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文心飞翔列子太学(慈祥华人)
中华智慧之“生态篇”(上)

中华智慧之“生态篇”(上)

作者: 一朴信信 | 来源:发表于2021-01-31 20:58 被阅读0次

列子太学幸福人生《延命紫云袅袅》系列  第058篇

宇宙万物都是生态链上的一粒毫末,人生的最高目标,就是走在万物一体的生态链上,而不被生态链所抛弃和淘汰。然而,现在的我们却没有做到。

世界只有一个,只是层次、层面、表里及先后不同而已;宇宙万物的生态规则(道)只有一个,只是看世界的人千差万别而已。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独自的认知体系及尺度,就像世界上没有一片相同的树叶一样;正因为如此,我们所看到的世界才会五花八门,各不相同。

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看待这个世界,如何认识自己、认识别人、认识事物,从而走在生态链上呢?

众生家园

一、把握时间线

凭着现有智商,我们还搞不明白时间链是什么。但是,我们可以去了解时间线。所谓时间线,是指过去、现在和未来本然一体的自然接续和联结;所谓把握时间线,就是把过去、现在和未来联结在一起来看待。

1、看人。无论自己或别人,我们的现状都是从过去和祖宗那里传续下来的,而且还要继续传续下去。所以,现在我们自以为好的,要感恩祖宗,而不是夸奖本人,要肯定过去,而不是赞美现在;现在我们自以为差的,要理解祖宗,而不是埋怨本人,理解过去,而不是否定现在。无论优点或缺点,都是为今后和未来服务的,着眼于未来,为过去补缺补憾即可,其他(比如负面情绪)都是没有必要,没有意义的。人的基本使命,就是承传创(扬弃传),根本是传,传中扬,扬中创。

2、看事。一切事情都是变化着的,一直处在两极的相互转化之中。现在是过去形成的,只代表过去,不代表宿命,旨在未来。基于未来,找出过去之所以形成现状的内在原因,纠正即可。既然是过去,就不必纠结或得意了。顺不必喜,逆不必忧;自以为好,不虚妄浮漂;自以为差或坏,不气馁失望;而是把注意力放在创造想要的未来上。看事即看势,看出去向,看到内在不足,不要外归因,互损耗。

3、看物。万物都是消息起伏、生死循环的,因“舍”而生,因转化而在,因“得”而灭,以转化为“命”。所以,我们要促进万物的循环和转化,不留恋物的价值和作用,充分使用物的功能,不闲置、私藏或限制。物的功能在于使用、借用、利用,但要公用,忌私用,因为万物皆自然或公众所造。

4、看天。天为生养万物而生,为万物生死转化而在,随万物消灭而逝,随万物升华而升华。万物持续生死转化,天持续运动变化,惟有天道永远不变,贯穿始终。所以,你在改变,天就在改变,天在改变,你也随之改变。顺境之后是逆境,逆境之后是顺境,唯有自然才能不逆不顺,进入永恒。

5、看地。地为承载万物而生,为安顺万物而在,随万物消灭而毁,随万物升华而升华。所以,我们要保障地的宁静,因地制宜,不攀比开发;要自然迁徙,不占山头,改变自己而不改变地理;要为养命保护生机,不损害万物。

二、把握空间体

所谓空间体,是指前后、左右和上下相互联结的整体;所谓把握空间体,就是把前后、左右和上下联结一体看待。首先看到三方,接着看到三方的另一极,而不是把六方割裂开来。

在空间体概念中,我们要明确,人指的是众人,人人关联;事是众人的事,事事相链;物是众生的物,物物相链;天是众生的天,地是众生的地。还要明晰人、事、物、天等个体的空间体。

