。浮于汶,通于济。

    笔记

    青州,东边到海,西到岱山,也就是泰山。

    大禹在这里为东边的夷人嵎夷划出一块居住地,疏通潍、淄两条河(见上图大意)。这里的土壤肥沃,颜色比较浅。古人称呼浅色为白。海边则是咸卤盐场。

    考古发现,山东商周时期就已经有煮盐工艺。这里生产盐应当还要更早。

    青州的田列为上下等,也就是第三等,赋税第五等。这里的贡品有盐和精细的葛织品,海产品以及磨玉的砺石。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泰山的山谷里出丝、麻、铅、松和怪石。少数部族莱夷献上牲畜。还有装在筐子里进贡的桑蚕丝。进贡道路从汶水转济水,最后入黄河。

    统一体的形成,需要道路和统一的度量衡、文字等等,大禹治水,开通水路和陆路,方便上传下达,迎来送往。

    打完,收工。

    明天,继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的五千年#《史记》第21天:共同体的形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iypq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