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一百二十九章 持宝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上一章韩非子给我们讲解了什么是天性。这是一个古老神秘的话题,天性,现代汉语解释为人先天具有的固有属性,具有一个外界难以改变的却可以引导善恶的趋向,故而,亦称之为本性。这里的“先天具有的固有属性”是什么?韩非子的说法正好给出了解释,韩非子说“夫能自全也而尽随于万物之理者,必且有天生。”他的意思是能够保全自己而完全遵循事物规律法则的人,肯定具有天性。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保全自己遵循事理”就是天性。这一定义正好应对了“一个外界难以改变的却可以引导善恶的趋向”这一特性。
人先天具有“保全自己遵循事理”的天性,说明人性本善,这里的“善”不是善良的意思,而是和谐共生的意思。人本应就该与天地万物和谐共生,善待彼此。而真正的和谐共生,对于人类来说首先是能保全自己,其次就是遵循事理。这种天性,也许是造物主的特殊设计,也许,就是人本身就具有的,在人还没有获得自主意识之前,这种天性就如同其它动物具有的本能一样存在于人类的基因中,只是随着人类自主意识的产生和人类社会的形成,这种天性被掩埋,随之被人因要适应人类社会而产生的自我属性所代替。
自我代替了本我,妄念(自以为是)代替了本性。正是基于此,道家讲返璞归真,回归本性,找回本我。佛教讲修行,修复本性,回头是岸。基督教讲契约,让世人遵守与上帝的契约,也就遵道守德。韩非子说“生也者,生心也,故天下之道尽之生也。”就是这个意思,天性就是遵循自然法则的思想,所以天下所有的道理学说都是这种思想的反映与表现。
很可惜,世间没有人能够做到“自全遵道”,所以天下并没有真正具有天性的人,圣贤也只能是勉强尽随于物理却不自全。不管是回归本性,还是恢复天性,这都是难之又难的事,天下所有的学问,都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即使科学技术再发达,我们最想知道的事还是我们从何而来,为何而在,要去何方,掩埋在我们内心深处的本性也许能告诉我们正确的答案。
慈爱是天性,所以韩非子说“若以慈卫之也,事必万全,而举无不当,则谓之宝矣。”意思是假如用慈爱来护卫它,事情必定万无一失,而措施没有不妥当的,那么也就可以称之为宝了。天性本就是遵循事理,如按事理而为,当然是事必万全。如果有一种东西能让行为万无一失,那么这种东西就可能称之为宝贝。东西可以是物,也可以是思想,在韩非子看来“慈”就是能让人行为万无一失的宝贝。
老子说“吾有三宝,持而宝之。”意思是我有三件宝,掌握并珍视它。老子的三件宝贝在《道德经》中有讲述“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若以慈卫之也,事必万全,而举无不当,则谓之宝矣。故曰:“吾有三宝,持而宝之。”】
老子的三宝,也是我们生活的准则,慈,能让我们勇敢,面对真理不怀疑不犹豫;俭,能让我们积累财富,培养品德,勤俭持家,泽被后世。不敢为天下先,能让我们凡事三思而后行,不盲目不妄为,平安幸福。
网友评论