何谓自然

1、看人。要看到人的无限性。每个人都是精、气、神的复合体,既要善待“精”(身体),又要善待“气”(比如情绪、性格),还要善待“神”(比如精神、志向)。作为整体,既要看到人所谓好的一面,又要看到所谓坏的一面,还要看到所谓差的一面。每个人传续至今,都不仅仅只是单个人而已,而是无数祖宗能量碎片的复合体,包括万物能量碎片(进化中的传承)的复合体,至少代表自己的家庭、家族、民族。所以,我们不可“得罪”任何人(除非其非己),因为得罪不起。

2、看事。事分为现象、本质和走势(导源、归宿和态势)等三个层面,不要被现象困住、迷住、挡住,不要被本质束缚住、绑架住,要看清走势,把握时机,顺势而为。言行事件只是现象,人性思想属于本质,走势就是自然大道,两极互反,不要把势看死,升华思想、增强信念才是把握事态的关键。

3、看物。物分为内、外、介等三个层面,内是物的价值作用,外是物的表象,介是物的消长循环及人类对它的使用。我们不要被物的表象所蒙蔽,形成好恶;不要被物的价值绑架,形成依赖和依恋;作为物的介方,我们不能对它擅自妄为,造成损害。

4、看天。天虽周流不息,却有特定周期,包括简易、变易、不易等三个层面。简易是指时辰、节气、四时的变化周期,变易是指周期的变化,不易是指围绕生命成长的周期变化规律。所以,我们要认识变化周期,遵循周期变化,保障保命养命宗旨永远不变。

5、看地。地包括静、动、承等三个方位,静方承载万物,动方包容万物,承方安顺万物。所以,我们既要有定所,又要有变动的场所(比如工作场所),还要有承接住所、场所的处所(比如交友去处);既要维护自己的场所,又要维护外物的定所,还要与外物建立联系,互通有无;既要安定一方,不能走一处丢一处;又要顺应万物,利于万物生长;还要包容万物,无善无恶。

相关文章

  • 中华智慧之“生态篇”(上)

    列子太学幸福人生《延命紫云袅袅》系列 第058篇 宇宙万物都是生态链上的一粒毫末,人生的最高目标,就是走在万物一体...

  • 中华智慧之“生态篇”(下)

    列子太学幸福人生《延命紫云袅袅》系列 第059篇 (接上)什么状态,去什么地方,做什么事儿,怎么做事儿,为什么做事...

  • 中华智慧之“人体篇”(上)

    列子太学幸福人生《延命紫云袅袅》系列 第056篇 生态是一个新文明词汇,是人类的新希望。那么,最重要的生态在哪里?...

  • 中华智慧之“重生”(上)

    列子太学幸福人生《延命紫云袅袅》系列 第062篇 人的生命,可表现为十个维度,我们所能看到的,却往往只有最低的三个...

  • 中华智慧之“无我篇”

    列子太学幸福人生《延命紫云袅袅》系列 第052篇 作为常人,认知体系、思维层次和感应层面,往往都是单方面的。然而,...

  • 中华智慧之“男女篇”

    列子太学幸福人生《延命紫云袅袅》系列 第055篇 阴阳和合成为人,男女和合得发展。应有的做法是: 一、站位 “位”...

  • 中华智慧之“归零篇”

    列子太学幸福人生《延命紫云袅袅》系列 第060篇 归零,是中华文化和民族智慧的精华,是人生修炼、成长和发展的入口、...

  • 中华智慧之“重生篇”(下)

    列子太学幸福人生《延命紫云袅袅》系列 第063篇 上篇介绍了人的肉体、能量、信息等,三种看得见的、生命现象层面的,...

  • 中华智慧之“女慧篇”

    中华宝藏“宗运生命学”第00篇 在男女交往问题上,目前可谓是:“男人迷、女人迷,情爱局、赛倔驴,昨说离、今说离,男...

  • 中华智慧之“人体篇”(下)

    列子太学幸福人生《延命紫云袅袅》系列 第057篇 唯有整体、全面地看人体,才能发现人体的更多奥秘。上篇从“有”的角...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华智慧之“生态篇”(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jcez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