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气消散,秋意渐起。在八月下旬的第一天,我区中小学思政课骨干教师齐聚明伦讲堂,参加了铜陵市义安区思政课教师专业能力提升培训活动。
开班仪式今天的培训,我想用八个字去总结我的感受,那就是——向光而行,常思不怠。无论是上午来自宿州市第二中学的陈玉川老师做的《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专业发展路径的探索与思考》的经验分享还是铜陵市义安区教体局郑梅英书记《向光而行,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的主题讲话都让我受益匪浅。
陈玉川老师分享经验 郑梅英书记主题讲话我不由得去思考,作为乡村教师,乡村教育到底该如何破局?乡村教育的明天到底在哪里?以下是几点自己粗浅的思考:
当前教育发展走向日趋明朗化——城乡教育失衡。具体表现为城区学校存在师资短缺、教师教学压力大等问题。而很多乡村学校生源流失、难以为继。究其原因主要是:
一、城乡发展不均衡。城市与乡村的发展本就不在一个起跑线,所以本身也没有可比性。现实是城市里高楼林立,乡村中小路蜿蜒。城市里人口密集,乡村中住户分散。城市吸纳着乡村的人口,越来越多的人去城里定居,或是在外奋斗期望早日在城里买房。
二、乡村家长不信任。城里学校老师更负责似乎成了很多家长脑海里的共同认知,所以宁愿自己苦一点也想方设法把孩子送到城里学校就学。由此,城区学校学生多、乡村学校学生少的尴尬局面也就产生了。
三、乡村学校缺活力。学校除了教育学生,更要留住学生。学生都是好学生,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展示平台的搭建,孩子会获得成长,这些家长也看在眼里,信息化高速发展的当下,各类信息的获取其实已经很透明了,家长们看到城区学校活动开展的热火朝天,而自己孩子在乡村学校却只知道玩沙拨土,能不着急吗?这些归根到底还是乡村学校缺乏活力、发展停滞。以上种种,让城乡教育失衡越来越明显。城乡教育涉及到方方面面,教育主管单位、城区、乡村学校、教育工作者等都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实,说到这,破局之道已经呼之欲出了——首先,教育主管部门要均衡城乡教育发展。均衡发展不是要绝对的齐头并进,而是要利用主管部门权威充分激发广大城乡学校你追我赶的发展激情。利用完善、明确、严格的考核机制让教育管理者能上能下、有危机意识,让教育工作者流动起来、有干事活力。
其次,城区学校要发挥辐射带动作用。辐射带动不是简单的搞区域化、集团化,而是要明确自身优势,做好传帮带,通过开展名师送教、城区教师下乡走教等形式让城区学校的优秀“师傅”把乡村学校的肯学“徒弟”教好,乡村学校师资水平的增强从另一方面也能缓解城区学校教师的教学压力,因为对于广大乡村家长而言,以前自己孩子需要到城里才能享受到师资力量,现在在家门口就能实现。
再次,乡村学校要涵养主动作为的内生动力。面对生源萎缩的现实状况,广大乡村学校要主动作为,积极寻求教育主管部门的政策、资金支持,加强与城区兄弟学校的沟通交流,通过开展多样化、深层次的校际合作增强教师的学习、教学实践能力。用丰富多彩的活动丰盈学生生活,开拓学生视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让学生开心,家长放心。
最后,广大乡村教师要提高思想认识。教学水平的高低与身处哪所学校没有必然的关联,信息化高速发展的当下,让何时何地学习都没有了障碍。广大乡村教师面对乡村生源萎缩的现实状况,其实内心是深知乡村教育的未来并不明朗。与其长吁短叹、怨天尤地,不如提高思想认识,长思不怠,与学校拧成一股绳,想方设法留住学生。好好地管、认真的教是基本,更要用心、用情。如果自己对乡村教育的未来都没有信心,那没有未来的可能不仅是乡村教育,更是广大乡村教师自己了。
乡村教育要破局不是一蹴而就的,要久久为功、徐徐图之。太急易沦入走马观花、形式主义的怪圈,太慢则太迟。只有教育主管单位、城区、乡村学校、教育工作者做好他们能做的、该做的,向光而行,乡村教育才有明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